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抱歉得很,才见柏舟兄的“梦怀西泠”(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0333&do=blog&id=659493),仿佛又见“石室遗镌”,重过“闲泉清影”。孤山虽小,金石博大,令我常怀敬畏。
这回更惊喜的是看见缶翁为“遁庵”写的对联:“君子好遁,弥勒同龛”。遁庵是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别号,而“庵”是吴隐为了纪念泰伯、仲雍、季札而建的——那几位是历史上有名的“落跑君王”,也就是“君子好遁”的典范。(我有一本《西泠印社志》,也许有更多材料,可这会儿那书找不着了。)
“君子好遁”出自《遁卦》的《象传》:“君子好遁,小人否也”。“遁”原作走之加一个“豚”。最初读《易》看到“肥豚”原来是“飞遁”,感觉十分有趣,也留下一点印象。“好”应读上声(good),而不读去声(love)。比“好遁”更好的还有“嘉遁”。《易经》说遁,强调与时俱进(或“俱退”),“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遁之时义大矣哉”。可我看很多隐者真的是“好(去声)遁”,而不是“急流勇退”——那么“遁”与“隐”还不是一回事儿。
巧的是,孤山就有一位著名的隐者。更巧的是,他的名字“逋”与“遁”差不多。《讼》九二:“不克讼,归而逋”——打不赢官司就跑去藏起来。可见“逋”是另一种“遁”。但不知和靖先生是逋了以后才改名还是为了践行名字才“归而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12: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