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中国水周:专家畅谈西南干旱与水电开发

已有 3539 次阅读 2010-3-27 10:46 |个人分类:三峡|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水电开发, 伪环保, 西南干旱, 中国水周

(2010-3-26 16:05:26)   来自 中国网

326中国水周期间,水电专家张博庭做客中国网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

2010322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32228日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本周二是世界气象日,对于当前的世界来说这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水资源的危机和由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引起的气候问题是当前全球都极为关注的焦点。

然而,据我们所知,水力发电又是和水资源以及减排温室气体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当前我国南方正在经历着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广大网友对西南地区的干旱极为关心,也对干旱产生的原因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建议。

在中国水周、遭遇特大干旱这样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我们请水电专家来探讨一下西南干旱和水电开发的关系似乎就更有意义。

这位是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水电专家张博庭,请您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情况。


张博庭:

今年3月22日是第18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

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为了让全世界关注水问题,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当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设立世界水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中国水周的由来是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1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2228日,时间的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主持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与我国西南大旱赶在了一起,似乎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不同寻常。作为水电专家,您如何理解这次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特殊意义?

 

张博庭:全球气候变暖是重要的怀疑因素之一。自然气候本身也具有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总难免会有极端的气候出现。根据联合国气候组织的报告,温室气体排放过多产生的温室效应的后果之一就是极端气候增加。所以,如果今后这种干旱的出现的频率大幅度增加了,很可能就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除了气候方面的原因,干旱形成灾害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根据国家防总的归纳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是主要原因。

西南地区许多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去年9月以来,云南、贵州大部及广西、四川、重庆的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多年同期总体偏少五成以上,一些地区偏少七至九成。到3月中旬,云南全省库塘蓄水仅为46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同期偏少近18亿立方米。前两项主要是天然的因素,后一项蓄水少则与人为的因素有关。

 

主持人:干旱出现后,我国很多地方不仅粮食、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而且很多地方的人、畜饮水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很多网友认为是这些年的农村水利设施落后,现有的设施几乎都是三十年前建设的,所以应对干旱的能力比较差。对此您怎么看?

 

张博庭:

这种说法是非常普遍的。而且这也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自从我国农村的集体经济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小农业生产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影响确实很大。原有的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能退化的现象非常普遍,也非常严重。

不过,从政府对水利设施的投入来看却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那样。实际上我国2009年,我国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规模已经高达1427亿元,一些省区的水利部门也非常重视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而三十年前我们全国的水利投入每年根本就不到几十亿投资。所以,我们现在的水利投入不仅没有减少,而是大大增加了。

不过,客观地说由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之后,集体经济体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大幅度减少,所以,尽管我们的水利投资已经大幅度增加,但是,农村的水利设施的维护还是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是,也必须强调另一方面,水利灌渠网络只能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矛盾,没有办法应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矛盾。一些分布在各地的小池塘、水水库的存储能力毕竟很有限,容易受到局部气候的影响,连续的干旱少雨让许多同样要靠天吃饭的小池塘、小水库逐渐干涸。光有小型水利设施往往难以抵御突然袭来的特大旱灾,很可能会在较为严重的灾害面前难失去作用。

我们知道,这次西南地区遭遇的特大干旱,是解放以来没有遇到过的,所以,很可能即便就是30年前的水利设施,也同样不能应对今年的特大干旱。

 

主持人:在这方面你觉得有关政府部门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你觉得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张博庭:323[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副主任邱瑞田在人民网的访谈中也曾说到]:自从建国以来我们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没有停过。通过每年中央下达的投资或者地方的投资,特别是在干旱地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始终是在进行的。而且每年的冬春秋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复这些供水设施和蓄水设施。这是解决抗旱问题的一个关键。

不过,因为我们国家水资源年内的分配非常不均,没有一个很好的蓄水工程,很难做到年内或者年际之间的调节,来水了就流走了。可见,我们国家的防洪抗旱主管部门也是有这样的看法。主要是大型的蓄水设施不足,导致无法应对严重的干旱。

可是,由于我国目前的管理体制中,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不属于水行政部门管理。然而,那些在大江大河上调控水资源所必需的大型龙头水库的建设,往往又都是一些大型的水电工程。

这样一来,似乎我国的大型水资源调蓄工程的建设,就出现了与水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相脱节的情况。一方面水利部门不能直接操控和掌握重要的大型蓄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具有重要蓄水调控作用的大型水电站建设,也不能得到水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

