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培扬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peiyang 跟踪国际前沿 服务国内科研

博文

中医养生 自身而定

已有 1801 次阅读 2021-8-9 06:41 |个人分类:医学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自身而定

编辑 语音


中医中把人的体质分为:平和 阳虚 阴虚 湿热 气虚 气郁等体质下面一一详细介绍。

一、平和

平和体质是正常体质重在保持和养护,不宜药补,饮食应该多样化,且清淡。

二、阳虚

阳虚的人手脚发凉、容易大便稀溏养生要点温阳补益气 防腹泻等疾病,食宜温阳,起居要保暖防止出汗过多,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三、阴虚

阴虚人体形多瘦长,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口、眼干咽燥,总想喝水养生要点滋阴,注意甲亢等疾病,食宜滋阴 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四、湿热

湿热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养生要点:注意清热利湿,食忌辛温滋腻的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熬夜、过于劳累。运动宜增强。

五、气虚

气虚的人,经常感觉疲乏容易出汗养生要点:益气健脾,平时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运动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

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身体特征来养生。

基本原则

编辑 语音

为了便于掌握,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有必要予以总结和归纳,提出若干基本原则,用以指导养生实践。事实上,千百年来所产生的诸多形式的养生方法,正是遵循了这些基本原则。

协调脏腑

五脏间的协调,即是通过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克制化的关系来实现的。有生有制,则可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以保证生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脏腑的生理,以“藏”、“泻”有序为其特点。五脏是以化生和贮藏精、神、气、血、津液为主要生理功能;六腑是以受盛和传化水谷、排泄糟粕为其生理功能。藏、泻得宜,机体才有充足的营养来源,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了故障,都会影响整体生命活动而发生疾病。

畅通经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只有经络通畅,气血才能川流不息地营运于全身。只有经络通畅,才能使脏腑相通、阴阳交贯,内外相通,从而养助腑、生气血、布津液.传糟粕、御精神,以确保生命活动顺利进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说,经络以通为用,经络通畅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一旦经络阻滞,则影响脏腑协调,气血运行也受到阻碍。因此,《素问·调经论》说:“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所以,畅通经络往往作为一条养生的指导原则,贯穿于各种养生方法之中。

清静养神

在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神的调节。故神极易耗伤而受损。因而,养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之”,主要是指静神不思、养而不用,既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而言。《素问·痹论》中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也是这个意思。静则百虑不思,神不过用,身心的清流有助于神气的潜腔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往往容易耗伤,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所以,《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清静养神的养生保健意义。

节欲葆精

由于精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身体健康而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养精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内经》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葆精的意义,于此可见。

调息养气

养气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保养元气,一是调畅气机。元气充足,则生命有活力,气机通畅,则机体健康。

保养正气,首先是顺四时、慎起居,如果人体能顺应四时变化,则可使阳气得到保护,不致耗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四时养生、起居保健诸法,均以保养元气为主。

保养正气,多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基点,饮食营养以培补后天脾胃,使水谷精微充盛,以供养气。而节欲固精,避免劳伤,则是固护先天元气的方法措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C%BB%E5%85%BB%E7%94%9F/707304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80034-1298934.html

上一篇:七夕 生殖崇拜
下一篇:诗歌写作 46
收藏 IP: 223.72.37.*| 热度|

1 杨学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