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梦拾宜昌——美籍女作家聂华苓回乡记

已有 2278 次阅读 2023-10-10 17:59 |个人分类:谈情说爱|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1.jpg

  聂华苓(左)与弟弟聂华桐(右)在宜昌县秋千坪找到妈妈的故友(中)后愉快地合影留念。 项经才

2.jpg

应本报记者要求,聂华苓欣然挥毫题字。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记得故乡,虽然这是游子的职分。但是无论如何游子的还乡对故乡母亲来说总是非常高兴的事,特别是当这游子已经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人。

美籍女作家聂华苓是宜昌的女儿,她生在宜昌,十三岁时在宜昌县三斗坪住过一年,现在她却是一位有国际影响的人士了。她一九四九年离开大陆去台湾,以后又移居美国,成为美国爱荷华大学教授。目前她和丈夫安格尔——美国当代著名诗人主持美国的“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国的作家赴美写作。近年来我国作家王蒙、张贤亮、冯骥才等相继应邀前往写作。文革后她已四次回国,以社会活动家的风度在我国学术界、创作界留下了形象。她的舞台是广阔的,然而,在她的心里却留有宜昌的位置。

六月三日,她和小弟弟聂华桐一起来到宜昌,第二天便上了宜昌县三斗坪。那里是她妈妈的娘家。下车后,姐弟俩来到三斗坪镇老街,找到了他们原来住过的房子。

车又开到秋千坪,聂华苓不顾自己有腰疼的老毛病,爬很高的山路来到旧居前。她找到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婆婆,问她:

“您还记得孙大姑吗?”

“孙大姑?记得,记得。”

她一时非常感动,眼圈马上红了,眼泪慢慢注满眼盯。“孙大姑”就是她的妈妈,三斗坪的姑娘。

弟弟聂华桐现在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主持的研究所的研究员。他说他最爱的是这个姐姐,她象妈妈一样带他长大。现在置身于童年生活过的地方,他倍感姐姐的亲切。

五日,我们陪同聂华苓姐弟参观葛洲坝。她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但还是那么年轻,穿红色的“V”形衫,下着黑裙,很有精神。在车上,和蔼可亲的聂大姐扭过头来,向我们细诉着她的经历。一九三八年她在三斗坪度过了一年。一九三九年,她上恩施读中学。“中学毕业后,和两位女同学搭乘一辆炭车往四川去,那时身无分文,蓬头垢面,在街上啃着干硬的馒头……”

尽管只有一年,三斗坪却给她留下难忘的印象。她告诉我们,她的小说《失去的金玲子》中金玲子的青少年时代就生活在三斗坪。那里的民风乡俗现在还没有变多少,但是其他的变化很多。

她又讲起四次回国的印象。她说:“回国四次,一次比一次印象好。人们之间互相很亲热,能够自由交换看法,不象在美国。”她指了指身旁的弟弟说:“我们感情最好,却也是一个西方,一个东方,相距遥远,难得相聚。”

她聚精会神地看了葛洲坝工程模型,看了纪录片《长江截流》,乘车在大坝上观着了工程全貌,还兴致勃勃地和弟弟在汹涌的二江泄洪闸前留影,脸上一直洋溢着兴奋的神情。

在车往回转的时候,她对我们说:“我不懂这些工程的科学,他懂,”她拍了拍身旁的弟弟,“但是看到这一切,我的确非常高兴。”

“那么,您不在宜昌多呆些时候吗?”

“不行了,新加坡一个‘国际作家周’要我六月二十日到会,已经限死了。在国内也还有一些活动。这次到宜昌,是我提出要到故地仔细看一看,才安排出来的。”

她是一个大忙人,满世界的跑。但是她没有忘记故乡,而且还在帮助发展祖国的文化事业,这已经使我们够满足了。

资料来源:宜昌报,1986年6月7日;本报记者 曹轩宁 肖高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405434.html

上一篇:[转载]杨观虎:靶向治疗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针药结合
下一篇:[转载]王东岳:逻辑崩溃如何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收藏 IP: 120.231.24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