大型蓄水工程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们拦蓄洪水和旱季供水的能力,因此,我认为要想增加抗拒特大干旱的能力,必须全方位的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不仅需要建设农村的基础水利设施,同时也要加强大江大河上的龙头水库的建设,没有后者就无法解决蓄水少的矛盾。

至今,流经我国的云南三条主要的大江河中只有澜沧江上的小湾水电站(150亿库容)是一个具有调蓄能力的龙头水库。而且,这还是去年9月旱情开始以后才建成蓄水,相当于在这次大旱中根本就不可能发挥出作用。其它金沙江上和怒江上的具有调蓄水资源能力的龙头水电站都还没有建设起来。

总之,我们的云南不仅每年都要眼看着数百亿的水资源白白流走,而且,还经常要给下游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所以,我国云南省的水资源总量虽然很大,但是,由于水库蓄水能力非常差,总是不得不在洪水期想办法都把洪水都赶快排走。因而,一旦在枯水期出现严重的旱情时,必然就会无水可用。

 

主持人:最近社会上也有舆论认为,这次大旱背后暴露出官方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欠账,是典型的人祸,对此您怎么看?

 

张博庭:前面已经谈过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联产承包集体经济的弱化,缺少了农村集体这个动力,基层水利设施建设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这种个体农业和集体农业的矛盾,根本就不是国家投资所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从国家层面上来讲,水利的投资也并不能算少。

尽管,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我们还要不断的增加投资,我们的建设的体制和资金管理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社会上的那些曾经不惜编造谣言,激烈批评水利水电建设投资过度的极端环保组织,现在也一反常态的指责政府建设投资不足,就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了。

我个人也看到最近国内确实有一些人又开始故意炒作大旱的人祸因素了。而且这些人基本上就是以前那些为了让公众反对水电开发,而编造中国水资源远远超过国际警戒线的那伙极端环保。

不过这次他们绝口不提曾经把云南6%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编造说成是100%,因而呼吁开发热该降温了。反而要强调说暴露出官方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欠账了。反正中国政府怎么做肯定都是错的。当你要投资搞建设,她跑出来说你超过国际警戒线,已经造成了生态灾难;当真的出现的特大干旱灾害,他又要指责你暴露出官方在水利建设方面长期欠账

反正不管你怎么干,最终都一定是在制造人祸。这些人也许没有什么政治目的,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学会了只要是指责政府、批评共产党,不管真的假的,不管是不是胡说八道,总能哗众取宠的获得一些名利。

 

主持人:还有舆论认为,西南一些省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从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您认为有道理吗?

 

张博庭:这种西南一些省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很差的说法,完全是欺人之谈。

我国云南种植橡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砍伐原始森林也已经在98年洪水后被视为违法的行为了。我也看到过一些极端环保人士的文章,有的还列出了具体的数字。

我真希望那些极端环保人士,能够负责任的向执法机关揭发,哪个地方被砍伐了300万亩原生态森林种上了橡胶,哪里又被砍伐了3000万亩的原生态森林种上了桉树?

据我所知,98洪水后,云南就曾经有个县长,因为带头砍伐了一些森林已经被判了行。另外,他们把橡胶和桉树被称为抽水机的发明,确实是一种非常能煽情的表述。抽水机是被用来抽水用的,如果,只要耗水就算是抽水机的话,那么全世界的动植物都应该是抽水机了。

我们不能不佩服伪环保的人士的想象力,难道就因为目前种植橡胶和桉树能够比其它树种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它就要被扣上破坏生态的抽水机的罪名吗?其实,如果承认桉树是抽水机的话,那么所有的树木当然也都应该是抽水机。

橡胶树的生长速度与常规的树种几乎没什么差异,也不知道它怎么就得罪了环保人士,也许是因为它能给中国创造出万恶GDP。要知道极端环保们对中国的GDP总是深恶痛绝的。桉树的生长速度确实比较快,吸收土地中的养料和水分也相对多一些。

不过,桉树成长的速度快,恰恰说明它比其它树种能具有更强的固碳能力。我国政府植树造林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如果桉树的生长速度比别的树种快一倍,那么种植一亩桉树就相当于栽种两亩的普通树种。

