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的道路上,我们时常会面对实验无进展,论文写不出来,研究对象出问题,实验室的电脑十分落后,一跑结果就死机,毕不了业等来自各方的压力。
很多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产生负面情绪,渴望吐槽工作的不顺利或寻找情绪发泄的方式。
这时,我们非常需要身边人的理解和支持,哪怕是一起嬉笑怒骂。最不爱听的就是:
“隔壁师兄半夜了还在实验室忙,才有亮眼的数据结果。”
“你只看到人家发了Nature,你没看到人家背后的付出。”
“做科研哪有都顺利的,别抱怨了,好好想想问题出在哪,不然得延毕了。”
这些话,可能出自同窗、导师的好心劝告,也有可能是社交媒体里陌生人的留言。听起来似乎是在安慰,但心理总觉得不舒服,因为这类话语背后表达了一个隐含意思:
你不成功,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Jacek Stankiewicz/Comedy Wildlife Photography Awards 2023
这种“励志教育”的方式,十分令人窒息。就像小时候父母常说的:
“谁小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以后你上班遇到的困难更多,看你到时候怎么办。”
“你看看你同桌,家里条件比咱们差多了,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还不好好努力。”
似乎我的苦难不值一提,我的感受并不重要,“都是我不好”的愧疚感在心中弥漫开来,原来都是我的错。
这种感受能让人振作起来吗?
不能。听到这些话,我只会更加丧气与自责。这种表面的“正能量”更像是一把裹着丝绸的刀,看起来美好,实则扎心。
有魄力选择做科研的人,从不缺少努力。在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他们更缺少的是真正的理解和支持。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研究员一直埋头为研究课题做实验。然而,屡次的实验失败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在他的实验台上,装置被反复调试,数据被反复记录,但总是无法得出符合假设的结果。
当导师了解到他的困境时,并没有高高在上地“指点江山”,认为他努力还不够。而是分享了一些曾遇到过的类似问题,以及最终是如何解决的。他们在实验室里,复盘每一次实验步骤,讨论每一份数据意义。终于,在心平气和的探讨中,找到了关键问题,制定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每一个正在经历情绪过山车的人,都需要理解与接纳。从小到大,听过的教育还不够多吗?是道理我们还不懂吗?
正是因为被语言教育的太多,道理听得太多,才会陷入情绪的内耗,失去的关注眼下所做事情的能力。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小孩在无助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拥抱,而不是责骂和指责。这个拥抱,充满着无条件的接纳与爱,宽容和理解,充满了让人面对困境的力量。
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科研人的日常更新,很多人自嘲说,科研太苦了,已经在情绪崩溃的边缘了,救救孩子吧!
确实,在这个互联网建立起联系的世界中,人的孤独感,史无前例。
我们写下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给科研人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们发表、毕业、解决实际的问题。而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真正看见他们的内心,给与理解与关怀,让他们在科研路上,充满力量。
愿更多的情绪被看到。
愿科研人远离精神内耗。
愿每一位科研人的努力获得尊重。
愿一颗心,照亮更多的心。
愿这个世界充满温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