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23-12-27 20:00 发表于湖北
2023年12月27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晓萌女士等一行专程从北京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吴阶平医学奖获得者桂希恩教授进行现场颁奖。桂希恩教授将吴阶平医学奖获奖奖金50万元直接全部捐赠给公益慈善基金,用于开展希望之友、医学生下基层、医学人文教育基金等医学公益活动。
桂希恩教授现年86岁,祖籍湖北武汉,是我国著名的传染病学专家,曾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湖北省艾滋病临床培训指导中心名誉主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首席顾问。1960年,自武汉医学院毕业后,桂希恩志愿赴青海省从事地方病防治及临床医疗工作,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发现了某些地区“粗脖子病”流行的病因,通过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扎根基层16年后,1976年他返回武汉,到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工作。因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上做出了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曾被评选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图片来源: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公号
桂希恩:一位人民医学家的严谨、良知和大爱
01 一位创下数个“第一”的医学家
——上世纪80年代,桂希恩深入湖北血吸虫病疫区开创综合防治工程,使得当地血吸虫病的感染率由30%降到4%以下,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指引了一个方向。
湖北省是全国闻名的血吸虫重疫区,血吸虫病对人民健康威胁较大、严重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从80年代开始,桂希恩将该病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为解除血吸虫病人的痛苦,他多方筹措研究经费,进行全面的疫情普查,足迹遍及江陵县、阳新县、钟祥县的村村寨寨、沟沟坎坎。通过在湖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江陵县滩桥区建立防治研究基地,进行试点、推行健康教育、灭螺、扩大化疗、粪便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他硬是在3年内把这个村的血吸虫发病率由30%降到4%以内,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桂希恩带领医学生到湖北农村进行血吸虫防治宣传
他的研究课题《血吸虫病乙肝表面抗原间接血凝假阳性反映的研究》《血吸虫与脾免疫的研究》《血吸虫病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也分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同时他还将这些血吸虫疫区办成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连续十年带领大学生到江陵县等血吸虫重疫区开展调查和防治工作,向村民宣传疾病的防治知识。每年暑假,与桂希恩到疫区去是每个湖北医科大学实践队员的梦想。在疫区,桂希恩那深入浅出的现场教学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让学生们为之赞叹。
桂希恩爱“较真”,无论是对医学科学,还是为人处事,他都永葆一个“真”字, 尤其涉及到扶助和治疗病人的钱,桂希恩就更较真了。
1997年夏天,桂希恩照常来到某村,他看到当地的唯一一个水塔坏了,村民生活用水都在有钉螺(血吸虫的传媒)的河中,桂希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得知当地政府缺乏维修经费,桂希恩主动提出拿出自己的个人一万元存款来修复水塔。一年以后,他再次来到该村,看到损坏的水塔依旧如故,村民怨声载道,在与村干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桂希恩回到武汉愤而向医院纪委投诉,希望能够通过组织将钱落到实处。此事这才为人所知晓。疫区的群众称他是毛主席派来的好医生,当地镇干部说:“群众含泪接送桂希恩的场面令人感动,这在当今是很少见的场面。”
——他第一个建立了我国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治疗的新方法。
80年代流行性出血热在湖北省广泛流行,发病人数多年持续居全国首位。桂希恩主持了中美合作项目“利巴韦林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研究”,他带领医疗队深入到重疫区钟祥县指导治疗和实施临床试验,圆满完成了该合作项目,翻开了流行性出血热抗病毒治疗的新篇章。病毒唑双盲随机对照静脉滴注对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的研究,建立了流行性出血热病原治疗的新方法,缩短了病程、减轻病症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受到了中美两国政府的奖励。
