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的植物学家胡先骕
——纪念胡先骕诞辰126周年
冯永康(生命科学史研究者)
我们一生的精力不应该仅限于职业,在从事职业之暇,应善于利用时间,去追求真美善,去追求世上无穷的知识。
——胡先骕
中国的现代生命科学,已经走过百年坎坷艰辛的发展历程。翻开这一尘封的厚重历史之画卷,胡先骕——一位曾经被暂时性遗忘的科学大师,被毛泽东称为“中国生物学界的老祖宗”,便跃然映入我们的眼帘!
早在20世纪初期,胡先骕(1894-1968)就以“乞得种树术,将以疗国贫”的科学救国大志,于1912年和1923年两度远涉重洋、留学美国,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他与秉志(1886-1965)等老一辈生物学家并肩同行,共同开创了中国生物科学的研究与现代生物学的教育事业。
作为中国现代生物科学教育的领航人,胡先骕从1918年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的教授起,便选择了从事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终生未曾有所改变。他先后在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学校,担任或兼任植物学的教授。1940-1944年,他曾受命执掌国立中正大学的首任校长。
胡先骕以毕生的心血,为中国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壮大,尽心竭力培养人才,严以育人诲人不倦,秉直公允奖掖后学,门墙桃李遍于天下。
作为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早期开拓者,胡先骕与任鸿隽(1886-1961)等留美同学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1915),并捐资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刊物《科学》杂志。
他与秉志等共同参与创办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2)和静生生物调查所(1928,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基础);与秦仁昌(1898-1986)、陈封怀(1900-1993)等共同创建了庐山森林植物园(1934,今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与蔡希陶(1911-1981)等一道创办了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1938,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他首先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1933)并创办《中国植物学杂志》;首先提出“编纂《中国植物志》”的提案(1934)等。胡先骕的整个科学人生,经历了中国植物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坎坷发展历程。
作为中国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胡先骕享有世界性的知名度。他是国内最早用科学方法采集和研究植物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一生中,共发表了1个新科、6个新属和数以百计的新种;出版了20多种专著,发表了140多篇植物学论文。
1948年,胡先骕与郑万钧(1904-1983)共同发现并命名的植物界“活化石”的水杉,被列为20世纪植物学最为重大的发现,在国际科学界引起极大的轰动。
1961年,他几经锤炼撰写成的《水杉歌》科学诗,得到陈毅(1901-1972)的高度评价,被推荐发表在《人民日报》(1962年2月17日)上。该篇“科学内涵丰富,文学意境高远,实为亘古未有”之《水杉歌》科学诗的发表,体现了胡先骕的文学修养与生物学知识的广博,以及非凡的豪爽气概;彰显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一定能够自立强盛的首创精神。1948年,胡先骕被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翌年,第七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来函邀请他担任大会副主席。
作为高扬新人文主义大旗的著名文化学者,1921年,胡先骕与吴宓(1894-1978)、梅光迪(1890-1945)等人共同发起,创办了综合性人文学术刊物《学衡》杂志。他“主张以古典主义的新人文主义眼光,重新发掘与张扬传统人文精神。他参与的“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弘扬与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追述胡先骕与中国生物学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缅怀胡先骕等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创业生涯,可激励与鞭策今天的学人,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奋图强、逐梦前行。
(2020年5月2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