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代 - 没有上学之前,山野的花草、河流里的鱼虾是儿时的世界;然而,常常追着哥、姐,闹着去学校,闹着要看演出,后来,大腿窝里长出大肿块,父亲带我去医院,医生说要做手术,于是,在大人夜里睡了时,悄悄在床沿按压,终于,等到带我去手术时,却惊讶发现肿块没了。
小学时代 - 上学、做作业,这当然是学生的生涯了;但是,周边的河流、山野,那些竹笋、泥鳅的世界,多了一样是种花、绘画,最大的印象是母亲负责的新华书店里那些西医、中医大部头精装著作,西医的人体结构、中医的药物图片等,至今,依然,如同是昨天历历在目。
中学时代 - 上初中时,我已经在阁楼翻阅起哥、姐的中学课本,那些三机一泵,而引起我极大兴趣的是一本欧几里德几何学。1976年,哥哥被保送上大学,假期带回了一本苏联的《趣味物理学》,牛顿力学引起极大的乐趣,其时,城里图书馆开放了,我叫父亲给我办了一张图书证,于是,我的周末就是图书馆了,《物理世界奇遇记》带来了极大影响,中学生制造模型、自学数理化丛书等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大学时代 - 跨进生物学大门,源于中学自己的读书,从物理学、工程学到仿生学、遗传工程的科普读物,中学生物学教师说的光合作用工厂,突然,导致数学、物理、化学教师的惊讶,数理化最好成绩的学生怎么志愿填的全是生物学系;然而,《数学解题的桥梁》的快乐,数学和物理学难题等兴趣依然影响到大学时代,尤其生物学仍然缺乏数学、物理学那种理论模型、数学方程时,转向了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结构化学、心理生物学等阅读,并形成了结构论刚领。
教师时代 - 这个时期是自由读书自由思考的时期,可能是大学阅读的《躯体的智慧》、《控制论》和《热物理学》等导致走向系统思维,在1986年夏的一天,突然,确实有如一阵闪电的感觉,一种顿悟,结构论的逻辑体系形成,于是夜以继日地写就,大学的教书,在讲台上常常容易冒出一些新的想法,以至于,教务处认为我越线了课本。
中科院时期 - 于是,来到了北京中关村,干脆全身心致力科学和技术的思考与研究,访问中科院各研究所,包括,仍然记忆犹新的是心理所,中科院图书馆、协和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在微生物所接触到国内最新的仪器设备、基因技术和生物信息数据库等,也接触到许多正在中国开拓市场的生物仪器、生物技术公司,而转基因动物学术研讨会、筹备学会等,导致了与国际上的科学家探讨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待续,注:回国以来,不知为何,常常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回忆 - 我的回忆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6952-486494.html
上一篇:
青蒿素的中药分子发现与合成生物学的代谢工程下一篇:
不同的视野不同的想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