——他首次证实湖北存在组织胞浆菌病,发现了湖北第一例马内菲青霉菌病。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北省部分地区陆续报道“黑热病”发生,部分病人不治而亡。桂希恩教授多次深入发病地区开展科学调查,最终确定所谓“黑热病”其实是一种罕见的组织胞浆菌感染,从而避免了临床误诊。
事情起源于一个从湖北去新疆打工被诊断患有骨髓炎的年轻人,这位年轻人多次治疗不见效果,后遇到了桂希恩,桂希恩研究了患者的骨髓穿刺片,并按黑热病给予治疗,最终,患者痊愈。
从那时起,武汉多家医院以及沙市、宜昌等地的医院陆续报道有近20例黑热病。桂希恩据此撰写出《湖北省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的回顾及展望》,于1997年发表在国内医学杂志上。
文章发表后,桂希恩有一次与上海的管立人教授交流,觉察到论文中提到的部分黑热病有可能是误诊。于是,严谨认真的桂希恩走访了湖北省10家接诊过“黑热病”患者的医院,取得标本,并到南京进行真菌培养核查,最终确认,论文中涉及的真正的黑热病人只有一例,其余十几人都是误诊。这些患者得的其实是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这是一种国内文献罕见报道的疾病,和黑热病症状非常相似。
正确的诊断让患者获益,患者陆续痊愈出院。其间,桂希恩还遭遇了“小护士赶走大专家”的尴尬。原来,一位在荆州某医院被诊断为黑热病的患者,久治无效,病情持续恶化。桂希恩从省疾控知道情况后,怀疑这位患者是被误诊的,特意赶到该医院想查看一下。“我从武汉来,因为我犯过错误,诊断黑热病有诊断对的,也有诊断错的,我愿意跟你们一起来看这个病人,一起来讨论。”桂希恩的诚意换来的却是拒绝:“我们诊断这个黑热病,百分之百有把握。”医院不但不予配合,还让病房一年轻护士“赶走”了这位从省里来的老教授。后来,这名患者转到了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南医院),被桂希恩确诊为播散型组织包浆菌病,治愈出院。过了15年,患者还专门到医院感谢桂希恩。
桂希恩救治的组织胞浆菌感染患者出院15年后专程来院看望他
但让桂希恩感到不安的是,仍有部分被误诊为黑热病的患者,因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去世。对于自己曾经犯下的这一错误,桂希恩从不遮掩,反而多次向学生们自我“曝光”,也是希望后来者引以为戒。他说:“对医生来说,可能只是误诊一个病例,对病人来说,可能是一条生命。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许多医生都有自我保护能力,不是把自己的过失说得有理有据,就是把那些不快记忆迅速一笔勾销,而我却做不到这一点。我会永远牢记这些失败的教训,无法把它们忘掉。”这是器官移植之父托马斯·斯达泽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桂希恩铭记在心。
为了纠正自己的错误,2000年1月28日,桂希恩整理了相关材料,向曾经发表《湖北省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的回顾及展望》的杂志编辑部去信,承认了黑热病患者数字有误,并“向贵刊及读者表示歉意,为挽回影响,建议发表我们这个检讨的信。”令桂希恩感到遗憾的是,杂志社并没有刊发此信。2007年2月,桂希恩和管立人教授合作,就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等相关问题撰文发表在《中国寄生虫与寄生虫病杂志》上。通过桂希恩等人的培训,此后,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的误诊已非常少。
——他是我国第一个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专家,为实验亲身注射干扰素,并首批将大剂量干扰素应用于乙肝治疗。
从1985年到1987年,桂希恩连续3年都在钟祥做出血热防治工作,一去就是3个月;1986年底,他在当地开展病毒唑治疗出血热的临床实验,因为要过年了,同去的人各自回家,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既当化验员,又当医生,完成了80多位病人的诊治。
1985年,为了提高出血热的治疗效果,桂希恩从美国带回了基因工程干扰素,这种干扰素是1000万单位一支的,此前,国内并无此种药物的使用经验。作为我国第一个使用基因工程干扰素的专家,在为病人注射之前,为更好的把握药物的作用,桂希恩将第一针扎在自己身上,结果高烧40度。为了探索、为了追求,桂希恩就是这样把生命置之度外。
——他是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
秉着一个医生的良知和高度的责任心,桂希恩冲破层层阻力,成为了中国艾滋病高发区的最早发现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桂希恩怀着传染科医生的直觉和职业敏感,自带检测设备到艾滋病高发区村庄为村民采集血样,为生病的村民带去药品。凭着顽强毅力和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他不畏艰险、不辞辛劳,数十次到艾滋病高发区进行调查研究,为患者送医送药,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
因为他的奔走呼吁,因为他的宣传号召,引起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对艾滋病的高度重视,唤醒了老百姓对艾滋病的认识,从对艾滋病人的恐惧、歧视到关心艾滋病、认识艾滋病、关爱艾滋病人。他为中国人民所了解,更为世界同行所敬佩。2004年2月28日,瑞士银行家马丁·哥顿先生来到湖北省武汉市,将2003年度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了桂希恩,奖励他在艾滋病防治领域所做的开创性工作。2004年5月29日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记者也对这位处事低调、充满睿智的教授进行了专访。
