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对作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对论文被引用、期刊的影响因子、作者的H指数等科研绩效考核评价和待遇是不一样的,主要用在院士评审、博导评审、研究生和博士毕业论文考核、职称评审、科技成果评审、科研项目评审等,有的单位与作者的经济奖励直接挂钩。这种歧视政策对科技工作者很不公平,与优秀科技论文外流直接相关,严重影响了国内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
优秀论文近年来外流严重 科研评价机制亟待改善
《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发布
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的SCI论文增长308%,其中在中国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126%,在海外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434%;1999—2009年中国大陆作者的高影响力论文(被引用位列各学科的前1%)有4433篇,其中只有51篇(1.1%)在中国大陆期刊发表。
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袁隆平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吴文俊的“数学定理机器证明方法”、中国科学家关于“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这些曾经引发国际科技界广泛关注的学术成就,当年都首发在国内学术期刊上。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4月7日许多学者则对媒体坦承,“如果我有好的学术文章,我更倾向于投到国外本领域的期刊上。”
科学家应当关注自己的H指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428266
2011-4-7 12:00 许老师,你这个H指数是国内论文的引用率,可能不承认滴
2011-4-1 09:09 谢谢
IP: 18.82.5.* 删除 回复 举报[4] 匿名
2011-4-1 00:32 钱学森的H指数有多高?
2011-4-1 00:21 据统计,诺贝尔奖得主的H指数一般不高。要是博主能够算算上面的自引比率,估计有意思
2011-3-31 20:56 只可惜是中文文章,说服力很不够!
IP: 141.2.246.* 删除 回复 举报[1] 匿名
2011-3-31 20:51 H指数都60多了啊,比杨振宁的还高啊!国内的数据库的吧,哈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430528.html
上一篇:
《自然 Nature 》与《科学 Science 》的H指数分别为652 634下一篇:
农村老照片 197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