因此,种植桉树绝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碳汇、利国利民、并有利于全世界的最佳选择。其实,所有的树木森林都有涵养水源的作用。因此,地表林木的减少肯定会增加洪水的强度。但是,另一方面所有的植物树木都要产生蒸腾散发水分,它自身的生长也需要消耗一定的水资源。

所以,任何植物林木的种植,绝对都是要消耗水资源的。这一点在我国的多次沙漠治理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证实。然而,极端环保组织的狡猾之处就在于,他们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植树造林总要消耗水这正反两方面的特点。

当你遭受了洪水灾害,他说是你乱砍乱伐制造的人祸,今天出现了干旱的灾害,同样还是你植树造林追求GDP种了大量的抽水机制造的人祸。因此,我觉得大家不必要过分关注他们这种炒作,不让他们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

 

主持人:现在社会上也有人说,水电开发截断了江河,加剧了旱情,是这样吗?

 

张博庭:这是一种非常错误地认识,甚至不能排除又是国内外反水坝组织故意编造出来骗人的谣言。众所周知,水轮机是钢铁的,它不可能吃水。水电站不像农田灌溉,它只是利用水的势能根本就不消耗任何水资源。一些水电站截断河流只是一种暂时的表面现象,因为河流里的水一定会源源不断地来,当水电站的水库蓄满水以后,河水一定还是要流下去的。如果建水电站真的能够截断河流,那么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错的。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要告诉人们,河流是怎么挡也挡不住的。水电站的挡水作用只能是暂时的。

 

主持人:什么情况下水电站会让河流出现暂时的断流呢?

 

张博庭:有两种情况下河流会出现暂时的断流。一种是在水电站光蓄水,而且不发电的时候,上面的水暂时放不下来。另一种是引水式电站把河水全部从管道中直接引到下游去了。不过,这两种情况不仅都是人为可控的一种状态,而且,也不会减少水资源的总量。

在第一种情况下,只要一发电,水自然就要下来了。第二种情况,仅仅对紧靠水坝下游一段距离内的河道用水会有影响,因为河水经过了发电的管道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河道中去的。如果管理得当,引水式的水电站都要求保留一定的生态流量,这样就不会出现部分河段断流的情况了。

 

主持人:最近,有媒体报道,有一些水电站为了保证生活用水,放弃发电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博庭:最近干旱期间,媒体上也有一些水电站为了保证生活用水,放弃发电的报道。这种情况是在遭遇特大干旱情况下的一种特例。

当河流来水的非常少的时候,停止发电就相当于让水电站把河流通道完全截断,这样可以保障当地的用水需求。但是,当你保障了当地的用水之后,河流下游的地方肯定是水量变得更要少了,干旱更严重了。所以,放弃发电也只能调解远近不同地点的河流水流量的比列。

从整条河流来看,水电站只能调解水量,而既不会增建也不会减少水量。水电站就是人们调节河流的一种工具,到底要怎么样调解,什么时候给谁多少水?都取决于我们人对水电站的管理水平。

 

主持人:如此说来,水电站不仅不会造成干旱,反而会对调节干旱发挥很大的水量作用了?

 

张博庭:是的,我们不要小看了水电站这种调节水量的作用。一般来说小水电的调节作用小一些,大水电的调节作用要大一些。由于径流式的水电站和小水电的水库容量有限,甚至没有水库调节能力不强,所以,人们通过小水电站调节河流水量的重要作用还不能充分显示出来。但对于有蓄水能力的大水库电站情况则完全不相同了。有蓄水能力的大型水电站在壅高水位发电的同时,往往都要把洪水期的大部分洪水保存在水库里,等到枯水期分期分批地向下游放水。

水电站的库容越大,它存储水资源的能力越强,它能够吸纳的洪水就更多,同时在洪水期过后,向下游供水的能力也就越强。这就是大型水电站的水资源调节作用。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维系现代社会用水需求必不可少的形式。实际上从水资源调节的重要性上看,即使大型水库不能发电,人们也必须要建造大量的水库来调控水资源。

不过,由于水库大了以后水位一定会比较高,向下放水的时候一定会有巨大的能量要释放出来。如果不用来它发电反倒会对水库的设施和下游的岸坡造成巨大的冲击和破坏。所以,目前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大型水库不采用放水的同时发电的方式来消能的。这样一来所有的大型的蓄水水库就必然都是大型水电站。

目前的现实社会当中,我们要解决水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主要是依靠建设这种具有大型龙头水库的水电站蓄水来解决。

 

主持人:既然水电站对调节水量和调控水资源有如此的重要性,为什么还有反对水电的声音呢?

