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2024年度中医药(医学科学十处)项目指南与学科代码

已有 2112 次阅读 2024-5-26 18:51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一、项目指南

医学科学十处以传承中医药精华、创新中医药理论、突出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宗旨,主要资助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基础研究。

1.中医学(H31)

主要资助范围包括:①中医基础理论:脏腑、气血津液、体质、病因病机、证候基础、治则治法、中医方剂学、中医诊断学;②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口腔科学、中医肿瘤学、中医老年病学、中医养生与康复学;③针灸推拿:腧穴与经络、中医针灸学、推拿按摩学;④民族医学;⑤中医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2.中药学(H32)

主要资助范围包括:①中药药物学:中药资源、中药鉴定、中药药效物质、中药质量评价、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药性理论;②中药药理学:中药神经精神药理、中药心脑血管药理、中药抗肿瘤药理、中药内分泌与代谢药理、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中药代谢与药物动力学、中药毒理;③民族药学;④中药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3.中西医结合(H33)

主要资助范围包括:①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②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③中西医结合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近年来,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领域获资助项目的特点表现为:①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立足临床疗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讨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规律和中医药整合调节作用,开展深入的基础研究;②利用现代科学前沿理论、方法与技术,不断创新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将中医药基础研究与相关新兴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思路进行有机的结合,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③重视中医及民族医学治疗某些功能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等的临床基础研究,以探明临床疗效机制。

本科学处支持在中医药学基础理论指导下,立足于中医药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深入探索其现代科学内涵的研究,同时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的规范合理使用,以促进中医药基础理论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重点支持以下方面的研究:藏象理论(脏腑功能),治未病理论和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经典方剂配伍规律及功效物质基础,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研究,中医药治疗确有疗效的优势病种及其关键环节的基础,符合中医临床特点的疗效评价方法学,经穴特异性、腧穴配伍规律与针刺手法,针灸、推拿、康复等非药物疗法防治疾病的基础;基于古代文献和临床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方法学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重大、难治、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基础理论、诊疗规律及作用机理,中西药联用的基础理论;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及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中药鉴定方法与原理,中药质量评价方法及其原理,中药炮制原理,中药制剂原理及体现整体功效的新型给药系统,中药药性,中药功效物质,中药体内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中药药理作用及机制,中药性、理与毒-效相关性;民族医药;中医药研究的创新性技术与方法等。本科学处鼓励体现中医药临床优势、阐释中医药原创理论和独有概念的现代科学内涵的研究;鼓励开展有确切临床疗效的针灸治疗机理连续、深入的研究;鼓励围绕经典方剂的复杂体系,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研究其药效物质基础、配伍原理和作用机制的创新性研究;鼓励跨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多元前沿技术与方法,阐释中药传统功效的药效物质基础及科学内涵;鼓励探索有临床实践优势的重大、难治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全面、系统解析。

本科学处不资助无中医药研究内容的项目,单纯的现代医学研究项目,请在医学相关学科(H01~H30)申请;天然药物研究项目,请在药物学(H34)或药理学(H35)申请;中药资源研究应体现中药材的特有属性,如中药材生产过程的产量、品质相关特性,开展中药资源保护、生产和新资源研究,不支持非药用植物、非药用动物、非药用矿物的资源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和中药药理学研究须说明与中药功效的相关性或对中药学科发展的学术价值;少数民族药学研究应写明与少数民族医药理论或传统用药原则的相关性;不资助非自然科学属性的中医药研究项目。研究中药复方或针灸穴位的项目,应在申请书中介绍处方组成或相关穴位,如不便在申请书中介绍,应通过保密信函直接寄给本科学处,并在申请书中予以说明。不符合以上要求的申请将不予资助。

二、学科代码(见附表)

附表  中医药项目的学科代码

H31中医学

H3101脏腑气血津液体质

H3102病因病机

H3103证候基础

H3104治则治法

H3105中医方剂学

H3106中医诊断学

H3107经络与腧穴

H3108中医内科学

H3109中医外科学

H3110中医骨伤科学

H3111中医妇科学

H3112中医儿科学

H3113中医眼科学

H3114中医耳鼻喉与口腔

H3115中医肿瘤学

H3116中医老年病学

H3117中医养生与康复学

H3118中医针灸学

H3119推拿按摩学

H3120民族医学

H3121中医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H32中药学

H3201中药资源

H3202中药鉴定

H3203中药药效物质

H3204中药质量评价

H3205中药炮制

H3206中药制剂

H3207中药药性理论

H3208中药神经精神药理

H3209中药心脑血管药理

H3210中药抗肿瘤药理

H3211中药内分泌及代谢药理

H3212中药抗炎与免疫药理

H3213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

H3214中药消化与呼吸药理

H3215中药泌尿与生殖药理

H3216中药药代动力学

H3217中药毒理

H3218民族药学

H3219中药学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H33中西医结合

H3301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

H3302中酉医结合临床基础

H3303中西医结合研究新技术和新方法

资料来源: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1342/info85473.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5695.html

上一篇:[转载]吕秀齐:与“癌王”抗争
下一篇:[转载]2024年医学科学部项目指南与学科代码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