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日下午,我们在火车站附近吃了襄阳特色——牛肉面,随后赶往随州。
下午4点,李姓侄孙女婿准时在火车站等候,带我们去看望几十年没见的恒心哥。83岁的恒心哥虽然满头白发,但仍然能够骑电动摩托穿行街区,风流不减当年。没想到,能干的嫂夫人做了一大桌家乡名菜,把人带回当年。妻说,家里的这一席菜,是整个行程中最好的美味,无论是材质还是烹饪。遗憾的是,只顾聊天、吃菜,既没有留下曾经的美味,也没有留下与他们的合影。
饭后,乘上侄孙女婿的九座车直奔广水,住进了萍妹附近的酒店。第二天上午,我们沿着工新街、沙河前往父母的墓地。又是一年,清明过后,春暖花开,祭拜在有限的年代;两位老人,远在天堂,俯视着人间的沧桑。
返回的时候,经过1972-1978年挥洒过青春岁月“水泥制品厂”,留下几张照片来寄托对似水光阴的留念(见图片)。
又一个下午,终结了十一天的奔波,在两位妹夫的护送下,我们在孝感北登上返深的列车......
1 1978年,我们家迎来了三大喜事,包括自己建造的这两间房子;另两件是父亲平反和我考上大学。旅途中,同学还在回忆1979年春节前,他与女朋友(今天的同行者)一起,在半夜一两点敲开大门,住进了这所房子。那是我们上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而他是第一次和女朋友一起回家乡过年(由于车票紧张,选择从广水转马坪的行程)。
2
3
4 曾经的沙河,长满了青草
5
6 水泥管仍然堆放在货场
7 油菜花已经变成了油菜籽
8
9
10
11 1978年离开的时候,厂房还没有延伸到河对岸
12 连结两岸的桥
13
14 离开后一段时间,盖起的办公楼
15 当年,小二姐盖的气势恢宏的楼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