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th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the

博文

今日妄言道德经(十四)道纪

已有 1438 次阅读 2019-12-30 23:05 |个人分类:哲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今日妄言道德经(十)道纪

 

 

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何为指代视而不见”这种状况,即去看了,且什么也看不见,意指没有结果。

何为指代听之不闻”这种状况,即去听了,且什么也听不见,意指没有结果。

何为指代搏之不得”这种状况,即拼搏了,且什么也没有得到,意指没有结果。

何为致诘,可理解为反复追问,反复思考,反复考究。

何为混,混淆也。

何为一,一种事物也。

 

本句解释: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三种情况很难彻底区分开来,故而,常被混作一谈。

 

 

 

 

 

 

②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

何为其,代指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何为上,实体,暗指直接表明其存在的外形。

何为下,影子,暗指间接表明其存在的其他响应。

何为不,看不见。

何为能接看见的反射的光。

何为被遮挡产生的影子。

何为绳绳兮一直坚持着做某事。

何为不可名,不知道如何去解释,并给与他一定的名字后名分。名者,见《今日妄言道德经(一)道与名》。

何为复,又一次。

何为归于,将其归类为。

何为无物,没有形态而又真实存在的事物。

何为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何为无状之状,即没有形态的状态。

 

本句解释:(这三种情况,)无论是直接的看事物“本身”,还是间接地看事物所造成的“影响”,都看不出个所以然。虽然我们一直追求者去解释这种现象,但最后的结果是,再一次把他理解为没有形态而又真实存在的事物。这就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说的“无状之状”。

 

 

 

 

 

 

 

 

③ 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何为无物,没有形态而又真实存在的事物。

何为象,想象的形态也。《韩非子》指出“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謂之象也。”

何为心神中的一闪而过。

何为心神中的那一点智慧之光。

 

本句解释:如果要用意想的一个词语来描述这种没有形态而又真实存在的事物,可能只有用”这个词语来形容了。(所谓惚恍,就是指智慧中那一闪即逝的灵感或光芒。)

 

 

 

④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何为迎,主动去探知的。

何为之,道。

何为不见,不知道。

何为其首,道的创始人。

何为随,跟随,学习,沿袭。

何为其后,道的继承人。

 

本句解释:(就这种想要解释“无状之状”的灵感而言),当我们想要去主动探知并抓住他时,我们既不知道这些灵感最先是由谁所提出的;也不知道未来又是谁会来继承思考这个问题,或有相同的灵感一闪即逝。

 

 

⑤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何为执,掌握也。

何为古之道,前人留下的关于道理的各种资料或传承。

何为治理。

何为今之有,当下国家遇到的类似的问题。

 

本句解释:(执古御今)用记载中或传承下来的关于古人古事中的道理或规则,来治理今日的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

 

 

⑥ 古始是谓道纪。

何为能,能够。

何为,主宰也,融合知晓、运用、思考、否定、创新、完善也。

何为古,同始,久远也。。

何为开始也,始祖也。

何为道,新的道理。

何为,新的时代,与“纪元”的意思相同。

何为道,可理解为道在新时代的继续,或新道的开始。

 

本句解释:(一旦有一天,有人)能够在知晓和运用的基础上思考、否定、创新和完善先人留下的那些道理,就意味着将会有新道产生。这种新道的产生就叫做道纪”。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2290-1212112.html

上一篇:今日妄言道德经(十三)若
下一篇:今日妄言道德经(十五)不新成
收藏 IP: 118.112.18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2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