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iaojie09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博文

博士生培养漫谈——璞玉须雕琢之“行动篇”

已有 3072 次阅读 2009-8-17 11:47 |个人分类:管理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博士阶段的有效行动总结如下:
     (1)明确个人目标与定位。进入博士阶段,首先要清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哪里,并询问一个为什么,帮助明确和坚定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希望突破的是什么?第二,要清楚所在研究团队的总体方向,目前主要研究项目有哪些,自己能够承担那些任务?第三,要明确导师对本人的期望和大致定位。可以说在个人兴趣特长和团队发展的基础上,明确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定位。 
   (2)项目任务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在博士期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是不容置疑的。但参与的任务与时间要根据情况确定好,可以说是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承担研究项目。这里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包括这样几个含义:第一,尽量与本人专业、论文相关。第二,尽量与个人兴趣、研究方向相结合。第三,尽量与个人所处阶段相结合。例如博一,正是寻找方向的阶段,可多方参与,拓宽知识面;博二,方向确定,论文进展中,尽量结合论文相关内容开展;博三,论文最后阶段,并找工作,重点是确保论文的时间。第四,与团队任务相结合。作为团队一员,遇到紧急任务时,仍有责任和义务分担一份。
    (3)有效沟通从现在开始。博士阶段的学习切忌闭门造车,广泛、有效的沟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沟通内容可以无所不容,不仅包括研究任务、研究项目、研究中的困难、对个人研究方向的确定、对未来的困惑等等。其次,沟通范围,包括与导师,其他老师,项目组成员、专家、师兄师姐们等等,不同的人可给予不同的经验和建议,拓宽思路。第三,沟通的形式,可以采用定期例会、临时性会议、邮件等,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化。第四,还可利用多种类型活动促进交流,增进了解。
    (4)平和心态、积极应对。博士期间面临诸多压力,很多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所致,例如:不同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产出周期有差异;不同的研究背景,承担研究任务的能力有差异等等。面对各种差异,要正确对待,切忌横向比较,增加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最正确的态度是根据自身情况,做好切合实际的规划,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学习中。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600-246954.html

上一篇:博士生培养漫谈——璞玉须雕琢之“五个一工程”
下一篇:情绪源自何方?——琴童成长心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