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佛教四大名山游记——五台山

已有 4556 次阅读 2010-3-11 08:37 |个人分类:人在旅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旅游, 佛教, 五台山

   20067月,我和姚昌绶老师一起到太原开“中西医结合编辑工作会议”,会后去了五台山(其间,还游览了绵山和乔家大院)。遗憾的是,在游览过程中遭遇暴雨和雷电,穿着雨衣还将衣服弄了个透湿,幸亏没有感冒。

   五台山位于山西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花园、印度鹿菩提伽拘尸那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传说五台最早是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史籍记载,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摄摩竺法来到。永平十一年,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舍利,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获得建寺的权利。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汉明帝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南北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孝文帝对灵鹫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孺童文殊。从此以后,凡到五台山朝拜的人,都要到五个台顶寺庙里礼拜,叫做朝台。此时,五台山之名已在北齐史籍中大量出现。

   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因为李唐王朝起兵而有天下,视五台山为“祖宗植德之所”。在起兵就对佛教许下大愿,如果当上皇帝,一定大弘三宝。武德二年(619)李渊便在京师集聚高僧,立十大德,管理僧尼事务。唐太宗即位后,重兴译经事业,使波罗颇迦罗蜜多罗主持,又度僧三千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九年(635),太宗下诏曰:“五台山者,文殊必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切宜祗畏。”“是年,台山建十刹,度增数百。”

   武则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非常重视佛教的作用。长寿二年(693),名僧菩提流志等呈上新译《宝雨经》,称菩萨现女身,为武则天上台大造舆论。证圣元年(695),武后命菩提流志和实叉难陀重新翻译《华严》。圣历二年(699)译毕。新译《华严经》说:“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长安二年(702),武则天自称“神游五顶(清凉五台山的五大高峰)”,敕命重建五台山的代表寺院清凉寺。竣工后,命大德感法师为清凉寺住持,并封其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主掌京国僧尼事。”

   大多数到过五台山的人,通常只是到了以五台县台怀镇为中心的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寺院群。而真正意义上的五台山实际上是指五台县的五座相互连接环绕、挺拔秀丽的山峰。它们分别是: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和中台翠岩峰。由于五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因此除了一些虔诚的佛教徒能够登临五峰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外,很少有人能够到达五台。也是由于台怀镇寺院群分布在五座山峰之间,因此,人们通常就把到过台怀镇视为去过五台山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301838.html

上一篇:佛教四大名山游记——普陀山
下一篇: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分期论治的辨证模式研究
收藏 IP: 120.237.99.*| 热度|

2 李学宽 许文婕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