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l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lie

博文

读诗的三个境界 精选

已有 9096 次阅读 2010-1-15 09:03 |个人分类:诗歌|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见过题为《读经有什么用》的书,不知谈什么,那是个“伪问题”,似乎不需要谈。我原写“读诗读什么”,问题也有点儿“伪”。读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需要我来多嘴、多字。可既然起了头,还是接着写吧。
 
一言以蔽之,读诗读境界。我不知那该是什么境界,但“有境界”总是好的——境界到了,“用”将是一种本能,所以我不问“有什么用”。“用”成为本能以后,就是生物学的问题了。
 
那境界也许可以分出三层(如今说层次结构的很多,套来用用;说三个的东西更多,“三”即是“多”,从三个可以导出更多,以至无穷)。王静安先生在《人家词话》里提出三层“人生境界”,这儿说的很单纯,就是说诗:  
第一, 熟悉诗
 
第二, 感觉诗
 
第三, 有诗的感觉  
熟悉诗,就是孙洙(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首》前言里引用的那句名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两个“吟”字,有一个是讲“作”;不作也行。这是句大实话。不需要任何预备知识,只需要实践。它是学诗的起步,像学数学先熟悉分析,学物理要熟悉经典力学;也像算命的人熟悉周易,做官或做生意的精于“厚黑学”。是否与诗有缘,往往起步就分野了。与诗无缘的人,多半儿没耐性读完三百首。现在大家忙了,可以打折,读249首也好。
 
感觉诗,像植物学家感觉花木,美食家品味佳肴。还借老师的话来说。这位老师是大观园里的大诗人、海棠诗社的主将。林老师带过一个学生,叫香菱。她与香菱同学关于学诗的谈话,被雪芹先生记录在《红楼梦》第48回: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
 
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瑒,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林老师的意思是,学诗要感觉形式,感觉意境,感觉意趣。我们要记住林老师的话。林老师自己似乎并不学李杜和陶谢,她学张若虚,《葬花吟》分明是走《春江花月夜》的路子,只是感情不同而已。不过,林老师说的是作诗,我们不必作;以作诗的本领来感觉诗,肯定会亲切得多。
 
感觉的过程也是熟悉的过程。但单纯的熟悉只不过多吃了几回大宴,认识几个大亨和几样大菜,下次见着能报出名字,而已;有感觉的熟悉,也许该像二十年后与初恋情人重逢(谁知道什么感觉?),那种熟悉,才算走进诗的情境。所以,熟悉与感觉,是两个境界。
 
“诗的感觉”,我的意思是,在没有诗的时候也能有诗的感觉——我又想起Alice那只猫,脸消失了,笑还留在空中呢。我们读诗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做诗人(那是学不会的),而在于学会用诗的“器官”去感觉周围的事物(也包括“食物”)。这也等于放翁先生对儿子说的(《示子遹》):“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沧浪诗话》还有句名言:“诗有别才,非关书也。”这两句话都很普适,把“诗”换成任何一门技艺、一门功课,都一样成立。不过,彼之目的在于作诗,而我们的此中情形是,走进诗然后离开它;身影离开了,不论读诗与否,精神还有诗。就像永嘉大师说的,“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这时候,我们才算有了诗的境界。
 

 香菱学诗(戴敦邦画《红楼梦》插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287382.html

上一篇:咏梅遥和网上诗友
下一篇:埃及艳后的鼻子
收藏 IP: .*| 热度|

15 武夷山 刘进平 朱志敏 钟炳 徐建良 吉宗祥 吕喆 赵宇 陈湘明 张水 侯成亚 柏舟 钟卫 queen luxiaobing12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