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q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qin

博文

教女儿学骑车看家庭教育及教育本身

已有 3967 次阅读 2013-7-26 22:03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 家庭教育

(前记:本文最初发表在我女儿班级博客上,为便于和大家分享,在这里重新发布)

   

    家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小组成单元,家庭教育也是人类历史最基本的教科书,它构建了人类文明史最基本的篇章。正是一代代家庭生生不息的文明传承,才使得人类最终能够曲折地在进步。家庭教育似乎是个大话题,一言两语不能讲明白,但我相信,大道至简。 

提起把复杂的家庭教育道理讲得简单易行的,不得不提到被称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国藩。曾国藩生前官至极品,但他死后不留给子孙后代万贯家财,留给子孙后代的却是一道著名的遗嘱。曾氏家族代有英才层出不穷,其长盛不衰的奥秘就在于这“四条遗嘱”:

1)       一是慎独则心里平静。提倡为人处事的自我反省,自我修养,是否可以面对天地,胸怀坦荡,心安理得。

2)       二是主敬则身体强健。提倡无论人物贵贱,事情大小,都以恭敬之心相待,则身体强健的同时,为人处事自然也不会出差错。

3)       三是追求仁爱则人高兴。仁爱是对天地众生,万事万物的仁爱。自私自利,只能加速自己的毁灭。而唯有仁爱,才能大家高兴,相互启发激励,和谐共存,携手进步。

4)       四是参加劳动则鬼神也敬重。提倡勤劳做事,自力更生,则鬼神护佑。如果四肢不勤,眼高手低,则一事无成。 

说起我家女儿的教育,要从两个层面来讲,一个是精神层面的教育培养,这就是前面讲的大道,具体地讲就是思想品质的教育,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之道。第二个层面就是具体可操作性的层面,也就是如何在实践中勇敢智慧地迎接一个个挑战,并争取胜利。 

       事实上,精神层面的培养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培养,父母的一种善行,一种微笑和鼓励,一种就事论事的正面批评都集中在此。精神层面的培养集中在对子女们内心仁爱的培养,让孩子们感受大自然鸟语花香,敬畏大自然万物灵性的同时,要自觉培养孩子们那种爱花但不摘花的境界。精神层面的培养,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的引导,让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挑战,把对困难的挑战当作是一种乐趣。 

精神层面的培养更是一种“恩威并重”的策略,其实质要体现“恩在前,威在后”的原则:恩体现为爱、鼓励和宽容;在恩的前提下,接着才是严格的管理。恩威并重的策略在具体的教育中,更要体现教育给人带来的进步,不是强加灌输,而是循循善诱。激发人内心天使的一面,引导人们的自觉进步,才是一种让人心愉悦的进步,才是可持续的进步。现代教育已经意识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重要性。而激发人内心自觉性的进步可以带给人快乐,人快乐了,人性中积极的潜力就会被更多地激发出来。当人内心充盈了仁爱,勤劳,朴素,善良,坚强和敬畏等思想品质,则万物的欣欣向荣则就有了丰饶的土壤基础。 

孩子们思想品质的培养不能松懈的同时,面对生活的具体挑战时,该如何具体操作呢?这里以我教授女儿在总学车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的情况下,就轻松学会骑车为例来形象地说明。因为我发现,带女儿前面两次学车,每次学车时间平均大概在半个小时左右,而就在第三次学车时,就轻松学会骑车,这个经历有些神奇,但神奇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而我仔细体会后发现,教女儿学车三次就会骑车的经历正好可以阐述教育本身的奥秘,事实上这个奥秘也很简单,人人可以实践并有望取得成功。 

首先给她准备的自行车,是她以往骑过次数不多的儿童四轮车,这是她小滕叔叔给她买的生日礼物。车子后面两个小轮卸下后,就是二轮车了,她人坐在车座上,两只脚可以够到地面。这个学习的道具很重要,我发现,真是因为骑在自行车上她两只脚可以够到地面,因此如果偶有骑车不稳,要摔下来的风险是她可以控制的,只要她两脚赶紧踮地,就可以不至于摔跤,当然整个学车的过程中倒没有摔跤,反倒是她已经会骑车时稍微摔了下车,车子倒了后稍微摔破了点皮。 

正式第一次学车时,她坐在了自行车上后,我要扶着她前行。但这辆童车,后车轮上面是空的,没有后座车架,我能够扶着车的地方,就是她坐的车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扶着她抓车把手的双手。但显然扶着她双手是最糟糕的,因为这时候大人完全控制了小孩学车的能动性,恐怕女儿会永远不会自己骑车。因此我只有在后面扶着车座的边缘,扶着车座她朝前骑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我发现,童车的车座很矮,我扶着她学车必需要弯腰。因此女儿一边骑车,我同时也是推着车座的时候,我很累(有些家长会发现,家长累些,没啥事,只要为了孩子“好”。但凡事顺其自然,如果一旦发现参与其中的家长很累,就说明不是一种好的方式)。而且重要的原因是,我扶着车座,这辆车和女儿的总分量还比较轻,因此我还是能够完全控制住整个车的平衡的。我一旦发现,女儿学车时车子的整个平衡是可以由我控制时,我还是要放弃这样一种扶车的方式 