图为桂希恩在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现场
除对艾滋病病人诊断治疗外,桂希恩对艾滋病防治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过。母婴和家庭内传播是桂希恩近年来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接触到的60对夫妻中,只有6对双方感染,这说明性行为传染艾滋病,但也说明单配偶婚内性行为的传染率相当低。”
美国艾滋病防治专家何大一与桂希恩联手实施的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项目,从2005年6月开始投入专项资金,在湖北、河北、山西的19个艾滋病高发区建立母婴阻断项目办公室。经抗病毒治疗、人工喂养等阻断措施,母婴传播率从阻断前的38.2%下降到5%以下,且无1名孕妇死亡。桂希恩在调查中还发现,儿童因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其潜伏期要短于经血液感染,而生育对HIV阳性孕妇的健康没有太大影响。
由于在关爱艾滋病妇女和儿童方面所作的贡献,桂希恩被授予2006年(第五届)中国内藤国际育儿奖。该奖项是1997年10月由中国和日本创设的荣誉甚高的国际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为妇女儿童健康和幸福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他清贫而充实,温和而坚定。仁者的责任让他知难而上。他让温暖传递,他让爱心汇聚,直到更多的人向弱者张开双臂,直到角落里的人们看到春天。他不惧怕死亡,因为他对生命有博大的爱。”这是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对桂希恩的评价。
02 一位治学严谨、永恒探索、执着追求的科研工作者和师者
桂希恩作为一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和优秀的教师,工作认真和治学严谨是他的一贯作风,“可能”、“大概”、“好像”这类含糊不清的词在具体工作中是绝对不允许的,要是不清楚,查证所有的资料也要弄个水落石出。无论是自己的还是研究生的文章,他都会反复修改。从文章的结构、数据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到词句的使用等等,有时研究生们会因为查一个数据,忙了半天,费时费力而时有抱怨。但桂希恩经常对他们说,发表论文应该让读它的人有所收获,文章主题应该新颖,数据准确,结论清晰,观点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要有条理,用词恰当。渐渐地学生们发现桂希恩的这种作风让他们受益匪浅,也明白了一篇好文章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1988年桂希恩开始招收研究生,20多名研究生的培养,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学生们也把他叫作“最难对付的老师”。他多次带领研究生到艾滋病高发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带领学生深入疫区采集血样,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而为了学生的安全,每次采集血样都由他一人亲自完成。多年来,他带领学生不断探索,执着追寻“真理”,对艾滋病的混合感染、艾滋病的母婴传播、儿童艾滋病、艾滋病的家庭内传播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发区,且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庚型肝炎病毒(HGV)的传播途径与艾滋病病毒(HIV)相似。桂希恩在研究中发现,在艾滋病的高发区HIV感染者常全并HCV、HGV感染;HIV合并HCV和/或HGV感染者可能干扰乙肝表面抗原(HBsAg)合成;合并HGV感染的HIV携带者无症状期延长,发病死亡延迟,提示HGV可能对感染者体内的HIV病毒复制和免疫破坏具有干扰作用。经过分析这几种病毒重叠感染时的相互影响,对今后制定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武汉大学,桂希恩是学生们崇拜的对象,他风趣幽默、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深深吸引了学生,往往下课铃声响了,学生们还围着他问这问那,久久不愿他离开。在本科生教学中,桂希恩非常注重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他是学校最早使用幻灯机、开展多媒体教学的老师,通过尸体解剖进行传染病直观教学在学校是绝无仅有的。为了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他将艾滋病患者带进课堂,并且将每一年自己到疫区调查的病例和材料与学生分享。
他连续10年带领本科生到湖北的血吸虫疫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跑遍了湖北的20多个县,很多时间是在“三九”“三伏”天的寒暑假。农村生活条件差,寒冬酷暑天更是难耐,但他与学生们同吃同住;在与居民联欢中,平易近人的桂希恩还欢快地跳起俄罗斯舞蹈。
他常对学生说:“不到农村一线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的。是农民给了我们粮食,也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我能用知识去帮助他们这是我一生的安慰。”
