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赵中振:麻黄——中西良药各千秋

已有 116 次阅读 2024-7-11 08:07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2024年07月09日 13:29 北京

图片

埃及出土的数千年前的木乃伊旁边就有麻黄,麻黄被视为不朽之物。作为中药,麻黄在临床使用上变化多样,奥妙无穷。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悠久的麻黄应用历史,麻黄和麻黄碱在中西药物当中都有自己的定位,应用各有千秋。

药典三麻黄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临床上都在用麻黄。麻黄的有效化学成分之一麻黄碱(Ephedrine)是常用西药。但在中医看来,麻黄是一味地地道道的中药,能发汗、平喘、利水,主要用来治疗外感风寒、咳喘和水肿。麻黄是中药还是西药,最终取决于使用者和用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包括原药材、饮片与成方制剂,都是中药。

麻黄来源于麻黄科多种植物的干燥草质茎。《中国药典》收录为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及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ge.,这三种麻黄都作为中药麻黄的法定植物来源。

中国北方好多地方都出产麻黄,有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地。但麻黄用量很大,长期以来还是供不应求,上述三种原植物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麻黄属(Ephedra)植物全世界有4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美洲及欧洲东南部、非洲北部的干旱荒漠地区。我国麻黄属植物共有12种,其中以草麻黄为主。

关于麻黄的命名缘由,历代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麻黄味麻色黄,故名麻黄。李时珍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一般麻黄药材青色的居多。

“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奇。”麻黄为中药六陈之一,“陈”的意思是存放时间越久,质量会越好,久放的麻黄颜色由青转黄。若尝一点麻黄,能感觉到舌尖上麻麻的。

我在宁夏、新疆的麻黄产地都采过麻黄,麻黄的花是黄色的,有红色的假种皮,看起来好似果实一样。

多数人对“味麻色黄,故称麻黄”这一观点还是较为认可的。

麻黄汤

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麻黄的记载。《伤寒论》中记载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药方就是麻黄汤,麻黄汤组方用药十分严谨,君臣佐使分明,被奉为中药复方的经典。麻黄又被誉为治疗伤寒的第一药。

麻黄的主要成分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化学结构上和麻黄碱是一对旋光异构体,就像人的左右手,长得一模一样,但方向是不同的。

麻黄的来源有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草麻黄是当前中国药用麻黄商品中的主流品种,它的整体生物碱含量较高,发汗作用比较强;中麻黄中伪麻黄碱含量高,止咳效果比较好。在制备不同功效的中成药时,使用哪种来源的麻黄原料是需要考虑的。

陈克恢与麻黄碱

麻黄属植物含有生物碱、挥发油和黄酮等有效成分。

在日本,只要是研究医药的人,无论西医还是汉方医,一说起麻黄,没有不知道的。

1887年,日本学者长井长义第一次从麻黄中提取出了主要有效成分麻黄碱,名震一时,他成为日本现代药学的奠基人,后来日本药学会会馆也以他的名字命名。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逐步研究清楚麻黄碱的化学结构,并进行了人工合成。

1923年,我国学者陈克恢和美国学者合作,开始研究包括麻黄在内的一些中药。他们也从麻黄中分离出了麻黄碱,并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发现了麻黄碱的临床价值:预防和缓解支气管哮喘发作,解除鼻黏膜充血和水肿等。在国际医学领域,陈克恢的大名如雷贯耳。

麻黄碱还具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在中国,麻黄与麻黄碱分别按中药和化学药管理。这样管理麻黄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麻黄碱可以合成违禁药品去氧麻黄碱。

国际上,一些国家也有相关管理办法。在美国,麻黄碱作为药品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统一管理。美国曾经一度流行用含有麻黄碱的膳食补充剂来控制体重,或作为兴奋剂来提高运动成绩。

2003年2月,美国职业棒球投手史蒂夫·贝齐勒,在服用了含有麻黄碱的营养补充剂后猝死。这件事立即引起美国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于是FDA发出禁令,把2004年4月12日定为含有麻黄碱类减肥补充剂销售的最后期限。这个消息公布后,很多人以为中药麻黄在美国也被禁用了。

针对此情形,时任美国中医药专业学会会长的李永明博士挺身而出,开始了与FDA的直接对话。李永明和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医药学者一致认为应当向FDA解释清楚中药的独特性,应该把滥用膳食补充剂的行为与正常使用中药区别对待。经过反复交涉,美国FDA最后明确澄清:此禁令不适用于中草药。

在古代,麻黄的运用非常讲究,诸家医书中均提到用麻黄时要去掉茎上的节,即小节间相连的部分。《本草纲目》也记载了麻黄用于发汗时必须去节。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收藏的一批中国古代中药标本中亦有麻黄。那时的麻黄都是一小段一小段去过节的。

明代的《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中有一幅炮制麻黄图。图中一个小药工在用一把大剪子一段一段地剪麻黄,把节去掉。现代的实验研究也表明,麻黄碱主要集中在髓部,而麻黄的节髓部不发达,仅含有少量的麻黄碱,药用价值不大,可以按杂质去除。

《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供皇家用药参考,图画非常讲究。我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看到的实物标本,更加使我相信这些讲究不只存在于图画上,历史上实际使用的中药就是这样做的。

麻黄根

麻黄地下的根及根茎亦可入药,中药名为麻黄根。麻黄根的功效为固表敛汗,和麻黄发汗的功效完全相反。

我曾经遇到一位患者出汗很多,拿着方子来抓药。当时药房抓药的新手看到麻黄根,想当然地以为是麻黄,差点就抓错了。幸好我及时发现并提醒了他的错误,不然后果很严重。

中医里有一首止汗的名方牡蛎散,其中牡蛎粉和麻黄根同用,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本草纲目》记载了这样一首方:用一个布袋子将麻黄根、牡蛎粉、粟粉(即谷子小米研磨的细粉)装好即可,晚上睡觉流汗过多时,可以外扑。这种用法像今天的爽身粉、痱子粉一样,可以吸收汗液和止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41806.html

上一篇:[转载]葛均波:中西结合多元互补共筑护“心”长城【西医大家话中医·院士高端访谈⑨】
下一篇:[转载]2023国家科技奖:揭示中药配伍有效性安全性内在规律及科学实质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1 1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