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潜规则和显规则都是中国文化的不肖子孙——兼答易中天之问

已有 3697 次阅读 2011-9-11 23:36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基因, 中国文化, 潜规则, 显规则, 择善而从

     一、易中天之问

    易中天在他的博文“谁是潜规则之父”中讲到:

    2011年8月19日,他和吴思在广州一起接受媒体采访。一记者误把“吴思是‘潜规则’概念之父”,说成“吴思是‘潜规则’之父”。吴思当然不能承认,于是易中天灵机一动,现场采访吴思:“你说你不是‘潜规则’之父,那么谁是?”吴思答:“要弄清楚谁是‘之父’,得先弄清楚谁是‘之母’。我看是皇帝。皇帝制定了各种规则,官员把它们变成了‘潜规则’”。易中天说:“照你这么讲,是官员操了皇上?恐怕不对吧?皇帝生的,是‘明规则’,明媒正娶嘛!潜规则,只能是‘小三’生的。” 

    于是,易中天提问:“谁是‘小三’?官员跟她,怎么生的‘潜规则’?还有,‘小三’生的潜规则,明明是‘庶子’,怎么会当了‘摄政王’,比皇上生的‘嫡子’(明规则)还起作用?” 

    易中天的这个提法很有寓意,他希望“有心人不妨琢磨琢磨”。我想,他的这个提法可以表述为“易中天之问”。

    二、中国文化的不肖子孙

    对于“易中天之问”,我是这样想的:如果皇帝生的是“明规则”,官员生的是“潜规则”,那么他们就是“中国文化”的老婆和小三。因为无论明规则还是潜规则,都是中国文化的子孙。

    为什么说中国文化是潜规则“之父”?因为毫无疑问,潜规则不但传承了中国文化的基因,而且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子孙。不过,我还要再加强地说一句,无论潜规则还是显规则,他们都是中国文化的不肖子孙。

    为什么不肖?因为潜规则承载的是厚黑文化,显规则承载的是权势(法家)文化和犬儒文化,都是等级社会的产物。鲁迅为什么说中国文化的字里行间都写着“吃人”,因为在强势的法家和儒家文化里,根本没有平等的理念,人在社会中分为三六九等,就是到了地狱还有十八层的区别。想想看,如果我们的显规则没有“人人平等”的起点,个人的权利就无法彰显,也就不具备独立人格以至于存在极大的依附性。因此,在这样的社会里,即使如林彪已经成为一人之下,亿万人之上,仍然缺乏独立人格,仍然身临其境地强烈感受到战战兢兢,体会出“有权的幸福,无权的痛苦”。

    可以说,皇权社会的一切制度、法律、规则、文件、指示等等,都是为皇权服务的,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皇帝至高无上,其他人都是缺乏独立人格的依附者。

    三、解析中国文化

    显然,厚黑文化、权势文化和犬儒文化代表着中国的官方文化,而后二者代表着主流文化或精英文化,如果它们是不肖子孙,那么中国文化还有它的优秀子孙吗?或者说,它的优秀子孙只能在民间。

    的确,如果按不同政治取向的文化主体分,民间文化可以分为愚民文化和暴民文化,或者可以加入一个介于其中的隐士文化;如果按文化主体的政治态度分,传统文化可以分为暴露文化和歌颂文化,前者根植于民间疾苦,后者倾向于官家好恶。我想,有一种文化主体值得赞扬,他们也许是隐士中的少数为民请命的志士仁人,他们也许是精英中饱含感激之情的知恩图报者,他们也许是劳苦大众的自强自立而不依附的人,他们是理性的自觉者善念的践行者,他们的鼓与呼真正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自我统治而不是假人民之名行一己之私的胡作非为。

    四、任何文化都不会一无是处

    其实,一个时代、一部分人的文化并不是纯粹的,它们来源于这个复杂缤纷的世界,因而沾染了或者吸收了各种文化的杂质。无论是中国文化的优秀子孙,还是不肖子孙,它们都不会十全十美,因此也不会一无是处。

    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种传统,无论它多么地不合时宜,或者缺乏理性深度,但它也是我们这个地域的人群被证明是有效和可行的精神主宰。它以零散、圆韧和普遍的形式蕴藏在生其养其并取用于其的自然领地和繁盛不衰的我们之中,上至宗教、政治,下至生活习俗,大到思想体系,小到格调情趣,远可追至祖先,近可随意出入个人的五官七窍、言谈举止,与经验、教训、得失和废存浑然一体。它流淌于文字底下(如:四书五经)、散布在街景市集之中,历经千万年磨砺、适择从而恒固、传延至今的思维模式。

    文化的演进和传承是不断地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择善而从。也许,这才是历史进步的辩证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485376.html

上一篇:怀念我文革期间的老师
下一篇:超市中秋:深入骨髓的特权意识
收藏 IP: 113.91.137.*| 热度|

3 李小文 武夷山 张启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