后来,桂希恩又带领学生们奔赴艾滋病高发区开展“红丝带”行动,为艾滋病人送医送药,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们被桂希恩对待病人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态度深深感染,实践队员们说:“和桂希恩到疫区进行社会实践是对自己心灵的净化和升华,桂希恩用他的人格魅力感化了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近30年来,他为本科生的教学投入了大量的心血,正是将传染病的调查研究与临床教学相结合,将教学与育人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教学科研课题《传染病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如今,他的学生已遍布天下。在桂希恩教授的教诲和影响下,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成为人民健康的守护神。鉴于他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2004年9月教育部授予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同时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他的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医学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03 一位心怀怜悯与大爱的慈善家
——他资助了无数的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孤儿,顶住压力,四处奔走,争取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援助、支持。
作为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名普通的传染科医生,桂希恩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以一颗坚毅的心向艾滋病瘟神宣战,向愚昧无知开战。
最初的5年,为了艾滋病患者他牺牲了所有休息时间,资助了无数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孤儿,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四处奔走,争取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援助、支持,为艾滋病病人捐款捐药。
桂教授亲自搬运药品前往火车站
在发现中国艾滋病高发区后的近10年间,桂希恩常利用节假日乘长途汽车去那里调查。播放幻灯,发放药品,碰上生活困难的患者,他还要资助几百元。每次去河南,患者的检查费、来往的路费都是自己掏腰包,他住二三十元的旅馆,吃便宜的饭菜……
2004年8月,桂希恩第二次来到新疆的伊犁州,他见到了麦尔丹——一个6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麦尔丹的父亲因艾滋病去世,患病的母亲带着小麦尔丹艰难生活。懂事的小麦尔丹对桂希恩说:“爷爷,我有病,你给我药吃,我要治病。”看着漂亮可爱的孩子,桂希恩的心在颤抖。“孩子太无辜了,虽然现在还没有给儿童吃的药,但治总比不治好。”离开时,桂希恩把身上的钱留给了麦尔丹母子。回到武汉后他按照麦尔丹的年龄、身高、体重,把成人用的药细心地切开、包好,寄到了伊犁。
像麦尔丹这样的艾滋病致孤儿童还有很多。桂希恩在呼吁政府和社会关注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同时,也倾自己所有来帮助这些孩子。
湖北十堰至陕西漫川关高速公路是湖北省第四个世界银行贷款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此前在亚洲一些国家的公路项目建设中,发现建筑工人中有不少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于是世界银行拿出专项资金,对参与高速公路建设的工人进行艾滋病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桂希恩作为该项目的承担者,带着17名青年学生志愿者,沿着项目建设的路线,对施工工人的人数、施工点的社区数量以及娱乐场所、医疗诊所和其他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布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
桂希恩的出色工作受到了世界银行官员的高度赞扬。当2004年2月,欧洲银行家马丁·哥顿将2003年度艾滋病预防的国际最高奖“贝利·马丁奖”颁给桂希恩时,桂希恩当场宣布,将5000美元奖金全部捐献给艾滋病防治工作。然而,桂希恩夫妇却一直过着俭朴的生活:陈旧的家具和电器,没有装修过的水泥地和门窗,连电灯的开关都还是拉绳的……
对桂希恩来说,艾滋病病人是他的病人,也是他的朋友。病人们信任他,愿意向他求助,也愿意向他吐露心声。
2001年5月,为了证明艾滋病在正常的生活接触中不会传染,让艾滋病患者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的尊严,桂希恩征得家人的同意,毅然将来武汉治疗的5位艾滋病病人接到家中同吃同住了5天。桂希恩带他们游东湖,逛长江大桥,和他们同桌吃饭,为他们夹菜,让他们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样。那浓浓的情意永远留在了文楼村人的心里。
2001年5月桂教授将五位艾滋病病人接到家中,同吃同住了五天
