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篇博客(
在临床病毒年会上“中奖”)中讲到使用分子鉴别诊断发现自己得了冠状病毒感染,因为没有特效药,“喝水”治疗。有网友留言:“既然只能靠喝水解决问 题,这种病毒检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管它什么病毒,喝水就行了!”
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我认为,即使没有用上药,这个诊断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首先,市场上没有抗病毒的特效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药物研发阶段没有快速准确的诊断来帮助评估药物效。试想,在没有鉴别诊断的情形下,一个具有感冒一般 症状的病人可能患有20种常见病毒感染的一种。假设一个厂家在研发一个针对冠状病毒有特效的药物,如果没有快速准确的诊断来识别哪些病人得的是冠状病毒, 哪些得的是流感病毒,那该药对具有“感冒”一般症状的病人的治愈率仅为1/20。于是就可能因为疗效不够好而不能通过临床验证。
其次,不用药物治疗,喝水就能自愈的病,就不应该用抗菌素等“药物”去治疗。最好的治疗就是不用下药而自愈。这和兵家所求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胜一个道理。
治病不一定要用药,用药也不一定是在治病。滥用抗菌素,病人要承担不必要的副作用的风险(有时是致命性的副作用),而且还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
所以,对病毒性感染来讲,分子鉴别诊断在现阶段的意义是指导病人不要滥用抗菌素;而长远的意义是协助药厂开发出真正有针对性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另外, 如果病人的呼吸道感染是细菌和病毒合并感染,那就需要谨慎治疗。
有些病,比如某些小儿科的急性血液病,治疗反而会加速病人病情恶化。能用一个诊断来识别哪些病人不该治疗也是医学的一个进步。治病不是靠“勇敢”,它更要 靠智慧。
一个最需要改变的概念就是“不问诊,只求药”,因为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在不对症的情况下用药,病人通常得到的不是“药到病除”,而是“歪药到,邪病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0052-319336.html
上一篇:
海边照片下一篇:
产品彩页 Vs.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