|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试想一下,一个没有色素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我们小时候爱吃地瓜干可能会黯然失色,变得黑乎乎地难以再提起我们的食欲。
而那些缤纷诱人的冰激凌、蛋糕甜点、饮料等看上去也像白开水一样乏味。
地瓜干:添加色素前后对比
为了满足吃东西时的感官体验,我们发明了许多色素。
它们能变魔术般地将原本单调乏味的食物变得色彩缤纷,令人食欲大增。
但同时,人们不仅承担着舌尖上带来的健康风险,也曾为此付出过不小的代价。
就曾有一种叫二甲基黄的色素让历史上第一个人造食品被人们接受食用。
然而,正当它成为民众生活必需品之时,国际癌症研究总署却将其列为2B级致癌物。
出乎意料的是,它从证明有害到完全禁用居然花费了足足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如今,原本早已退居为工业染料的二甲基黄,却被黑心厂家一再地添加至我们日常食用的零食之中。
各种形状的黄油和面包
黄油,一种从牛奶或奶油中提取的淡黄色固体油脂,是法国人爱吃的食物。
19世纪中叶,法国连年对外发动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平民百姓们买不起黄油,开始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状况。
为此,时任法国国王的拿破仑三世下令进行研制黄油的代用品。
法国国王的拿破仑三世
一位叫梅热·穆里埃的化学家接下了这一命令。经过研究,他发现黄油可等同于牛的脂肪。
于是,他将牛板油融化提取脂肪,加入脱脂牛奶、碳酸氢钠等,混合搅拌,加压成型等。
这样一来,他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块人造黄油。
梅热·穆里埃
它与天然黄油有着同样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还大幅度降低成本和售价。
不过,与黄油泛出金灿灿的黄色不同,这种人造黄油看起来很像猪油,一片白花花的。
你能想象法国人将涂抹了又白又腻的人造黄油之后,往口中送的画面吗?
当然不能。所以为了让人造黄油看起来更可口,人们学会了添加色素来帮它上色。
人造黄油与面包
20世纪初,人们用来帮助人造黄油丰富颜色的色素一共有两大类:
一种是由胭脂树籽制成的天然色素,另一种则就是奶油黄,化学上称为二甲基黄的合成色素。
与天然色素从动植物中提取不同,合成色素是指用人工化学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
用胭脂树红染色的考尔比干酪
它们是一类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的色素。因此,它也被俗称为煤焦油色素。
早在1856年,英国人帕金斯就发明了第一个合成有机色素苯胺紫。
紧接着,通过类似的方法,红、橘、黄、绿和蓝等各色的兄弟姐妹先后被合成出来了。
发明人儿子写了一封染色丝绸样本
当时,天然色素拥有提取成本高,价格不菲,还容易在食品加工和保存中褪色等等毛病。
而煤焦油色素则凭借着色泽鲜艳、性质稳定、成本低廉等优势,很快就称霸了整个食用色素界。
许多国家在食品加工行业都普遍食用煤焦油色素。据估计,当时世界食用煤焦油色素的品种甚至超过了100种。
当然,我们的奶油黄被合成出来以后,在1870年代便已成为德国常用的食用色素之一。
有了它之后,人造黄油就能像天然黄油拥有令人鲜艳可口的淡黄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不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人为开发的食品,人造黄油也难逃被世人打压的命运。
当它流入北美之后,虽然人造黄油表面上是可以生产和销售的,但政府却禁止它被生产成黄色的。
这样看似无厘头的政策,配合着民间恶意散布流言,实则是将人造黄油逼上了绝路。
不过有意思的是,生产商想出来直接附赠染色剂,让消费者买回家后自己染色的妙计,从而化解了这一危机。
附赠染色剂的人造黄油
与此同时,人造黄油的生产商不断改造了技术,利用植物技术来逐渐替代动物脂肪。
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终于被解除打压,并一度受到人们的追捧。
正当人造黄油如日中天的时候,它的好伙伴奶油黄却陆续传出了会使人致癌的消息。
一位日本的病理学家木下良顺发表多篇研究,证明了许多种煤焦油色素的致癌性。
其中,他们更是指出在喂食了大鼠奶油黄两到三个月以后,大鼠罹患了肝癌。
紧接着,1939年国际癌症研究会议全体通过,建议各国将当时已知对实验动物有致癌性的30多种人工合成色素列入禁用的食品添加物。
之后,人们才知道在煤焦油色素的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偶氮基结构的色素。因此,它在化学上称为偶氮色素。
二甲基黄分子式
而这些偶氮色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产生20多种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类物质。
