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科研创新:三种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工厂化繁育

已有 3678 次阅读 2010-7-16 11:18 |个人分类:创新评论|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药材, 科研创新, 濒危, 珍稀, 种苗

国内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论:
国内检索到铁皮石斛原球茎培养物及其大规模继代培养的方法、铁皮石斛全光照人工栽培方法、野生竹节参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的专利文献,但未见铁皮石斛全同胞F1代新品种创制、草珊瑚的组培快繁方法、基于LED组织培养铁皮石斛及通过种子及种胚无菌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培养等过程,最终获得小苗的方法组织培养竹节参的相关文献报道。
该课题的创新点:
1、铁皮石斛全同胞F1代新品种创制通过亲本选择控制授粉,选育全同胞F1代杂交组合,栽培3年后亩产可达400公斤以上,茎内的总多糖含量超过药典指标50%以上,外观黑节明显,化渣性好,病虫害少;同时在单层拱棚栽培条件下,能耐-10的低温。
2、肿节风江西新干优良种源:肿节风江西新干优良种源,生长量大于浙江龙泉(CK29.9%,茎中反丁烯二酸大于CK127.7%
3、植物组织培养光调控方法(专利申请号:200910154225.1开发出基于LED的一种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系统,实现光强和光谱可调,相比传统日光灯,光效更高、寿命更长,育苗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苗木质量更好。
4、草珊瑚的组培快繁方法(专利申请号:200710164778.6,公开号:101194593):以无菌小苗的根系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培养等过程,最终获得小苗。
5、竹节参组织培养技术:种子及种胚无菌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培养等过程,最终获得小苗。有性制种、无性扩繁,克服利用茎、叶等外植体组培苗木繁殖过程中的退化现象,适合种苗规模化生产。

 

 

编号:20102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344484.html

上一篇:科研创新: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原料药及制剂抢仿
下一篇:科研创新:依那普利叶酸片IV期临床研究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