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3年-2016年《结构论 - 4轴心时代与4世界理论》、2003年-2006年《星际情殇 - 幻象诗与显现绘画》和2016年-2019年《火星社会 - 极端环境下的医疗与生物技术》,探讨城市群与地缘文化学和道德经济学,心智发育和遗传调控(类脂 - 2002年-2016年)与教育塑造的交互关联。
1-1991年论述系统科学与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整合的太阳能与生物电子学设计技术,1992年-1994年提出系统医学与图论-网络拓扑学分析方法 - 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工程 - 输卵管生物反应器和细胞仿生工程,1995年-1997年基因片段组装合成和细胞发生动力学与耐药细胞系连续突变筛选。
2-1996年筹办国际转基因会议与协会,1999年建立Biosystem Network网站与筹备国际协会,2003年国际遗传学大会论述3个范式,系统(理论)与合成(分子)生物学转换到生物系统科学与工程(BSSE)偶合模式与纳米-信息-生物-电子(NIBE)会聚技术 - 生物系统理论和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技术)、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技术)方法整合与人工生物系统的工程设计。
3-2007年-2012年论述4次科学革命与4次(计算机和互联网列为第3次)工业革命 - 纳米机器设计原则和生物工业与工程医学,2014年启动细胞分析与合成芯片和次生代谢药物分子筛选的技术开发。
附 - Bj.Zeng简介:
童年印记 - 万花筒和望远镜(奥匈文字,上海和湖南),1972年翻阅中西医药书籍,1976年家庭传统文化观念和埃舍尔几何绘画与物理学启蒙,中学时代 - 光合作用仿生工厂、微电子遥控昆虫飞行和蚂蚁神经节网络的遐想。
---(2021年11月网络日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12-9 23: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