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中国研究人员进行论文造假,并逐渐形成产业化现象,引发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英国《自然》杂志于23日发表了一篇专题文章,揭示了产业化论文造假问题,其中提到来自中国医院的假论文数量在过去20多年里增长了约50倍。
英国医学期刊已经撤销了43篇造假论文,其中90%以上的涉及中国的名校。另外,曾有524名医生的论文造假名单曝光,其中多家三甲医院和正军级医院上榜。美国一份科学杂志也曾指出,中国存在论文造假工厂。此外,美国《华尔街日报》去年7月曝光了中国医院和医学院研究人员的100多份造假论文,引起了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震惊,而相关情况至今仍在发生。
最近,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自2020年1月以来,已经发现了超过1000篇可能与“论文工厂”有关的学术文章。据报道,370篇涉嫌与“论文工厂”有关的来自中国的投稿被撤回,45篇被列入关注名单。此外,197篇被撤销的论文中一部分具有图片雷同问题。此外,英国皇家化学学会(RSC)旗下的3个期刊今年1月撤回了70篇中国医院研究人员的论文,并发表声明称该学会已经成为“系统性论文造假产业”的受害者。
据《自然》杂志报道,这些被“产业化”的造假论文似乎用通用模板生成,虽然文章的单词和图像都经过微调,但它们有着相似的特征,包括拥有相同背景及可疑平滑轮廓的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图片,从同一主题衍生的不同标题,出自不同实验但相同布局的条形图等等。然而,这些被认为是假论文的图表只有在有对比的情况下才会明显表现出其造假的特征。
调查人员认为,目前被揭露的论文造假产业化状况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除了医学领域外,计算机、工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据报道,中国医师和研究人员通常需要通过发表论文来获得晋升机会,这也使得他们成为“论文工厂”的主要针对人群之一。
该杂志引述两名中国研究人员的话称,中国的出版环境恶劣,导致鲜少有人相信或引用中国科学工作者撰写的论文。这场“瘟疫”甚至开始腐蚀外国医学杂志,严重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自2020年起,著名学术“侦探”Elisabeth Bik团队追踪发现了16个“论文工厂”及其生产的2000多篇论文,其中大多数含有中国作者。这些“学术垃圾”被贴在同行评议网站Pubpeer上。部分期刊会选择撤稿,暨南大学学报副主编王景周对526篇撤回论文的分析发现,这些论文来自20家国际出版商的54种期刊,署名都有中国作者,且集中在基础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这一结果以“因‘论文工厂’撤回论文的特征分布及治理路径”为题发表在《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上。团队成员扮虎表示,“国内的论文工厂100%是中国客户,国外的论文工厂有一部分也是中国客户,从全世界来看,最大的买家无疑来自中国。”通过参考文献、图表构图配色、邮箱地址、共同作者等,侦探们摸索出了多种办法让造假者“现原形”。王景周告诉《中国科学报》,“与国际期刊上出现的工厂论文相比,国内期刊以小作坊论文居多,隐蔽性更强、服务更精准。”这些工厂论文主要集中在基础生命科学和健康科学领域,其中大多数作者来自国内29个省市,出现次数最多的省份是山东省。扮虎表示,80%涉及中国作者的撤稿论文是他们团队直接或间接推动的,自2020年以来,打击力度很大,团队中最多的一名成员贴出了100多篇造假论文。虽然挖出的数量已经有所减少,但还有大量的工厂论文没有被挖出来。
王景周提到,代写和代投的问题比论文工厂更为普遍。在早些年,许多人并不认为代投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因为论文内容仍然是自己的,只是需要别人帮忙发表而已。此外,在过去,导师让研究生代投稿件也很常见。然而,近年来,一些论文工厂将代写和代投合并,提供一站式服务,以避免购买论文后无法发表的风险。这些论文工厂采用的手法多种多样。例如,与劣质期刊合作,利用信息不对称,虚假宣传期刊拥有专业编辑、同行评议和高影响因子等特点,实则为谋取暴利而生。此外,他们还会操纵同行评议,注册虚假审稿人,通过向期刊推荐这些虚假审稿人来获取审稿意见。还有一些论文工厂会先投一篇质量较高的文章,通过编辑处理稿件过程中的漏洞来更换文章,或者在文章投中之后再拿去卖,并更换或添加作者。还有最近出现的操纵专刊等问题。对于国内期刊的情况,王景周表示,由于国内没有像Pubpeer、撤稿观察等公开平台来收集数据,因此无法得出代表性数据。在他看来,与国际期刊类似流水线式、批量生产的论文工厂不太常见。更多的是隐蔽性更强、服务更为精准的论文“作坊”,也就是中介论文。在国内期刊中,这种情况可能更为普遍,且成功率更高。
在稿件处理过程中,我曾发现一些中介论文有共同的手机号码和邮箱,仅通过维普数据库的“作者简介”查询项,就追踪到了同一个中介在2013-2020年代理发表的62篇论文。我们的团队会捕捉每一个可疑的迹象,寻找工厂论文的线索。我们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参考文献。最近,我们发现许多文献引用与主题毫不相关,引用同一批文献等等,这些文献中有一些是同一家工厂出品的,有的则是期刊的客座编辑联手推动某些人的引用率,类似于买热搜。
