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xiaojie09 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博文

博士生培养漫谈——璞玉须雕琢之“五个一工程”

已有 3834 次阅读 2009-8-2 23:18 |个人分类:管理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去年年末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如今作为助手,协助完成研究生培养和管理的相关工作。新的身份,也促使我开始深刻思考:如何顺利、有效完成博士阶段的学习任务。遇到一个词猛然觉得非常符合,正是:璞玉须雕琢。能够进入博士阶段的研究生们,往往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等,如何雕琢?值得思考。
       经过广泛的调研、访谈和自我挖掘,总结为五项,称之为博士阶段的“五个一工程”,即一个学术思想、一篇小论文、一个科研项目、一篇大论文、一个PPT。具体解释如下:
     (1)一个学术思想。实际上是指博士阶段明确的研究方向,借用思想一词渴望提升一下高度。按照中科院研究生的安排,博士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内,需要与导师共同完成一个培养计划,其中包括博士阶段需要选修的课程、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博士论文的大致想法等。因此,越早明确方向越有利于后期研究工作和学习的有序、有效开展。
       学术思想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大方向的学术思想。研究方向明确,广泛阅读文献,掌握本领域的学术思想。二是研究团队的学术思想。研究团队本身发展存在自身的学术思想,需要不断发扬。
        因此,作为团队中的一员,既要了解本领域的学术思想,也要明确团队的学术思想,以及本人研究方向在团队中的定位。如同一棵树,作为一个枝杈,依托强有力的树干 伸展出属于自己的空间,同时也为树干提供更多的营养,实现共赢的局面。
    (2)一篇小论文。博士阶段的学习,需要从点滴事情做起,最初帮助导师查阅文献,整理资料,逐步有个命题式的研究任务,随后开始独立思考。一篇小论文可以作为一个起点,认认真真对待博士阶段的第一篇小论文,从选题、研究方法、数据等等,与导师多沟通、多交流。因此,需要导师手把手修改第一篇小论文。等修改完毕送至选定期刊时,如何引出科学问题、如何展开分析,如有撰写引言、摘要等等,豁然开朗。随后的第二、第三篇论文,想必就得心应手,信心百倍。
      作为小论文的评审,甚至提议可以在团队内部开展,全体受益。忙碌辛苦的博导们如果每学期针对一个博士生的小论文,在团队内部公开评审一次,事半功倍。
   (3)一个科研项目。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之一是: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者专门技术上作出创新性成果。因此,倡导积极参与科研项目,这个参与是指具有明确任务。通过参与项目工作,与项目组成员积极讨论交流,扩大沟通渠道,特别好的学习机会。同时作为研究人员,承担一个研究任务,有利于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和完善。
    (4)一篇大论文。一篇大论文实际上是指博士论文,这是整个博士阶段的全部心血所在。而在博士论文的写作工作中,个人角色需要极大转变。如果说刚入门、刚参与项目时候,可以完成一个命题式任务,此刻截然不同:元帅与士兵的统一体。借助导师的指导,全局需要自己构思,逐步的摸索中,不断调整方向。这样的现象也很正常:半年以后随着研究工作的开展,发现很多想法与开题时候完全不同。
       独立驾驭一个庞大的工程,并不能简单地孤军奋战,要借助更多外力:首先,来自导师的智慧。博士阶段要与导师充分交流,经过一个时间的积累形成的一些想法和思路,及时交流,要勇于暴露问题。站在巨人肩膀上才会有新的高度。其次,博士论文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如果条件允许,博士论文尽可能与科研项目相结合,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去挖掘和利用,包括专家、研讨会、数据等等。第三,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包括,认真阅读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内的优秀博士论文,学习写作思路、写作规范等等;积极参与师兄、师姐们的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答辩等活动,提前一步了解每个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积极聆听相关学术讲座,拓宽视野。
    (5)一个PPT。博士期间开题、参加学术会议、毕业、找工作等等,无一不能离开PPT。PPT的制作可看作一项技能,需要经验,体现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境界。从博士毕业答辩的切身体会看,论文完成,仍有混沌的感觉;准备答辩则需要把一般都会150或160多页的论文在40分钟内陈述完毕。答辩的要求与写论文撰写不同,做PPT的过程是重新整理思路的过程,也会发现论文这里那里的问题。等明日要答辩,今日完成PPT后,才感到自己的论文思路真正清晰。因此,做好PPT,有利于理清思路,增进交流,展示自己。对博士生而言,认真做好一个PPT,具有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600-246945.html

上一篇:科普地理从我做起
下一篇:情绪源自何方?——琴童成长心得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0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