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创新创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NPs 美国HudsonAlpha研究院的研究员。做分子鉴别诊断平台技术的开发和免疫组库基础科研。

博文

成功有多少是靠“天赋”?

已有 8505 次阅读 2011-6-16 10:58 |个人分类:教己育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教育, 天才

从克利夫兰飞旧金山的路上读了一本书"Bounce"(iPad上的iBook),是三届英国乒乓球冠军Matt Syed写的。



这本书和我以前读过的由Malcolm Gladwell写的“Outlier"有异曲同工之处。作者从自己成为乒乓冠军讲起,用将近半本书通过各种例子证明所谓的天赋是不存在的!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论点了,Malcolm Gladwell的书里面就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说在任何领域里的成功都需要至少一万个小时的磨练。


Bounce里面也再次例举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调查,说在柏林音乐学院学习音乐的学生中成为独奏小提琴家都至少有一万个小时的苦练,而乐队里面的小提琴家就差一些,练琴时间最少的最后就成了学校里面的音乐教师。


可是光花时间练习还不够,练和练还不一样。作者比较有新意的提法是,那些经历了更加巧妙的训练方法的人能用同样的时间学到更多:比如他乒乓球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刚好“乒乓王子”陈新华来到了英国执教,带给英国的一个中国乒乓球的“秘密武器”就是多球训练(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打多球了,英国落后了至少二十年!)。多球除了能集中在很短的时间得到重复性很好的训练以外,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固定拍型”把挥拍的手势定下来。而拍型定下来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可变因素,一旦球没有打好,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出在那里。


书中还讲到,巴西人之所以可以踢出“诗一样”美的足球,不是因为他们(象电影电视里面描述的那样)整天在海边沙滩上踢球,而是遍布巴西大大小小城镇里面都有一种叫Futfal的室内足球。几乎所有巴西名将都是通过Futfal入门的。而Futfal比足球重,小,场地也小,所以对运球精度要求更高。还有,和乒乓球的多球类似,一个小时Futfal下来队员平均接触球的次数是一般足球的六倍!所以同样是一年的时间,人家就比我们多练了六倍。


这本书里面列举了大量的实例来解“成功之谜”,不管是Tiger Wood, 还是毕加索,莫扎特,那些看上去的天才实际上都是经过至少一万个小时的磨练“制造”出来的,不是天生的。


说天才不是天生的又怎样?


如果天才不是天生的,他们在遗传学上和我们没有差异,那么一个结论就是:我们没有不成功的理由。我们不成功是因为我们努力不够,或者努力得不够巧妙。


读这本书让我联想到创新这个话题:外国人创新比中国人更成功是不是也有象“多球训练”“futfal" 一样的秘密武器?如果有,是什么?另外,从另一个(比较悲观的)角度看,如果我们不能找到“训练创新的技巧”,我们是否会永远落后下去?因为人家只能是越走越快,距离越拉越远。


我觉得,创新实际上和打乒乓球是一个道理:熟能生巧,而且参与的人越多(至少和打乒乓球的人一样多),“群众基础”越好,越能出尖子。还有,在美国,创新和创业都有了一些固定的“体制”(比如知识产权保护,转化,风险投资,高科技公司的价值评估,退出机制等等),就象打乒乓球固定了拍型一样:把可变因素减少是提高成功率的一个最佳手段


这本书很值得一读。我学到很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455865.html

上一篇:拜访著名的Cleveland Clinic
下一篇:多重PCR诊断试剂引物设计操作示范
收藏 IP: 12.177.140.*| 热度|

15 彭海杰 刘全慧 刘钢 曹聪 武夷山 李毅伟 唐小卿 孙国涛 时杰 谢鑫 重阳子 neilchau zzjtcm opticssim willch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