 

张博庭:大型水电站这种具有重要的水资源调节作用的大型水电站的开发,往往又都是投资大,淹没范围广,生态损失严重和移民人数众多的难题。

所以,在实际当中大水电建设起来的难度往往也就比较大。我国目前的普遍问题的是小水电和径流式水电站开发的比较多,这虽能够获得一定的清洁电力,但是却无法有效的帮助解决水资源调控的矛盾。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因为经济能力有限,所以很少建设大型龙头水库。

改革开放后,虽然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大型水电站的建设却受到了国内外反坝组织所制造舆论阻力。例如,几年前由某个极端环保反坝组织的江河行活动,为了阻止我国西南的水电开发,就利用记者和某个退休的水利工作者公开的在报纸上编造谣言说什么:水库蓄水量(水资源开发)不超过河流的40%是国际警戒线。而我国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普遍都在80%以上,四川、云南一些地区的一些河流的开发程度已经达到100%。因此已经造成了西南地区生态灾难等等。

现在,云南遭遇到了特大干旱之后,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云南省披露的旱灾原因,我们都知道了云南的特大干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蓄水能力不足。目前云南水资源开发程度还不到7%,大约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分之一。

可见:分明是6%,非要说成是100%,为了欺骗公众这些反坝组织就是公开的编造这种离奇的谣言,以误导社会舆论反对我国的水电开发。

然而,由于极端环保组织通过收买记者成功的操纵着一些媒体,这样的离奇的谣言不仅长时间的公开的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而且当有学者站出来揭露批评他们这种无耻谣言的时候,为了维护谣言宣传的欺骗性,他们还要理直气壮的追究批评者的名誉侵权责任。以至于至今还让谣言混淆了视听,误导了社会舆论。

 

主持人:您认为那些极端环保的反坝声音误导了社会舆论,会产生什么样的恶果呢?

 

张博庭:在极端环保反坝组织这种有计划、有目的的造谣宣传的影响下,我国的公众舆论甚至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和领导也不同程度的受到了误导宣传的影响。怒江水电开发已经被谣言搁置了8年;金沙江上最重要的调节水电站虎跳峡,本应在十一五期间开工,现在还差几个几个月十一五都要结束了,而虎跳峡不仅一拖再拖甚至正在考虑取消。

然而,这些被搁置的水电站建设,恰恰就是云南地区最重要的蓄水工程。单单一个虎跳峡水库的库容就大约200亿,远远超过云南全省目前所有水库的蓄水总量。如果能建成这个水电站,再加上滇中调水等工程的配合,完全可以非常从容的应对今年的云南中部地区的特大干旱。

此外,同样被谣言搁置的云南怒江水电,如果能按期开发,其龙头水库的蓄水量也可以在大旱之年,为云南多提供上百亿的水资源。如果那样的话,加上当地必要的中、小配套水利设施,云南西部保山等地区的旱情,完全可以得到根本的缓解和消除。

根据国家大坝委员会的统计,目前全球平均的水库蓄水量(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达到可用水资源的38%。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些已经开发的主要河流的平均水库蓄水量已经超过河流径流量的70%。最高的美国科罗拉多河的水库蓄水量已经是径流量的400%

我国北方的黄河因为水资源非常紧张,所以优先得到了开发,目前的水库蓄水总量也已经超过径流量的150%。这样就能让我们有能力跨年度的对黄河水量进行调解。经过科学调度我国的黄河不仅再也没有出现过洪水泛滥,而且还在水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已经实现了连续十年不断流。

由此可见,我国云南地区的百分之六点几的水资源开发,怎么可能够抗拒得了较大的干旱呢?如果我国云南省那些被搁置那些大型水电站都能建成,那么云南省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也将达到国际平均水平(38%)以上,到那时候云南也能和全世界的其它地区一样,比较从容的应对极端气候所带来的灾害问题了。

 

主持人:听您这么一分析,云南的特大旱灾(应对不利)不仅不是水电开发造成的,反而是大型水电开发不足造成的。

 

