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长江日报》(2023年11月16日 第11版)
故乡湖北广水市前些天的一个上午,聂华苓文学馆开馆仪式在新建的生态文化园隆重举行。当今时代,许多县市纷纷建立彰显本土名人的文化场所,但聂华苓文学馆颇让人瞩目。
聂华苓,美籍华人作家。几十年来,她的《桑青与桃红》《三生三世》《失去的金铃子》等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接连在中国出版或再版;其散文《亲爱的爸爸妈妈》被录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课本,也是我们进入新时期之初的事情。
很多读者在网上查询聂华苓的资料,都说她出生于武汉,几十年前曾有研究者找我帮他寻访汉口的刘家祺路,说那条小街是聂华苓的出生地。也有研究专家认为,她出生在宜昌三斗坪。这里是三峡的门户,建有雄伟的三峡大坝,今天说来无人不知,当年却是偏远山区,但那里有她姥姥家。她在武汉读书成长,直到她考入重庆的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母亲带着他们一家,被溃坝的潮水席卷到台湾。她在台湾因为参与刊物编辑工作而遭政治迫害,随后移居美国,和丈夫保罗·安格尔共同创办了影响世界文坛的“国际写作计划”。
这个文学组织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它邀请了丁玲、艾青、萧乾等人赴美写作交流,打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窗口。
在开馆仪式会场的巨型背景屏幕上,王蒙、莫言、迟子建等几位作家依次发表视频致辞,随后是亲临现场的作家毕飞宇登台致辞,这些重量级的作家都曾参与过“国际写作计划”,都对聂华苓老师极为熟悉,都对她的创作成就和文学贡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诚其喜,一个个溢于言表。
至今,这个跨国文学组织邀请了150多个国家的1400多名作家来到爱荷华边交流边创作,都长达月余或数月,如此庞大的开支主要来自民间募集。毕飞宇说,他想起老太太总是不失时机地向人募捐的情景时,都会倍加感动。莫言说他当时没打算接受邀请,但对方说一切费用都为他筹集齐全,他被感动了。
有人由聂华苓夫妇想到我们清代的武训,一个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进学堂念书,一个是为了推进世界文学的繁荣,是呵,这对来自东西方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伉俪,更是“文学的武训”“世界的武训”。他们为文学作出的这种贡献感动了世界。
宜昌、武汉、台湾、爱荷华,生活于乱世的聂华苓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但她始终深爱着故国,深爱着故土。定居美国之后,她和丈夫一起将《毛泽东诗词》译成英文,她创作的《千山外、水长流》和《沈从文评传》等作品,都是中国题材,可见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今日广水市原为应山县,聂华苓之于应山,颇似曹禺之于潜江。湖北潜江市早已建起了颇具规模的曹禺纪念馆,但潜江只是他父辈生活过的地方,曹禺一生没有踏上过潜江的土地。而聂华苓,据说只是在襁褓中被父亲带回过老家一次,她没有丝毫记忆。
我的老家在县城之西大约八公里的乡下,聂家所处的乡村叫聂家店,坐落在县城往西更远的地方,在我们乡人看来,那里是更加偏远的乡村。我入伍之后,全省乡级行政区划重组,我老家和聂店被划为同一个乡镇,可我至今没去过那里,也不知道那里为何出了这样的名门大户。
由政府投入建设这么一座文学馆,是需要文化眼光的。值得庆幸的是,家乡政府这些年愈来愈重视文化建设,办起文化事业来也是大手笔,兴建大型文化公园,开发《静夜思》诞生地等,起点都很高。这里还不得不说到“文化义工”杨建忠,他本是一个退休干部,一直默默地收集研究聂华苓及本地的文史资料,联络海外和国内各地的作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做了无法计量的工作,为聂华苓文学馆的建立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杨建忠矢志不渝的努力,得到了王蒙等人士的鼎力支持,几年前王蒙主动题写了馆名。
那天,出席仪式的许多人都深情祝愿大洋彼岸那位清癯睿智的文学老人健康长寿。聂华苓生于1925年,比她晚10年出生的许多老人已经以其高龄告别人世,还有很多比她年龄更小的人也作古了,但她仍健在。这样的生命长度,不但堪称人瑞,更是文学之幸。
我想,那个时刻,她应该是坐在爱荷华城的窗台前,神情宁静慈祥,依然透着百折不回的坚毅。她眺望着她的故国,眺望着桐柏山之南的小城广水市,这里秋高气爽,人们集聚在文学馆门前的广场上,披红挂彩,像过节一样。
她未能亲临现场,但这个时刻,是对她倾其毕生精力致力于文学事业的一种告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