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尔街报接连报道大药厂的创新危机。
这是有关葛兰素史克的报道, 说他们要利用生物技术公司的模式做新药创新:
这是有关Eli Lilly 的报道,说他们新药专利过期,研发需要新招:
世界最大规模的药厂有用不完的钱,为什么创新药物还是不够多,不够快?
其实,国外公司和国内公司都一样,有一个管理层“近视”的问题。也不都是他们的错,因为他们的股票每天都受股民的评估,看的就是他们的销售额是否每年都有一定百分比的增长。问题是病人群体不一定就按照股市要求的百分比增长,价格更不能涨,新药研发时间长(一般10-15年),费用大,所以很难满足股民的希望。
所以,大药厂的“危机”是永远的,解决这个危机的需求也是永远的。他们自己不是不创新,他们创新的机制不如小公司灵活,效率没有小公司高。所以他们永远在“购技术”的了望中。这,就是小型生物技术公司的机会。
小公司把技术和产品出卖给大公司是创业成功的一个表现。不是一路通天把产品开发,报批,销售等都做下来才算成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如果自己创新比较在行,那就去创新,如果管理比较好,就去管理。
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如何让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快速进入他们的视野?是先知道大药厂需要什么再去做?还是先做起来再去碰大药厂?碰到感兴趣的大药厂如何开始谈判?这些都是小公司的经理人慢慢去体会和学习的。
国内现在也有很多“新药创制中心”类的科研单位,面对他们的问题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做什么药,还有就是如何把科研成果转化出去,使自己的创新中心能够产生良性循环?因为中国的药厂自主创新很少,对知识产权评估又不高,因此生物技术公司很难把自己的东西卖出个好价来。我最近就尝试着在中国做类似的技术转让,还没有结果。
看来,卖技术,西方市场还是更成熟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42656.html
上一篇:
访问美国大学校园(照片3):MIT下一篇:
Bill Gates可以退学,唐骏难道非博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