张博庭:是的。从实际分析来看,云南的特大旱灾不仅不是水电开发造成的,而是恰恰是由于我们的大型水电开发不足造成的。

然而,我们现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大干旱来临之后,某些由国外资助极端反坝人士,仍然还要跳出来继续制造是水电开发造成了西南干旱的舆论。而且这些离奇的谣言,居然不仅还有一些媒体热衷于传播,并且能在社会上还有相当的市场。可见我国的科普宣传工作还有巨大的差距,亟需尽快提高我国民众的科学素养。

因此,我们必须要承认,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干旱灾害,绝对是有人为因素的。这个科学素养不高的人为的因素一天不消除,我国的大型水库水电站一天不建成,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矛盾根本就无法解决。我们国家也就不得不经常遭受这种严重洪涝和干旱的灾害。

 

主持人:您能不能跟大家说说按照国际惯例,一般用什么办法应对大旱?

 

张博庭:干旱灾害在全球非常普遍,国际社会解决(洪涝)水多和水少(干旱)这个最主要水资源矛盾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要修建大型水库﹐拦蓄洪水﹐变水害为水利。通过建设大型水库把尽可能多的洪水保存下来,变成在旱季的水资源。此外,联合国2006年颁布的《世界水资源报告》归纳世界水资源问题的第一条就是设施不足,管理不善

设施建设和管理就好像是计算机的软硬件,没有必要的水利设施建设,人们对水资源无法干预、调控,就谈不上什么管理。所以,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前提之一在于必要的水利设施建设。

当前世界各国发展的现实也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在缺乏必要的水利水电工程设施的情况下,我们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束手无策,只能听天由命。然而,建设了必要的水利水电设施之后,水资源的矛盾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水利水电设施能否发挥好作用,解决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还要取决于我们的管理水平。

主持人:我们今后需要如何应对和缓解今西南地区可能出现的特大干旱?

张博庭:我国西南地区横断山脉深度切割,高差悬殊,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住,水在低处流。这种情况与北方的平原有所不同。

在北方的平原地带,一旦出现干旱总可以通过向地下深处打井抽取地下水救急。但是,西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并不像平原地区那样容易找到地下水源,并通过打井解决水源问题。因此,对于西南地区就更需要依靠水库的蓄水解决特大干旱的供水问题。

当然除了加速将设蓄水设施之外,还要有科学的管理跟上。例如,由于我国长江和南方各流域河流的水库蓄水能力,还不能达到对全年的水量进行调节控制的水平,目前我们对长江和南方诸河流的水资源管理也还比较的被动。

面对今年我国南方严重的干旱和各大小水库都难以蓄满水的尴尬局面,几乎没有人不对去年夏季我们曾千篇一律的放空水库的防洪措施感到惋惜。为此,社会上已有很多有识之士不约而同的发出管水调水切不可重涝轻旱’”的呼声。

据悉,国务院已于近日明确,三峡工程将在防洪、发电、航运三大功能上新增抗旱功能,并强调要与防洪功能并列排在首位。这说明发挥已建工程的作用,科学管理水资源的问题,不仅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而且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了。

总之,解决西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一方面,我们要继续特别重视和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和配套农田灌溉网络工程建设,彻底改变广大农村地区靠天吃饭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必须要加快我国大型骨干蓄水工程的建设,在拦蓄洪水解决洪涝灾害的同时,想办法把尽可能多的洪水保存下来,满足旱季的水资源需求。

同时我们还要利用好水电站和各种水利工程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增加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让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和水利水电设施充分发挥出作用来。

另外,特别重要的一点还有,我国水电开发程度的提高,还将为我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重要的贡献。根据国际社会目前普遍的看法,温室效应是造成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

我国的水能资源总量大约相当于每年13亿吨原煤,目前我们只开发利用了不到3亿吨。因此,如果全面我国的水电开发,我国每年能够减少20亿吨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这对于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和减少由于温室气体效应所造成的极端气候,绝对是极其重要的贡献。因此,大力开发水电绝对是我们减少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当务之急。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谢谢张副秘书长,谢谢各位网友关注,下次再见!

张博庭: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306566.html

上一篇:水博:评说中国西南地区特大旱灾的人祸因素
下一篇:旧文重发:“全球一小时”一场劳民伤财的环保秀
收藏 IP: .*| 热度|

4 尚松浩 杨洪强 唐常杰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5: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