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超声检查 文献分析

已有 1532 次阅读 2023-7-22 08:50 |个人分类:信息分析|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超声检查

超声波检查(US检查)是利用人体对超声波的反射进行观察。一般称为US的超声波检查,是用弱超声波照射到身体上,将组织的反射波(echo)进行图像化处理。所谓US是根据英语超声波(ultrasonic)这个词的拼写而来的。超声波检查的方法

1、A型法:较常用。主要从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数、波的先后次序等来判断有无病变。应用于诊断脑血肿,脑瘤,囊肿,胸、腹水,肝脾肿大和肾盂积水等。 

2、B型法:图形直观而清晰,容易发现较小病变,可看到人体内脏各种切面图形。对肝、脾、胆囊、胰腺、肾及膀胱的多种病变能及时获得早期诊断。

 3、M型法:常同时加入心电图、心电图显示记录。可用于诊断各类心脏病,如风湿性瓣膜病、心包积液、心肌病、心房内粘液瘤、心功能测定及各类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前诊断和手术后随访。

 4、扇型法:由于可得到心脏各种切面的图象,并可观察到心脏收缩和舒张时的真实表现,故较M型法的观察更为细致和确切。诊断疾病的范围也更扩大了,除心脏外,尚可检查肝、胆、胰、颅脑等疾病。 

5、多普勒超声法:这是测定血管腔或心腔内血流的新方法,可从体外测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用于诊断多种四肢动、静脉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大血管转位、动脉导管未闭等。产科医生还用来诊断、确定胎动和胎心。 目前,超声波检查也被用于与其他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中,在超声波检查的监视下,为进行组织学检查进行超声波下活检,以及与内窥镜检查联合进行的超声波内窥镜检查,在许多方面得已应用。超声波检查前的准备

一、需要空腹的检查: 检查上腹部,如肝脏、胆囊、胆管、胰腺、肾上腺、肾动脉、左肾静脉、腹部血管、腹膜后、上腹部肿块等,需要空腹后检查,通常在前一日晚饭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以保证胆囊、胆管内胆汁充盈,并减少胃肠道食物和气体的干扰,否则检查结果可能会受较大影响。这些部位的超声图像质量容易受肠气干扰,因而腹胀或便秘的患者最好检查前服用促消化药物,帮助排气或使用开塞露或一些轻泄剂等帮助排便。 此外,经食管心脏超声检查必须提前预约,医生会嘱咐患者检查当天空腹,患者还应携带经胸心脏超声结果,以便检查医生迅速了解病情,并在经食管检查中有的放矢。由于此项检查为半损伤性检查,有一定风险(一般不高),需要家属及患者本人在检查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因此应由一名直系家属陪同。 


二、需要充盈膀胱(俗称憋尿)的检查: 检查盆腔、膀胱、前列腺、精囊腺、输尿管下段、下腹部包块、子宫、附件、早孕等,需充盈膀胱。可在检查前1-2小时喝水(或各种饮料)1000-1500毫升,喝水后不要排尿,使膀胱充盈以利于检查。怀孕3个月以上者无需特殊准备,但妊娠中晚期疑有前置胎盘者,仍需饮水充盈膀胱后再做检查。

 三、B超检查前准备: 

1、检查腹部之前,患者需禁食8小时以上,以保证胆囊胆管内充盈胆汁,并减少胃肠道的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通常在前一日晚饭后开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检查。下午检查者中午禁食。 

2、膀胱、前列腺检查者,需充盈膀胱。请于来医院前1-2小时喝水1000-1500毫升(或各种饮料),喝水后不要排尿,使膀胱适度充盈,以利于检查。 

3、X线胃肠造影的钡剂是超声的强反射和吸收剂。胆囊、胆管附近胃肠道内残存有钡剂,会影响超声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三日后,胆系造影两日后再做超声检查。 

4、胃镜、结肠镜检查者需两天后再做超声检查。 

5、腹部胀气者影响胆囊、胆管及胰腺图像的观察,可服用乳酶生片剂三天后检查。 

四、妇产科病人检查前准备: 

1、凡行妇科经腹及妊娠小于三个月检查时,为避免肠管内容物、尤其是气体的影响,宜在检查前排空大便,使肠内无粪块或钡剂残留。

 2、来医院前1-2小时喝水1000-1500毫升(或各种饮料),喝水后不要排尿,使膀胱适度充盈,以利于检查,产科病人怀孕3个月以上者无特殊准备,但妊娠中晚期可疑前置胎盘者,仍需饮水充盈膀胱后再做检查。 

五、心脏、肢体血管、甲状腺、乳腺、胸水、及妇科经阴检查和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查者,均无特殊要求。超声检查的应用范围颅脑疾病的超声诊断

 1、二维超声显像主要对象是婴儿、新生儿及幼儿,它通过利用婴幼儿的囟门为"声窗"获得实时二维的颅脑内部结构图像,用以诊断婴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脑积水、脑出血、脑内畸形、发育不全等疾病。随着仪器的发展,多普勒血流显像配合使用,二维超声也逐渐用于成人颅脑检查脑动脉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脑膜瘤等)以及脑动静脉畸形。

