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2015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已有 2491 次阅读 2015-10-5 21:44 |个人分类:诺贝尔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cienceNews1 小时前

许教授

北京时间今天晚上5:30左右就要公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作为科学网的知名博主,不知道今天奖项出来后能否为我们评论两句?(由于今天就要出稿子,所以如果您能看到的话还请您在晚上7:30之前给回复几句?)
关于2015诺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问题回复可以包括:
1. 此次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否符合您的预期还是有些出乎意料?在您看来是否实至名归?

   2011年新京报记者采访我时,我对屠呦呦教授的科学贡献作了评论,我认为屠教授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名至实归。
2. 您认为获奖的这项研究成果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这个领域是否多次有诺奖级的重大产出?

    国内外科学家对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科学意义和价值多年来已有很多、很高的科学评价。
3. 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如何?比方说国家支持、原创性研究成果、机理研究、技术发展与产业化研究如何?

     中国在青蒿素研究领域一直是最先进的。

     请你们参考我今天和以前对屠呦呦教授发现青蒿素的分析评论博文系列博文。


4. 也请回复您的姓名、单位和职位方便我在文章中引用您。

      许培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  


非常感谢您对中国科学报社和科学网的支持。

姜天海

xupeiyang1 小时前

姜老师,您好!

十分感谢您对我的信任。因我今天刚从浙江老家回京,时间比较紧急,对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分析评论可能比较困难,我一定尽力。您们可以与孙学军博主联系,他比较了解国际医学科研动态。

许培扬

ScienceNews1 小时前

哈哈,许老师~我等着您~毕竟您也是这个领域的知名博主,而且您本身也关注诺奖嘛!您给我个电话号码,我在今晚七点左右给您打电话聊5分钟好么?

中国科学报

xupeiyang1 小时前

13901205407许培扬 谢谢姜老师

 

2011年9月17日(星期六)下午,我接受了京华时报记者商西的采访。
商记者:你以前关注、了解青蒿素研究工作吗?认识屠呦呦教授吗?
许博主:我以前知道青蒿素研究的文献和有些争论,但没有专门去关注这些情况。我不认识屠呦呦教授,这次她获得大奖,我就非常感兴趣,关注她和青蒿素的信息。
商记者:屠呦呦教授获拉斯克奖,引起很大反响和很多议论,你怎么看待这些问题?
许博主:我是搞医学信息工作的,我尽量收集青蒿素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和信息,也包括对屠呦呦教授获奖的各种评论信息,但我不去做分析和评价,因为我对青蒿素的研究历史和真实情况不太了解。不过,我认为有人对屠呦呦教授获大奖有意见、看法和评论是很正常的,是允许的。
      最近,我做了很多关于青蒿素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计量分析、知识发现、引证分析等研究报告,都放在我的博客上了,供大家研究、讨论、交流参考。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检索和信息分析评价服务。
商记者:你有一篇博文写的是屠呦呦教授的国内论文H指数是13,这是什么意思?
许博主:我检索查证了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屠呦呦教授的H指数为13,她在国内发表了34篇论文,其中有13篇论文至今至少引用了13次以上,这个分数不算低,也不算高,国内科学家H指数最高的有60以上的,但她在青蒿素研究的同行里是高的。H指数是对一个科学家的学术影响力的一个客观定量评价指标。
商记者:你有一篇博文是关于屠呦呦教授获奖的历史记录与证据,依据是什么?
许博主:我从新浪博客网上看到了一个《青蒿素博客》,全是关于青蒿素研究的博文,有青蒿素研究的详细历史文献记录和大事记年表。还参考了很多青蒿素研究的历史文献资料、科学网相关博文和其他媒体的资料。
商记者:为什么说拉斯克奖十分权威?甚至比诺贝尔奖更权威?
许博主:我看了一些资料介绍拉斯克奖的权威性和国际影响,评委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国际科学界最知名的科学家组成。拉斯克奖获得者可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选。
商记者:怎么看待屠呦呦教授获奖与其他研究人员的贡献?
许博主:在科学网和媒体上这方面的议论和评论很多,你可以看看饶毅的博文,他认为屠呦呦教授首先发现青蒿素是明确的,她的科学贡献是很大的。杨振宁院士对屠呦呦获拉斯克奖也有评论,还有国内外很多科学家和媒体的评论,你可以参考。
       我看了青蒿素研究的历史文献资料,青蒿素研究项目是1967年5月23日确定的国家保密科研项目(523项目),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抓的,组织了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参加研究工作,是一项重大科研协作项目,这些研究机构和参与人员有不同的贡献。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很多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取得了青蒿素研究的重要科研成果。但美国拉斯克奖必须搞清楚青蒿素的发现者到底是谁?他们也来中国进行了调查核实,最终认定了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第一人。