我马上发现了更好的方式,就是在扶着女儿骑车能够往前的同时,我把我右手从车座上移开,把右手五个手指完全张开贴在她的后脊背正中。这样,我一方面能感受到女儿骑车时的平衡,另一方面通过调整五个手指不同的前向抵触力,我可以推扶着女儿调整她上身的平衡。就这样,在我半推着她,她也自己半调整着平衡的同时,车子一直朝前骑着。就这样的一种骑车方式,我非常小心谨慎地控制我五个手指的用力,我只是用五个手指的用力传递了平衡控制,而最终车子的平衡还是女儿来控制的,通过她自己上身的姿态调整,车子能够稳稳地骑着20米,或者30米。骑了长了,或车子快了,我的手指脱离了女儿的背时,车子有不平衡了,要摔下来时,女儿马上能够双脚踮地。这样很好,她因为不会容易摔跤,她就不会害怕骑车。 

第三次学车我本来认为和前两次也没有什么不同,家长的目标也只是希望通过后面暑假两个月的勤学苦练,尽量争取会骑车。但这第三次学车是和前面两次是有不同的,首先这次学车是约了女儿的两个好伙伴一块练车的,她的两个好伙伴都已经会骑车了,其中男孩李济时骑车已经很熟练了,而另一个女孩周静楚也会骑车有一小段时间了。2012625日下午天气蛮好,也有些凉爽,约好了在交大校园内一个没有车子经过的宽阔大道上学车,三个小孩都各自骑车到这个大道的路上,我还是推扶着女儿的后背,让女儿朝前骑着车。

我没有感觉这次骑车女儿和前两次有什么不一样(或许女儿因为有两个好伙伴的鼓励,这次骑车只是她更加有信心了,这也是她自己事后认为的原因)。到了学车的地方,我还是推扶着女儿的后背,让女儿直行地骑车。但这次却是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了,带李济时一块儿练车的李济时妈妈突然看着我跟在女儿车子的后面,她远远地没有发现我只是推着女儿的背让她朝前骑时,她就对我们喊:“你女儿已经会骑车了。” 

我突然意识到了,对啊,我女儿骑车的平衡感是有的,我或许该放手了。就在李济时妈妈这样的提醒下,我把我推扶我女儿后背的手完全放开,只是紧紧地跟着女儿的车后面,小心谨慎并且有点担心地,看着女儿竟然独自一人骑了车往前了20米左右(这段路和平时我推扶着她朝前的路差不多)。当我压着内心的高兴,生怕喊出来的声音会惊吓了我女儿专注骑车时,她已经在前面把车停下来了。 

看着她已经停下来,我这时候才高兴地大喊起来,为女儿已经能够独自骑车而欢呼。我对女儿说:“你太棒了,你已经会骑车了!”她对我说:“我骑车时知道爸爸在我后面呢!”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她独自骑车的路程更长了,然后又教她如何启动。一旦她有了感觉后,有了些成绩后,后面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也比较容易的多了。 

三个小伙伴骑车大道的旁边,是一个叔叔在操控着飞机航模在交大平静的天空上翱翔翻转。看着航模飞机在空中优雅的姿态,再看着我女儿和她的好伙伴们在快乐地骑着车,我高兴地和李济时妈妈说,这个下午是我最开心的一个下午。 

我突然发现,家庭教育的奥秘甚至是教育本身的奥秘,都可以在这个开心的下午中让我豁然领悟到了。女儿总学车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就能学会骑车的这个经历,本身就很神奇。而当我试图发掘这种神奇背后的因素时,我发现了我们家庭教育本身,甚至是教育本身应该回答好的是如下的问题:

1)       教育本身就是玩,你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样的玩具呢?选择什么样的玩具时,玩具操控的复杂度是否和小孩能力递进的程度同步呢?

2)       玩的过程,就是小孩内心自信和害怕较真的一个过程,如何让小孩少受些害怕,而多些自信呢?人生道路,背后让孩子们自信的托举在哪儿呢?

3)       在玩的过程中,小孩的主观能动性是否被充分地引导出来?家长们是否太过掌控了小孩的主导权呢?如果家长掌控了小孩的主导权,为子女担心太多,做的太累时,家长们是否有觉悟能选择更为合适的引导方式呢?

4)       家长们什么时候该放手,让小孩们大胆地自己闯呢?那个喊“你女儿已经会骑车了”的人是谁呢?很多时候,家长也许还蒙在鼓里呢?

5)       利于小孩成长的环境和好伙伴的相互鼓励和启发在哪里呢?那些小孩家长们的相互鼓励和启发,是否也已经就位好了呢?

6)       如何让小孩子们玩得转呢?那些支持小孩子们玩得转的优秀素质是什么?小孩子们认真自信,不怕挑战,相互鼓励的思想品质如何获取呢?大道至简或许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7254-711539.html

上一篇:和老师及学生交流:最好的学习就是通过解决问题学习
下一篇:在伦敦留学最后,自己凉拌编了个笑话
收藏 IP: 86.145.205.*| 热度|

3 李宇斌 李汝资 josephq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 1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