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奔腾的野马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reedom110110 上海大学法律学士、同济大学政治学士、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留意哲学博士;意大利马克·比亚吉基金会亚太部研究员

博文

傅德华:“古老且龟速”的坚持

已有 2729 次阅读 2009-11-18 17:59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来源:《解放日报》


【人物】傅德华:“古老且龟速”的坚持


今天,网络早已提供了信息搜索的“高速通道”。鼠标轻点,也许不用1秒,符合“关键词”各类信息就列满屏幕。

而傅德华,复旦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师,却坚持传递相较之下“古老且龟速”的社科信息检索方法。一干27年,坚守,不悔。

变的是容颜,从33岁到如今即将退休,头上青丝已成白发。

从最初上课的满满当当可容数百人的阶梯室,到如今坐不满的小教室;学生从涵盖全校文科专业,缩减到历史系几十个人。时移事易,随着网络检索的普及,课程不吃香了。

不改是初衷,培养学生寻书探目的基本功,传递踏实严谨治学精神。讲台前滔滔不绝说着《百子全书》、《四部精要》的老人,双眼闪亮,中气十足,一如当年。

“此课可以休矣”

9月15日上午8:05,复旦大学光华楼西辅楼105教室,讲课声朗朗,“确定一个研究对象,我们可以凭借工具书找到相关资料,踩在前人千百年积累 之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探头朝里一看,可容六排桌椅的小教室,前两排空无一人。学生从第三排开始坐,目光有些懵懂。8:15,有迟到学生试图从后 门悄悄潜入,被傅德华抓个正着,要求登记姓名、说明原因。

是的,相比几十年前的盛况,这并不是一门“人气”课程。

自1984年教育部颁发《在高等院校开设文献检索和利用课的意见》后,全国已有500多所院校开课,而复旦历史系早在1972年,就办起了“怎样使 用工具书”专题讲座。1982年起,傅德华接过资料室老主任王明根等老师的“枪”,主讲文献检索。最盛时,包括新闻系、中文系在内的所有文科专业学生都来 听课。上课前摸底———问: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寻找到《勾践》一书的书名目录?答:问本书的作者。再问:“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的最早出处?答:问老先生。 答案令人啼笑皆非,也让傅德华更坚定了上好课的决心:一定要帮他们练好运用各类工具书的基本功,培养踏踏实实的学风。

每次上课,总能看见他“吱吱呀呀”推着铁皮小车,把二三十本厚薄不一的工具书运到教室。后来条件越来越好,他学会了使用投影机。一切只为了能给同学 最直观的展示。“怎样查古今图书;怎样查字词和语句出处;怎样查近代报刊和论文资料;怎样查年、月、日和历史大事……”编写社科文献检索课程大纲,句句斟 酌、段段推敲。他挺自豪,“我给同学们介绍500种常用工具书,只要能熟练掌握其中200本,就能避免查找资料时‘乱撞’了。”

傅德华永远忘不了,上世纪90年代,有新闻系学生上课时递上纸条一张,上书9个字,“傅老师,此课可以休矣!”理由是,网络越来越发达,什么资料都能查到,再上这个课是浪费时间。也有同学通过别的渠道委婉表达:“我觉得他的课应该与时俱进了。”

“半载社科,终身获益”

“网络从来不是文献检索的敌人,更不是终结者。”傅德华说,现代信息技术的确可以成为文献检索的重要手段,但它不是万能的,更不能过分依赖。

几年前,一位安徽大学历史系女研究生赶来上海,辗转托人找到傅老师求援。原来她做论文急需民国期间我国参加世界博览会详细情况,翻遍网络,仅有只鳞 片甲,想从资料堆里挖,又不知从何下手。傅德华一听笑了,“当时有一份影响力巨大的《万国公报》杂志,可以说是那个年代的大事记,3卷6大本《中国近代期 刊篇目汇录》安徽大学也有,只要循着稿件篇目一一追索,参与世博会的情况就可清晰掌握。”姑娘一听脸就红了,文献检索功力不到家,白白往返添了麻烦。

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能与古老的文献检索携手。给学生讲授“怎样查地名”时,傅德华随机布置一道回家作业: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知好汉山在中国哪个省 市县内,哪位将军死后葬于此山?不少学生翻遍《中国地名词典》、《辞海·历史地理》、《中外历史地名大辞典》等近十本工具书,铩羽而归。有学生上网搜索, 结果在“华山旅游网”、黑龙江“牡丹江网”等多个网页上找到了答案,发现中国境内有三座好汉山,分别位于山西、黑龙江和河南。其中一个网页上赫然写着资料 来源于《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顺藤摸瓜找到这本书,注释中写着“许世友将军,生于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洼……土葬于故里好汉山来龙岭。”

如今,傅老师布置回家作业时,先网络搜索一番,确定上面找不到完整答案,才安心出题。他语出惊人,且不说目前网络搜索的信息量、完整度,以及搜索智 能程度还远远达不到研究要求,即使有一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将人类长期积累的一切知识、资料都包揽了进去,这门课也有必要上下去,当然可能多一章“ 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检索”。

这份苦心有人懂。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方明说,当时觉得傅老师的课很恐怖,又艰深,又没啥意义,可如今回头看,文献检索的扎实功底,好像已经深深融入每一次思考。还有学生寄来新年贺卡,十六个字让傅老师挺激动的,“半载社科,终身获益;寻书探目,轻车熟路。”

为他人作嫁衣裳一样快乐

如今走进光华楼的历史系资料室,宽敞明亮的房间内,一排排整齐书架,不少学生左手边一台笔记本电脑,对着网上资料库的内容,抄抄写写,右手边一摞工具资料,细细查阅。傅德华坐在书桌前,微笑看着。

而在网络初起的九十年代中期,资料室却一度萧条,常常只有零星一两个学生“光顾”。他也曾痛心:“有些资料没被很好地开发与利用。”可他更坚信,这 种局面迟早会改变———相比静态的网络搜索结果,传统的文献检索传递的是面对疑难多方求索的坚韧,是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喜悦,这是治学根本,永远也不会过 时。

秉持这样的信念,傅德华目睹了这里从盛到衰,从衰到盛。

资料室的工作,一直就被认为是买买借借还还、跑腿搬书抄卡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低人一头。资料室人员走马灯似的换,几十年来,没有几个人愿意把一辈子“耗”在资料室工作上。傅德华却一留就是27年。

从青春到白头。讲台前,他将一茬又一茬学生引入了社科知识的海洋。书桌边,他与同事们历经坎坷,编写了《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150年中 美关系史论著目录》、《二十世纪中国人物传记资料索引》等重要索引目录。“经常有人觉得,学者写出来的有思想火花的论文才叫真正的学问,我的前辈、资料室 前任主任王明根老师曾说,打排球时二传手和主攻手有别,踢足球时锋、卫、门将各司其职,做学问,同样离不开资料梳理、集纳、编纂的基础性工作。‘为他人作 嫁衣裳’一样快乐。”傅德华两眼炯炯发光。

学校文科图书馆和历史系资料室供阅览的《辛亥以来人物传记资料索引》,已经快被师生们翻烂了。校文科图书馆的那一本,封面和内页甚至都脱节了,刚刚被修补好。在傅德华眼中,那一本本被用烂用旧的目录就是对他辛劳的最好回报。

有过很多困难,觉得做不下去的时候吗?有过打退堂鼓的时候吗?有过觉得付出没有回报的时候吗?问他三个问题,给出一样的答案,“没有,一直没有,从来没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2501-271975.html

上一篇:中国的教育,可不可以这么走
下一篇:老子一二三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14: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