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据文化模式,地图可以划分为 [南美-欧洲-俄国]、[非洲-中东-南亚]、[中国-日韩]、[英国(澳洲-加拿大)-美国]几个板块,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欧美,生物工业革命将是生物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先的区域;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局部积聚科学、技术领先世界而可能推动产业革命的科技与产业特区。
一、知识产业与实业经济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一定是在社会的管理上出了问题,甚至可能文化上出了问题。美国是移民国家,最初是非洲黑人、亚洲劳工,之后是欧洲科学家、亚洲留学生为美国的繁荣做出贡献。美国的全球策略可能是精英民族拥有银行,主体民族拥有政治和领先世界的海空军事实力,那么总是可以引进移民保持世界科技领先地位,只要科技领先就总是可以创立、孵化、成长新兴产业的世界龙头企业,只要拥有这类企业 - 包括知识产业的期刊、数据库和文化影响力的媒体、影视产业,那么就能够拥有全球的人力、智力、土地、资源乃至于其它国家的研发资金、管理服务等;然而,教育、科研成为产业或商业,出现了超前消费、物欲刺激等许多问题。
中国应该考察欧美、日韩等所有国家并其历史,加强思辨哲学、逻辑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成功的因素和失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到西方文化和体制中优秀的部分等。弄清楚国际社会的知识产业、制造产业发展模式,科学研究资金、技术开发资金应该用在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产业 - 期刊、数据库、创意产业和制造产业的知识产权 - 专利、品牌、软件设计等发展,如果仅仅标上在中国研究、在中国制造,于中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利益和利润是否很有限?
二、教育、研究与产业发展
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形成人类理性的曙光,出现四大(希腊、以色列、印度、中国)经典文化模式分别偏向不同方面发展,之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尼罗河、两河流域到印度河),之后东方的印度-中国文化融合、西方的以色列-欧洲文化融合,欧洲焚毁了希腊、罗马典籍进入中世纪黑暗时期,中国继续学习与吸收和创新而形成了17世纪之前世界最繁荣富强的农业文明,欧洲文艺复兴经历几百年学习东方文明与复兴希腊、罗马文化,17世纪诞生了近代实验科学等,人类文明就是一个交替的发展过程。
中国元朝使东方文化西渐起了重要作用,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宗教与政治分离,基督教伦理化、法制和文官体制建立,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的模式形成,经历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而建立了工业文明,社会形态转换为知识产业和实业经济等管理。当前已经不再有欧洲文艺复兴那样的环境和时间,国际化或全球化进入中国,跨国企业、商场、学校乃至研发在中国国内直接与民族企业、教育、研发、商场竞争。发达国家已经更高胜一筹,既吸纳人才又吸引富人移民,同时驱动常规知识产业和制造产业的国际马太福音效应。
二战后的欧洲被夷为平地,却能够重新建设起来,中国已有大量海外留学人才,应该回归建设自己的家园 - 包括自然、社会和精神环境,包括知识产业和制造经济,包括科技与产业的自主创新。未来中国就看学习与创新能力如何建立当今时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等。日本是一个擅长学习也擅长创新的国家,可以更多学习日本的文化、体制和人才规划,学习欧洲的交通网络、居住环境、医疗卫生等建设,学习美国的科学创新、技术发明和知识产业、制造产业等模式。
三、创新创业与非常规人才
伟大的民族是擅长学习、擅长创新的民族,人类作为同一个物种民族之间能够通婚、文化上自古以来彼此学习,全球化时代,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应该是擅长继承与发挥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又能充分研究与学习其它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先进和优秀部分,从而能够创造更先进的人类文化和体制。
从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来看,成功的创业人才是实践型、商业型和发明家型人才,国内引进创业人才如同创新人才是学问型、知识型和科学家型人才居多。教育机构造就训练规范的常规专门型人才,提供主体社会的稳定和支撑基础;然而,创新型、开拓型人才往往是出自教育之外的非常规型人才,创业型、探险型人才往往是源于实践之中的综合型人才。国际竞争本质上是创新能力和人心向往力的竞争,良好的文化和规则有利于奔放出人才的潜能和动力;因此,需要建立一种去等级化的让预料之外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引进人才在于人心归向,资助人才在于后续扶持。事物的创新和崛起,往往发生在一群积极的探索者和创业者之中,只有形成一种你追我赶、机遇平等的奥林匹克公平在全程竞赛的文化氛围和机制,才能使创新创业的群体中诞生出未来的诺贝尔奖和诺贝尔。
英国的大学或研究所建设的是大型设备公共平台和提供实验室空间,课题组建立实验室类似于中国的创业园引进人才设立企业具有一定独立性,只是科研经费需要支出由大学提供的财务和管理等服务,但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迁移或挪动,包括研究经费、实验室和课题组成员,同一个系所集聚相关课题组之间可以相互共享实验设备,中国也许可以建立国有大学之间、中科院研究所之间、创业园之间人才流动的竞争机制。
四、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
中国作为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可以更主动参与策划与设计国际事务的规则,具有统筹全局的国家发展规划的优势,更能积极引领世界科技和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向,建议成立国际前沿尖端技术、新兴产业和经济发展策略的前瞻性研究和战略性资助的国家研究机构和基金委员会。国际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创企业也不断诞生、孵化和成长,科研和产业应该尽快转型走向自主还不能总是依赖,科技管理应该取消“国内创新”门类 - 国外已有的是模仿和仿制而不是创新,反倒使真正的创新 - 获得知识产权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缺乏足够资金投入。
科学研究资金与技术开发资金的分别:前者是发现新知识创造知识经济,后者是发明新技术创造实业经济。当前必须解决的是科学研究资金应该用在促进自主仪器、软件、资讯库发展,技术开发资金应该推动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开发,只有使领先世界的知识创新和知识载体自主,只有使最需要技术开发资金可能成为未来中国的“苹果”的创业期企业能够孵化、成长,才可能使国家和社会走向科技、产业创新型社会。唯有尽快使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前沿科学、尖端技术和资金投入、管理机制在一些区域首先建立具有科技与产业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开发园区,促使引领世界科技、产业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新兴产业发展,才有可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型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Synthetic Biology, coupled to Systems Biology, will produce a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 R.I. Kitney (RAE, UK)
参读:“中学西渐”与西方文明的崛起 - 《中国大形势》,高连奎(笔名翰啸),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1月1日。(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8/201101/206688.html)
(评论整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