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航海时代到火星探险时代,人类的科学与工业,形成4次科学革命和4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经历了学术范式和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
1-从古代的经验知识与工程的手工业,转换到近现代的实证科学与机器化工业,包括,物理学的三次综合、实验医学和实验生理学(1865年C.贝尔纳)、免疫学与生物学的奠基;
2-上世纪,数理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与认知科学的建立,包括,相对论、量子场论、多维空间和人工智能与系统科学的控制论、信息论、混沌理论等;
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DNA纳米技术、分子元件与仿生的生物计算机和神经形态工程等提出,在九十年代,系统医学和系统遗传学、系统生物工程与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和细胞仿生工程(Bj.Zeng)等提出,包括,细胞发生动力学和图论与网络拓扑学分析、生物电子学设计的方法;
4-理论概念的系统生物学和分子概念的合成生物学,在1996年-2003年,转换到生物系统的结构理论和实验、计算生物学整合方法与人工生物系统的工程设计,包括,Bj.Zeng在北京香山遇到克隆多莉羊的坎贝尔和在互联网上与N.seeman讨论生物计算机。
在本世纪,进入了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和纳米机器人的发展,从系统与合成神经生物学到神经美学、图神经网络与仿生神经元芯片等,以及神经工程与脑机接口技术。
人类大脑的认知与思维和情感,转换成人体的行为反应,存在梦境与知觉的两个世界,意识的神经回路、编织符号与梦想的运行机制,带来了神秘主义与宗教信仰、理性主义与客观知识的不同文化类型,以及影视艺术和工业制造的产业发展。
---(2021年11月网络日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0 2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