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环境哲学

已有 996 次阅读 2023-7-26 09:43 |个人分类:信息分析|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环境哲学

图书信息  书名:环境哲学 作 者:李淑文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ISBN:9787811279801 开本:16开 定价:28.00内容简介《环境哲学:哲学视阈中的环境问题研究》从哲学的视角观照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纳入哲学的研究框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关于环境问题的世界观,并以此指导和规范人类的行为。同时也探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问题及实现途径。作者简介李淑文,山东烟台人,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北京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思维方法”与“环境哲学”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校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各个级别的课题多项。已出版学术专著《创新思维方法论》。在《学术交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求索》、《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保护》、《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学术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二十余篇。论文曾获“全国高校‘两课’教师专题论文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北京市高教学会哲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北方理论研究基地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奖项。

目录前言 第一章环境哲学 

第一节环境哲学 第二节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石——和谐哲学 第二章环境价值 第一节环境价值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环境价值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 第三节环境价值的计量 第四节完善环境价值补偿的对策 第三章环境伦理 第一节环境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 

第二节环境伦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设计 第三节环境伦理对人类发展模式的理性选择 第四章环境立法 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环境立法确立了价值理念 第二节环境立法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律保障 第三节我国环境立法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我国环境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的对策 第五章环境公平 第一节环境公平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环境公平的当代价值 第三节环境公平的现状分析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环境公平的现代建构 第六章生态文明 

第一节生态文明的历史逻辑 第二节生态文明——人类文明转型的最终归宿 第三节实现生态文明的途径 第七章生态安全 第一节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生态安全的价值向度 

第三节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体系 第八章循环经济 第一节循环经济的科学界定 第二节循环经济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第四节循环经济的实现对策 第九章绿色GDP 第一节传统GDP的理论缺陷及实践误区 第二节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绿色GDP的支撑 

第三节绿色GDP在国内外的探索 第四节绿色GDP的核算难点 第五节构建绿色GDP的核算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第十章科学技术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驱动与支撑作用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导航器 第四节促进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十一章人口因素 

第一节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第二节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 第三节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第四节实现我国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第十二章公众参与 第一节公众参与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第三节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 第四节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 

第十三章再生能源 第一节我国的能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第二节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 第三节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潜力巨大 第四节我国开发可再生能源的障碍分析 第五节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第十四章清洁生产 第一节清洁生产的内涵 第二节实现清洁生产的价值理念 第三节清洁生产在国内外的实践 第四节我国进行清洁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五节实施清洁生产良性循环的相关对策 第十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界定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作用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要缺陷 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第十六章环境责任保险 第一节保险模式 第二节承包范围 第三节保险费率 第四节索赔时效 第五节承保机构 第十七章环境传播 第一节环境传播的内涵及特征 第二节环境传播的历程 第三节环境传播的审视 第四节环境传播的展望 参考文献序言一、人类面临的困境 人类生存繁衍的历史也就是人类同大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和不断进化的历史。人类破坏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历史同人类的文明史一样古老。 

在采猎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人只是自然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人对环境的影响与动物的区别并不大,如果说那时也发生了所谓“环境问题”的话,那主要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们的愚昧、无知,乱采乱捕,滥用资源,从而造成了生活资料缺乏的饥荒。为了解除这种威胁,人类被迫学会吃一切可能吃的东西,被迫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学会适应在新的环境中生活的本领,逐步认识到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性,开始有意识地改造环境,以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 

随后,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学会了培植植物和驯化动物,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有所加剧,如大量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引起的水土流失,水旱灾害频繁和沙漠化。又如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同时往往也可能导致沼泽化以及血吸虫病的大量传播。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近代大工业的出现,18世纪中叶,在生产发展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这次革命开始,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大提高,人们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这些都大规模地改变了环境的组成和结构,从而改变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系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但同时新的环境问题又产生了。如果说农业生产和消费中所排放的“三废,,是可以纳人生物循环而被迅速净化、重复利用的,那么工业生产和消费中所排放的“三废’’都是生物和人类所不熟悉的,难以降解、难以同化和忍受的。

因而,相对于农业来说,工业生产造成的环境问题是以环境污染为主的,是范围较广、影响深远的新问题,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形成了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与大工业相伴而来的是都市化以及交通运输和农业的现代化,它们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消极的副作用,如汽车尾气排放、光化学烟雾、农药化肥的污染等,以致从南极企鹅到北极苔原地带的驯鹿都受到了影响,甚至在不少国家和地区,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已成为相当严重的问题。 1998年7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克劳斯·特普费尔概括了威胁人类发展的十大环境资源问题,这些问题均直接涉及生物圈的完整和安全,它们是: 

(1)土壤遭到破坏。可耕地的肥沃程度降低,土壤侵蚀情况十分严重,土地受到严重污染。 

(2)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温室效应严重威胁整个人类。气温升高将造成海平面升高,使许多人口稠密地区被淹没,并将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世界能源消耗仍在增加,大量的温室气体仍在排放。文摘1990年,威斯特拉与罗尔斯顿等人成立国际环境伦理学学会,对环境哲学研究产生较大影响。1992年《环境价值》在英国创刊,这是环境哲学领域继《环境伦理学》之后的第二家按专家审查制度运作的学术刊物。 关于环境哲学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学术团体,其中美国学术机构的研究方向代表着这一学科发展的主流。

目前,环境哲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论证环境伦理的原理和规范,探索环境道德行为的选择和环境道德秩序的维护,讨论环境道德教育的方法和个人环境道德的培养,加强环境哲学的理论基础和建立环境价值取向的准则。总的来看,虽然环境哲学在西方尚未发展成主流哲学,但环境哲学家们提出的很多问题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面对生态危机人类应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和定向自己的行为等问题上,环境哲学有很多的理论创新。 在国内,近年来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法律和科技手段,还必须诉诸哲学观念的变革,相关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热点。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学者也开始了环境哲学的理论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哲学的研究主要定位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辩证观层面;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以来,则开始了对环境危机的深层反思与应对危机的实践探索。1994年,在中国伦理学会下成立了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而1998年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下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则表明了这一领域研究队伍的壮大,研究范围和目标的进一步拓展。另外,近年来生态伦理和环境哲学的研究涉及面很广,包括专著、译著和论文在内的成果很多。但客观地说,这一学科还很不成熟,水平还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上相应的理论都还存在不足和缺陷,另一方面也由于国内学术界还处于介绍、消化的阶段,有力度的理论构建还非常缺乏。因此,国内环境哲学也只是提出了问题,还不是解决问题。

https://fx.wanfangdata.com.cn/keytrends/detail?theme_name=%25E7%258E%25AF%25E5%25A2%2583%25E5%2593%25B2%25E5%25AD%25A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396650.html

上一篇:环境伦理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
收藏 IP: 223.72.56.*| 热度|

2 宁利中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0: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