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札新钞(54)
@ 数学史家Eves说,美国早期的大学紧跟英国,主要训练神职人员,主要功课是拉丁文和希腊文,即便是硕士也没什么科学课程。1700年前美国只产生了一篇数学硕士论文,题目是“圆面积可求吗?”——它出现在1693年的哈佛大学。
@ 杨升庵《谭苑醍醐》有一则寓言:“有僧问,蚯蚓截为两段,首尾皆动,佛性在首在尾?古未有答也。伯清举似余,余曰,薪尽火传,灰烬犹热;桴停鼓歇,音响犹轰。”我以为升庵的回答不伦不类。蚯蚓的佛性,如磁铁的两极,即使断为两截,犹如整体。拘泥于半截的,是《金刚经》所谓“住于相”,距离谈佛,其路尚远。
@ 看一个文人读《天问》的笔记,感叹现代人多从“科技的角度”提问和答问,缺少“诗人这种形而上学的追究。他们没有这种忧虑的特质和素质,更没有如此包容的胸襟。这是技术和信息时代的人类不断拓展科学技能,同时又不断萎缩精神的一个典型案例。”我差点儿要佩服他的想象了!遗憾的是,这是自以为最有想象力的文人最缺乏想象力,自以为代表人类精神的文人对科学茫然无知的一个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