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格非的出生地(箭头所指)。现已经拆除。
幼年失母的杨格非得到了父亲,姑姑和家人无微不至地照顾。斯旺西当时还没有正规学校,杨格非的全部教育就是星期天随家人礼拜时教堂为小孩们准备的主日学校。杨格非的天赋在幼年就表现出来。他能整段地背诵经文,在两位资深长者仔细观察后,他在八岁时就被接受为埃比尼泽教会的正式成员并得到了两位长者的培养。
他随姑姑一起,作为唯一特许的男性参加了每周一次的妈妈祈祷会,并要求像妈妈们一样站起来发言。少年杨格非第一次站在大家面前,只说出了一句话,然后脑子就一片空白地呆在那里,他恨不得钻进地里。
妈妈们都过来围着他,一起重复他说的那句话,并鼓励他下次会做得更好。果然杨格非再出现在妈妈祈祷会上时,就可以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并很快就成了一个小讲员。
主日学校来了一位新老师,威廉姆.瑞思。瑞思老师学识渊博,循循善诱,很快成了杨格非心目中的英雄。瑞思教导杨格非如何思考,而且鼓励他大段地背诵圣经。当时教区牧师是威尔士著名教士托马斯.戴维斯。他并不像其他牧师那样照读经文,而是常常让杨格非到讲台上去背诵一段《诗篇》或者其它章节。特别是在晚礼拜时,杨格非站在讲坛上,面对满教堂的男女老幼一字不漏地背诵戴维斯牧师要求的经文,给信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认为那是最为兴奋和令人鼓舞的锻炼。
杨格非12岁时,瑞思老师推荐他到离斯旺西20英里的盎赫文煤矿的一家大杂货店做店员。店主约翰.威廉姆斯夫妇拥有盎赫文的一个铁矿、煤矿和冶炼高炉。这个杂货店提供矿区和工厂雇员的日常所需。因为杨格非聪明能干,做事极其认真,店主人非常喜爱他,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盎赫文小镇(摄于2013年,夏志道)
两年后14岁的杨格非开始在盎赫文社区传道,被称为威尔士的少年传教士。邻村阿尔特文的一个牧师听了他的讲道,极力推崇他抽一个周日到阿尔特文礼拜堂去演讲一次。经再三劝说,杨格非终于同意了。
演讲那天杨格非提前半小时到达阿尔特文的礼拜堂,看到那里的长者、执事和信众都聚齐了。杨格非自我介绍说他就是杨格非。这些人都吃惊地看着这个又矮又瘦、戴着无边便帽、穿着过时西服和打着非神职人员领带的少年,脸上充满了失望,认为这简直是在开玩笑。他们决定绝不能让杨格非演讲,而安排他独自坐在一个角落。
眼看演讲时间就要到了,在这尴尬时刻,一个杨格非认识的牧师走了进来,执事们好像见到救星,立即要求这个牧师代替杨格非演讲。但是这个牧师说他不是来演讲的,而是专门来听杨格非演讲的,无论如何要让杨格非讲。而执事们认为无论如何不能让杨格非演讲,最多让杨格非做一个开场白。双方争执不下,这时候杨格非站起来说,我非常乐意只做一个开场白。执事只好同意了。
杨格非走上讲坛,心中经受着苦痛而呼唤着神的力量,他读了一段经文和一首赞美诗,然后带领大家祈祷。早在他结束祈祷之前,大家的心已经被深深地打动,那里俨然成为了庄严的圣地。执事们赶紧走上讲坛,请求杨格非继续完成整个演讲。但是杨格非拒绝了。他说我已经做了你们要求我做的事情,所以我可以离开了。这时邀请他的牧师也走过来给他道歉,说你是我们邀请过来的讲员,请按照你最初答应的完成这个演讲。
杨格非回到讲坛,他觉得自己的灵魂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带领大家继续读经、唱赞美诗和祈祷。听众们仿佛一团被点燃的烈火,完全融入了杨格非的演讲。结束时所有的听众都站起来和杨格非一起祈祷。大家的态度彻底转变了,执事们额外多付了杨格非演讲的费用,并邀请他定期来讲道。
杨格非当年讲道的阿尔特文礼拜堂,建于1831年(摄于2013年,夏志道)
杨格非16岁时已经远近闻名,但是他觉得自己太年轻,而且没有接受更高的教育和培训,因此非常希望能有机会上神学院。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板威廉姆斯先生。威廉姆斯说我们的商店非常需要你,只要你许诺不离开,我马上安排你做这个店子的总经理。
杨格非的牧师朋友们对神学院也有偏见。他们对杨格非说,“你天生是一个演讲者,你的声音如同音乐般动听,你能深深打动威尔士人民的心,你为什么要去神学院?那里只会毁掉你。让那些枯燥无味的人去读神学院吧,我们需要你留在这里。”
但是杨格非决心已定。1848年底他辞去了盎赫文的工作回到家里准备考神学院。当时埃比尼泽教堂的牧师艾利佳.雅各布得知杨格非希望考神学院,就为他专门安排了辅导课程。他的决定也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他的生活费和学费都由父亲承担。
看上去一切都十分顺利。但是1849年 8月的一天,他的父亲感染了霍乱,他亲眼看着他的父亲早晨发病,晚上十点就撒手而去。少年时代被霍乱夺走双亲,这撕心裂肺的经历在他的生命中是不可磨灭的记忆。
父亲的去世使得杨格非失去了经济支持,他的信心也崩塌了,这个世界对他太不公平。他后来写到:“This was a dreadful blow to me, all my hopes and the prospects were, to all appearance, blighted(这对我来说是可怕的打击,我所有的希望和前景都破灭了)”。(待续)
杨格非父母的墓碑。因教堂扩建墓地移除而保存于埃比尼泽教堂内。(摄于2012,夏志道)
参考文献
R. Wardlaw Thompson. Griffith John, the Story of fifty years in China. The Religious Tract Society. London, 1906
Griffith John (1831-1912). Griffith John Foundation. Swansea, 2016
欢迎推送,转载请联系:zhidao.xia@qq.com
修改于 2021年03月21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