其中,这些芳香胺在体内经过代谢活动后与靶细胞作用可能会引起癌变。
除此之外,它们还会导致人体的DNA变异、结构与功能受损,进而导致病变和诱发恶性肿瘤等各类恶性疾病。
许多酚类重氮染料以简化形式参与互变异构平衡(Ar =芳基)
为了安全起见,许多国家随即停止了部分煤焦油色素在食品业上的使用。
美国在1960年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35种,现在则仅剩下7种。
而瑞典、芬兰、挪威、印度、丹麦、法国等禁止使用偶氮类色素,其中挪威等一些国家还完全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色素。
这些被禁用的煤焦油色素凭着各自的性能进入了工业或是其他非食品类领域。
就比如二甲基黄微溶于水,能在 pH<2.9 的环境下呈现红色、pH>4 呈现黄色,因此它也成为酸硷指示剂的一种选择;
而在工业上则用于造纸或皮革等非食品的黄色染料。
用做酸碱指示剂的二甲基黄
不过,对于当时的煤焦油色素使用大国德国来说,却并不能说停就停那么简单。
1941年,时任纳粹德国帝国卫生署署长的汉斯·莱特得知了奶油黄极有可能致癌这一消息。
可正值二战期间,若是贸然禁用这些用量极大的民用必需品,恐怕会造成民众的恐慌。
这也就意味着:明明已经知道了会致癌,却并不能直接下令禁止人们使用这些色素。
二战时的德国
于是,汉斯选择了一个既非禁用、也不会惊动国民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
他先是封锁了所有关于奶油黄与煤焦油色素会致癌的消息。
之后,他再找人秘密地与各家色素合成工厂与其下游厂商商谈,说服他们逐步减少食物中这些致癌色素的使用量。
这其中就包括了西红柿制品、各类果酱和汽水制造商等等。
最后,在1943年之前,这种方法已经成功缩减了德国大约一半的偶氮色素用量。
不过,由于德国战败,汉斯没办法顺利继续推行食用色素减量的措施。
将近半个世纪之后,奶油黄以及其他致癌的偶氮类色素在德国才完全被禁用。
如果说此前奶油黄等大量食用彰显的是人类的无知,那么当它们再次被掺入食物中时,则将人类的贪欲发挥地淋漓尽致。
2014年,由台湾德昌食品销往香港的“黑胡椒豆干”,被香港食安部门验出食品禁用的化工添加物“二甲基黄”。
经过警方的调查发现,这是上游厂商芊鑫在制造油皮、腐皮、豆干所需要的豆制品乳化剂与消泡剂中添加二甲基黄,当作黄色色素来使用。
左边安全色素,右边皂黄的是二甲基黄
因为二甲基黄只要用到合法的黄色色素百分之一的量,就可达相同染色效果。
这大大降低了商家的成本,加上添加了二甲基黄的食品卖相好,这又能为他们牟取了暴利。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法添加剂已经销售了长达10年之后,被40多家食品厂商采用,甚至不少百年老字号也出现了问题豆干。
当年台湾毒豆干事件还一度引发了世界豆干界的恐慌。
事实上,这并不是台湾第一起二甲基黄违法添加事件。
早在1987年就曾发生过有厂商使用二甲基黄作为豆干类制品的染色剂。
这也迫使政府修改法规,禁止二甲基黄作为食用色素。
分辨二甲基黄的方法
除了台湾毒豆干事件之外,20世纪以来在食品中违规添加偶氮色素的现象不容小觑。
一系列相关食品安全事件屡屡曝光,实在是令人们防不胜防:
2005年,北京某批辣椒酱中检出偶氮色素苏丹红1号。
2012年,食品局发现某著名功能性饮料配料中含有不允许使用的偶氮色素胭脂红。
2015年,山西糕点及熟肉制品等产品中检出日落黄、柠檬黄和胭脂红等偶氮色素。
......
含有苏丹红鸭蛋
但其实,在我国对食品中添加煤油油色素早就有了严格的限制:
凡是肉类、鱼类及其加工品、醋、酱油、腐乳等调味品、水果及其制品、乳类及乳制品、婴儿食品、饼干、糕点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只有汽水、冷饮食品、糖果、配制酒和果汁露可以少量使用,一般不得超过1/10000。
而我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7个品种,即苋菜红、胭脂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和亮蓝。
配合着天然色素的使用,这些足以为我们打造缤纷多彩的食品王国。
事实上,在巨大商业利益的驱使下,食品中合成色素的超标、超范围使用现象屡禁不止。
我们也只好擦亮双眼,在购买食品不要过分追求食品的色泽。
在知晓这些物质致癌有害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选择跟它们划清界限了。
可当它们重出江湖、危害人类之时那就是非蠢即坏了...
*参考资料
Methyl yellow.Wikipedia.2018.1.14
Margarine.Wikipedia.2018.03.20
林宇軒:「二甲基黃」在二戰時期引起的食安危機:該讓人民心慌慌,還是繼續食用致癌奶油黃?
于立青,彭蜀晋.食品色素和人体健康[J].化学教育,2005(06):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