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金栋:《医林改错》为何“越改越错”?

已有 368 次阅读 2024-5-23 16:16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读中医经典《素问》《灵枢》《难经》《脉经》《中藏经》《甲乙经》及历代医学书籍则会发现,中医脏腑的名称,虽源于古代粗浅的解剖知识,但论述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时,多数并非以“解剖”论述之,乃以“天人相应”之整体观、附会阴阳五行四时化去推演,即“中医不重解剖重关系”(现代河北名中医曹东义先生语)。然临床是否如此,则全然不顾!因其推演的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不准确!故清代医家王清任认为“医林”之尊《素问》《灵枢》《难经》等“前人所著医书”而言脏腑解剖及生理病理,是错误的。

王清任说:“因前人所著医书,脏腑错误……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尝阅古人脏腑论及所绘之图,立言处处自相矛盾……余尝有更正之心,而无脏腑可见。自恨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医林改错·医林改错脏腑记叙》)为此王清任偷偷地去刑场、坟冢解剖死尸,得到了第一手的实证解剖,以自己“解剖”尸体所见亲绘改正脏腑图,并论脏腑之生理病理,著书立说,取名《医林改错》,以纠“医林”前人著书脏腑解剖之错。实际上,以现代医学解剖而言脏腑的生理病理,《医林改错》则又与之不符,从而被诟病为“越改越错”!

又,其《医林改错》虽“越改越错”,然而其所创制的几个“逐瘀汤”方剂,临床效果很好,颇得同道称赞。此是否可以说明传统中医的脏腑理论并非完全能指导临床实践?!

那么,传统中医就没有脏腑解剖吗?当然有。

据医学史料,传统中医“解剖”一词,始见于中医经典《灵枢·经水第十二》篇,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在正史中记载有解剖者,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九·王莽传》,说:“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据相关学者考证,《灵枢》《难经》中一些五脏六腑的形态、数据等,则源于此次王莽举行的粗浅解剖知识,然而没有具体图像、或图谱留下来。

而汉末三国神医华佗则擅长外科解剖刳割术,正史则有记载。魏晋·陈寿《三国志·华佗传》说:“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 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矣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故有外科鼻祖之称,惜其著作或焚毁、或散佚,然后世仍有托名《中藏经》《内照图》的。

要之,以现代医学解剖而言脏腑的生理病理,《医林改错》则又与之不符,从而被诟病为“越改越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35312.html

上一篇:亲爱的父亲,这是您80年前见到的陪都吗?
下一篇:金栋:中医学第一部解剖图谱——宋·吴简《欧希范五脏图》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2 武夷山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1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