 

  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公布,今年的奖项被一分为二,分别授予两项在寄生虫感染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5日傍晚消息,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已经公布,今年的奖项被一分为二,分别授予两项在寄生虫感染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研究成果。

  其中一份由威廉·C·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大村智两人分享,以表彰他们在线虫寄生虫感染新型疗法上取得的成就。

  另外一半的奖金则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寻找疟疾新型疗法方面的开创性工作。

  在诺贝尔奖的官方颁奖词中写道,屠呦呦等人所做的工作改变了全世界数以亿计人们的命运。疟疾是一种主要由蚊虫传播的疾病,每年全球有超过45万人因感染疟疾而死亡,另外还有数十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

  寄生虫病困扰着全世界超过1/3的人口并导致多种严重疾病,其中就包括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

疟疾是一种主要由蚊虫传播的疾病,每年全球有超过45万人因感染疟疾而死亡,另外还有数十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  疟疾是一种主要由蚊虫传播的疾病,每年全球有超过45万人因感染疟疾而死亡,另外还有数十亿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威胁

  致命的寄生虫

  在经历数十年的低潮之后,两种新型药物的——针对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阿维菌素,以及针对疟疾的青蒿素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令人沮丧的局面。

  在此之前,人类对抗并根除疟疾的努力遭受了失败——原有的药物针对疟疾的治疗效果不断降低,疟疾的发病率重新呈现上升势头。

  上世纪1960年代,屠呦呦教授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她希望能够从中国传统的中医药中找到治疗疟疾的突破口。经历一系列波折和巨大的努力之后,她的研究团队注意到一种名为黄花蒿的植物中含有的一种成分可能具有抗疟潜力并致力于相关研究工作。

  屠呦呦的团队从这种植物中提取到一种后来被称作“青蒿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对疟原虫具有强烈杀灭作用。

屠呦呦教授现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她和研究团队的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出现,这种药物现在每年挽救着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  屠呦呦教授现任职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她和研究团队的工作导致了青蒿素的出现,这种药物现在每年挽救着无数疟疾患者的生命

  今天,屠呦呦教授研制的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抗疟疾治疗之中。仅仅在非洲一地,这种药物的使用每年便能够挽救超过10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的获奖也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历史上的第13名女性获奖人。

  屠呦呦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共同分享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两名科学家的主要工作是在对抗线虫感染方面的成就。他们的研究工作导致了一种名为阿维菌素的药物的问世。这种药物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以至于线虫感染疾病现在几乎已经接近被彻底根除的边缘。

  大村智是一名日本微生物学家,其主要致力于对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研究。他通过大量研究挑选出一些可能具有潜力的细菌菌株,并计划从中提取能够对抗疾病的新药。

  出生于爱尔兰,但在美国工作的寄生虫生物学家威廉·C·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进一步延续了大村智的工作并发现其中一种成分具有强烈的抗寄生虫疗效。这种物质被称作阿维菌素。在经过进一步改良后,这种物质被制成“伊维菌素”并被广泛应用于对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治疗。

  盘尾丝虫病又被称作“河盲症”,这是一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病变的疾病,最终能够导致患者彻底失明。而淋巴丝虫病有时候会被称为“象皮病”,它会导致患者四肢的严重肿胀。这两种疾病在贫困地区的民众中造成尤其严重的影响。

大村智在其整个科学生涯期间一共发现了超过470种新的化合物。他和其他科学家们工作导致了阿维菌素的诞生。这种药物极其有效,以至于线虫感染疾病现在几乎已经接近被彻底根除的边缘  大村智在其整个科学生涯期间一共发现了超过470种新的化合物。他和其他科学家们工作导致了阿维菌素的诞生。这种药物极其有效,以至于线虫感染疾病现在几乎已经接近被彻底根除的边缘

 

http://tech.sina.com.cn/d/i/2015-10-05/doc-ifximrxn8212984.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925578.html

上一篇:屠呦呦的科学贡献 青蒿素的科学意义
下一篇:科学网许博主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
收藏 IP: 114.111.167.*| 热度|

5 吕喆 戴德昌 陈南晖 dulizhi95 yzqt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5: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