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范式转换和模式转型
中国古代在工程与手工业技术 - 农具与水利、食品和医疗、纺织与冶炼、建筑与交通和仪器与乐器制造等领先同时期的世界。
在宋朝之后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明朝之后的荷兰与东印度公司,形成了金融与纺织业的发展,在荷兰和威尼斯发展了仪器的制造技术。从捷克和意大利,开启了近代天文学与物理学的发展,在查理曼文明的区域,形成了四次科学中心转移,而后,进入北太平洋区域的近现代化 - 美国镀金时代和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科学与工业的建立,从19世纪的派遣留学到20世纪的改革开放,形成了不同范式的叠加发展模式,包括,1-传统医学和食品工艺,2-实验医学与实验生理学 - 遗传育种(袁隆平)与药物化学(屠呦呦)和分子生物学等,3-系统医学与系统遗传学(Bj.Zeng)-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等。
在当今社会,在医学和生物科学与技术领域,形成了几大体系的发展:
1-脑科学与类脑计算和神经生物学,2-疾病控制与诊断和大数据与生物医学,3-微生物学与工业生物制造技术,4-基因组学和分子合成与组装技术,5-医疗器械与软件和生物仪器技术等。
附-生物与机器偶联的工业化:
1991年Bj.Zeng*发表“科学的结构与中国的未来”,论述系统科学和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生物电子技术,2014年开启了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的技术开发,目标 - 就是实现工业化科学与生物制造的工业化。
注*:
童年印记 - 万花筒和望远镜(奥匈文字,上海和湖南),1972年翻阅中西医药书籍,1976年家庭传统文化观念和埃舍尔几何绘画与物理学启蒙 - 2002年类脂代谢的偶然检测,开始探索犹太文化和道家与儒家的起源。
中学时代的遐想 - 光合作用仿生工厂、微电子遥控昆虫飞行、蚂蚁神经节网络和遗传学与仿生学的整合,高考志愿 - 生物学和飞行器。
从1992年发育的基因与神经双向调控到2016年-2019年心智发育的遗传调控与教育塑造交互关联分析等。
---(2022年2月网络日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