 2、经颅多普勒颅脑超声检测仪(TCD)TCD为连续实时式的彩色显像和定量分析技术,可测定8-10cm以内颅内、颈部大、中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用于检测脑梗死(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脑动脉瘤以及脑动静脉畸形等疾病。浅表部位器官的超声诊断 主要包括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乳腺、眼部、睾丸、阴囊、颌面部的疾病,以及一些骨骼、四肢肌肉关节、皮下组织筋膜的病变,如血肿、脓肿和肿瘤等。这些部位器官的检查需要使用高频率探头(在7.5MHz以上,多为10-15MHz)其细微结构分辨力较好。 1、甲状腺超声诊断;单纯性、结节性和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腺瘤、囊肿、甲状腺癌);甲状旁腺增生、囊肿、腺瘤以及甲状旁腺癌等疾病的超声诊断。 2、乳腺疾病的超声诊断:乳腺炎、乳房小叶囊性增生病,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以及乳腺癌。由于超声具有无创性、简便易行,是乳腺癌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3、眼部疾病的超声诊断:眼及眼眶位于人体的表层,解剖比较简单,界面清楚、声衰减较少,是最适于超声探测的部位之一。主要用于眼内肿瘤、白内障、视网膜与脉络膜脱离,眼内出血、眼异物或眼外伤、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监测等。

 胸、腹部超声诊断 

1、胸腔疾病的诊断。包括前上纵隔的胸腺囊肿、胸腺瘤、畸胎瘤和恶性畸胎瘤、淋巴结结核和恶性淋巴瘤(淋巴肉瘤、霍奇金氏病)等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部的肺气肿、肺不张、肺脓肿以及肺实质性占位病变(肺癌);胸膜腔积液、脓胸、胸膜肿瘤等病变。

 2、消化系统脏器的超声诊断。主要有肝、胆、胆道系统、胃肠疾病、脾脏和胰腺疾病。如常见的肝弥漫性病变(肝炎、肝硬化、肝吸虫病、脂肪肝等),肝脓肿、囊肿和血肿,肝包虫病、肝脏良恶性肿瘤(肝血管瘤、原发性肝癌、转移癌、胆管细胞癌);胆系炎症、胆系结石、胆道蛔虫症、胆系肿瘤(胆囊癌、肝外胆管癌);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胃肠癌、肠梗阻、肠套叠等疾病。

 3、泌尿生殖系统超声诊断。包括肾脏、肾上腺、膀胱、前列腺、尿道和阴囊等部位。肾或输尿管结石、肾功能衰竭、肾萎缩,肾血肿、囊肿、肾及肾上腺的肿瘤(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癌、嗜咯细胞瘤);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尿道结石、尿道狭窄;阴囊血肿、鞘膜积液、隐睾、睾丸肿瘤及附睾结核等疾病。

 妇、产科超声诊断 

1、子宫及其附件(输卵管、卵巢等)疾病。宫内节育器探查、子宫发育异常,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癌、卵泡发育的监测、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卵巢浆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瘤(癌)。 

2、妊娠子宫的诊断。早、中、晚期正常妊娠中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其羊水、脐带、胎盘的监测。异常的妊娠有流产、异位妊娠(宫外孕)、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无脑畸形、脑积水、脊椎裂、消化道或泌尿系畸形等)、前置胎盘、胎盘出血、羊水量异常、脐带绕颈、滋养叶疾病(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等)。 心血管腔疾病超声诊断 包括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颈部动静脉、腹腔动静脉、肾动脉、四肢大动脉及深静脉系的形态结构、血流动力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系将超声探头置于胸壁、食管内,对立体的心脏进行无数切面扫描、综合分析心脏各结构的位置、形态、活动与血流特点,从而获得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动力学诊断资料。近年来食管内超声、血管内超声、心血管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其应用范围,大大提高了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1、先天性心血管结构异常。如房缺、室缺、法乐氏三、四联症、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大动脉转位、肺静脉畸形引流、先天性瓣叶发育畸形等。

 2、心瓣膜病变。对心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瓣叶钙化、脱垂、穿孔、瓣环钙化、赘生物附着、瓣叶发育畸形等病变均能作出明确诊断。

 3、应用于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及破裂、冠心病、心脏肿瘤(粘液瘤、横纹肌瘤、继发肺癌、乳腺癌、纵隔肿瘤)及心腔内血栓形成。

 4、颈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四肢大动脉的内膜病变、斑块形成或狭窄等病变;头颈、腹腔及四肢静脉的血栓形成、扩张、畸形等病变。 介入性超声诊断与治疗 介入性超声医学(InterventionalUltrasound)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监视和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注药治疗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从而达到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特别是近些年来利用自动活检装置(automaticbiopsydeviceABD)进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USGAB)技术,提高了穿刺效率以及活检标本的质与量,减少手动操作可能引起的损伤和并发症,具有极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https://fx.wanfangdata.com.cn/keytrends/detail?theme_name=%25E8%25B6%2585%25E5%25A3%25B0%25E6%25A3%2580%25E6%259F%25A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396201.html

上一篇:肿瘤标志物 文献分析
下一篇:甲状腺结节 文献分析
收藏 IP: 223.72.67.*| 热度|

6 杨学祥 郑永军 宁利中 杨正瓴 王成玉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