2004年8月,全省艾滋病防治骨干培训班开学,桂希恩给来自全省的学员以及到场的领导和记者,上了特殊的第一课:请大家吃艾滋病人种的西瓜。这些西瓜是大冶一位艾滋病人种的,今年获得大丰收,桂希恩听说西瓜卖不出去,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回300多斤。8月17日当天,桂希恩让人把西瓜端进了培训班的课堂。他诚恳地对大家说:“这西瓜很甜,我带头吃,请你们也尝一尝。”课堂里响起一片吃西瓜的喀嚓喀嚓声。看着大家吃得带劲,这个一贯严肃的老人笑了。他是在用行动告诉那些艾滋病人,得了艾滋病仍然可以自食其力,他是在用行动告诉其他的人,不要歧视艾滋病人,他所做的一切浸透了对艾滋病人无尽的爱。
每一位到武汉的艾滋病人都得到过桂希恩的帮助。2003年底,随州的二名艾滋病儿童来中南医院找桂希恩治病,儿童的全身状况很差,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按就近治疗原则,他立即与当地疾控部门联系。可当病人打电话说当地领不到药时,桂希恩再也放不下心来,他即刻自费买来治疗药物,亲自送到这个儿童家里。
为了帮助因贫困而面临失学的艾滋病儿童,桂希恩自掏腰包承担了多名儿童的学费,让他们走进课堂,并经常写信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仅在2015到2021年间,桂希恩向贫困感染者捐款10人次;向阳新、安陆、广水等地的小学捐款,帮助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合计9万元;向武汉大学、武汉市红十字会、艾滋病防治协会等社会团体捐款30余万元,共计捐款44万余元。
——“希望之友”教育基金进入湖北的引路人。
香港希望之友教育基金会1993年正式筹组,成员主要是现役或退休的香港警务人员,也有来自社会不同行业的精英。基金会秉持“为教育作出无偿的奉献”的信念,长期关注和帮助偏远山区和面对贫苦问题的儿童青少年,改善他们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经香港大学陈志伟博士牵线,“希望之友”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通过桂希恩了解到湖北有不少因艾滋病失去至亲的孤儿以及贫困艾滋病家庭子女读书有困难。经过洽谈和筹备,2009年9月,希望之友教育基金会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正式设立“爱心助学金”,14年来,共捐款622万余元。慈善组织 Women of Wuhan 2008年以來共捐款159万余元 。目前累计毕业学生466人次,其中研究生8人,正在资助的学生66人。
除香港希望之友教育基金会,桂希恩还联系贝利·马丁基金会及武汉市外籍爱心人士等多个慈善团体。他每年组织多次艾滋孤儿和艾滋病家庭的青少年活动,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2014年,桂希恩在夏令营和孩子们谈心
桂希恩教授曾动情地说:“帮助学生并不求回报,只希望他们学知识、学做人、将来回报社会,并希望与他们成为长期的朋友。”
为给贫困家庭募集学费,76岁高龄的桂希恩还曾步行7公里。
2014年4月,为艾滋病贫困家庭子女筹集学费,香港“希望之友”基金会发起了步行活动,从江滩武汉关大门,步行至长江二桥,全程约7公里。桂希恩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坚持和30多名基金会成员一起完成步行。教授兴致很高,起初为香港朋友介绍江滩景色,笑容满面,但很快话题就转到“艾滋病”上,他收起笑容,面色变得沉重。等走到目的地,已经过去2个小时。76岁的桂希恩站定之后,气喘地有些急。有人问他:“您走得累吗?”他笑着说:“不累。”但他随即补充:“还是有一点累,毕竟之前没有这样走过。”桂希恩介绍,湖北省有数百名艾滋孤儿及艾滋病家庭子女,由于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其中不少人放弃了在中学或大学的学习机会。这也是他为孩子们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一点“小事”吧!
桂希恩的善良与不求回报的大爱,给了孩子们无穷的力量。
一名新学期即将读高三的受助孤儿,曾在给桂希恩的信中写道:“感谢社会大家庭给我们不断的经济帮助和巨大温暖,让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美好希望,觉得人与人之间不管是相识的、陌生的,身边的、天边的,都有一份真诚与关爱在链接着,有时我还真的感谢挫折,它像一块真金,赐予我一颗永远感恩的心,好好地学习,好好地做人,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做一个有用之人,回报天下所有的好心人。”
作为医生
他胸怀祖国、心系人民
救死扶伤、扶危济困
早已超越小医疗疾的局限
他用大医精诚的仁厚胸襟
为苦难中的灵魂注入光明的力量
作为学者
他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勇于自我批判 精益求精 执着探寻
秉承医学家精神 踏实奋斗
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
作为教师
他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以深厚的学识、高尚的人格引领风气
将知识分子的良知
注入一代代年轻的血液里
他的高尚医德、治学态度、人格魅力
令人敬佩
他把自己全部的温柔与爱倾注给了患者
他把满腔的热忱奉献给了事业
他用严谨、良知和大爱
谱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本文内容综合《健康报》《武汉大学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武汉晚报》武汉大学新闻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