二是图片构图、图表配色、数据等。我们团队有成员对构图配色非常敏感,他们根据构图和配色找到了许多可疑的论文。通过团队讨论,我们发现其中绝大多数都有问题。来自同一家工厂的构图往往相似,图表都是同一种风格。例如,有一个工厂所有的论文都是从临床取一些组织样本,之后植入动物,样本数量相差都不大,且不同论文培养的是不同细胞,但图却相似无异。
三是邮箱地址。如果发现一篇论文不对劲,我们会搜索作者的邮箱,虽然往往不会搜出太多,但是许多作者的邮箱有规律,例如都是“张三66@163.com”、“李四88@126.com”等。如果使用的是单位邮箱,我们通常会翻阅相关联的组里所有的论文,往往能发现一些惊人的收获,有时能翻出好几十篇,通讯作者包括国内的大咖。
四是Pubpeer上的回复。我们挂到Pubpeer上之后,所谓的“作者”会来回复,为自己辩解等等。我们发现他们的回复语气都相同,所犯的语法错误也相同,但这些作者之间又是毫无关联的人,这肯定就是论文工厂的客服了。我还遇到过用一位作者的账号回复另一位作者的论文的情况,估计是忘记切换账号了,且不止一次。
五是作者单位、地域等。为了避免误判,也为了顺藤摸瓜,确定问题论文之后,我们也会再次搜索共同作者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些打击论文工厂的案例。其中,他曾发现一篇论文,共同作者中只有一个中国人,其他作者都来自中东国家,搜索之后发现这个中国作者的单位是个很小的医学院,且她过往经历显示一直待在教学岗,且论文内容和她的主要方向还不一致,种种奇怪的组合。扮虎觉得像这样的人,怎么会有相关的国际合作呢?国际合作的经费从哪里来呢?后来他们深挖下去,就挖出了一个伊朗的实验室,可能是这个伊朗实验室在卖论文,辗转卖到了这位作者手里。
此外,去年扮虎发现了一篇被认为是造假论文的论文,这篇论文发表在顶级杂志《自然》上,因为篇幅和数据过于庞大,没有人能复现实验结果。后来,通过科学家的联合努力和对数据的深入分析,这篇论文最终被撤回。这也说明了科学家们打击论文工厂的决心和能力。
这些情况确实非常令人担忧。论文造假不仅会损害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公正,还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和经济后果。因此,对于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严格监管和惩罚,也需要政府和公众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针对论文造假,一方面需要加强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诚信意识,促进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另一方面,需要建立科研成果的公开和透明制度,包括数据公开、原始资料保留等措施,以确保科研成果的可验证性和可重复性。同时,政府也需要出台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措施,对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打击,维护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诚信和公正。公众也需要加强对科学研究的关注和监督,共同维护科学研究的诚信和公正。
此外,这些造假行为还对中国科研领域的整体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科研成果的质量产生怀疑。这对于中国科研人员和学术期刊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遏制这种不良现象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和学术期刊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采取措施来防止和打击论文造假。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应该始终保持诚信,尊重学术规范,不得采取任何违反道德和法律规定的行为。同时,他们应该主动公开研究数据和方法,接受同行的审查和监督,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具有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对于学术期刊来说,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审稿和发表标准,加强对作者提交的研究数据和结果的审查,同时对发现的任何违规行为采取坚决的处罚措施,确保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最后,政府也应该加强对科研人员和学术期刊的监管,加强对论文造假等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科研领域的诚信建设,保障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可信度,提升中国在国际科研领域的声誉和地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