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波克拉底提出有一种女性的精神失常是因为长期性压抑,子宫在体内游走所致,将之命名为Hysteria,意为“子宫病”。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将其直接音译为“歇斯底里”,得益于文学作品的传播,歇斯底里早已成为广为人知的舶来词,通常用于形容精神受到刺激引起的情绪过度激动状态。但解放后在医学领域,将Hysteria则译成“癔症”。《康熙字典·广韵》的解释是:癔,心意病也。这个翻译相较于“歇斯底里”要生动贴切多了。
癔症是精神科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疾病,其内涵也经历了多次重大的改变。从病名就可知,最早这是一种女性特有的疾病。根据性压抑学说,罗马的盖伦,伊斯兰的阿维森纳等著名医生都提出,医生或丈夫对病人的进行按摩,通过获得性高潮来治疗癔症。后来还有人发明了专门的治疗仪——振动棒替代手动按摩,不料这仪器今天竟然发展成了成人的情趣用品。
直到19世纪后期,人们才开始放弃子宫游走假说,法国著名的神经科医生让·马丁·沙可提出“创伤性癔症”学说,强调创伤事件在癔症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癔症的临床表现也变得越来越丰富,除了情绪容易爆发,精神突发性错乱之外,还常见失眠、头痛、心慌、心悸、厌食、腹胀、精神萎靡不振等各种躯体症状。癔症也不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加入了癔症的行列。
不论癔症的临床表现多么丰富多彩,但都必须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是每次发病都与心理受到刺激或长期的心情压抑有关,其二是都不存在可检测到的躯体损害。尤其是第二条与神经症特征十分吻合。因此,到了20世纪,癔症与神经症联姻,成为了神经症家族的一个类型。
20世纪心理学对癔症的研究发现癔症病人大多病前就有明显的人格特征,将其归纳为以下四点:
1. 表演性强。癔症性格者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好表演,喜欢装腔作势,以引人注意,被认为天才的表演家。癔症型人格也被称为“表演型人格”。
2. 暗示性高。所谓暗示性是指无意识受外部信息影响的心理特性。任何人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暗示性。癔症型人格的暗示性通常比较高,听风就是雨,人家感冒,他就咳嗽。他们喜欢幻想,常把想象当成现实。
3. 情感鲜明。这类人情感丰富而热烈,常常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易走极端,要么亲密无间,穿一条裤子嫌大。要么嫉恶如仇,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他们对于轻微的刺激,也可能大惊小怪,反应过度,给人肤浅、甚至无病呻吟的印象。
4. 自我中心。这类人特别在意别人的关注和夸奖,喜欢别人围着他转,只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会换位思考。以为这个世界就是因为他而存在的。
癔症人格不是病,普通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些心理特征。但心理学的研究和表达方式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印象,至少让人觉得癔症人格是一种负性的人格形象。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方式来描述癔症人格,首先要换一个名称,姑且将其命名为“英雄型人格”。他们热情大方,善于表达,有感染力,情感鲜明,敢爱敢恨,行动果敢,这种人格魅力常常使他们成为群体的领袖人物。
随着现代精神医学的发展,需要对每一种精神疾病做出清晰的描述性定义。由于癔症的特殊性,给神经症的定义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因为除了没有可证实躯体损害这一共性之外,癔症和神经症都是那么格格不入,例如,神经症没有精神病性症状,没有意识障碍,但癔症却可以有。再如神经症病人能区分主观体验与外在现实,深深为疾病所苦,有较强的求治动力,而癔症病人却不一定能区分主观体验与外在现实,也不一定为疾病感到痛苦,所以也不一定有求治动力。所以,在神经症的定义中总是不得不将癔症另列出来作特别说明。使得癔症在神经症家族中显得十分另类,格格不入。且癔症一词带有贬义色彩,常被滥用、误用,故ICD-10(精神障碍国际分类学,2010年)和DSM-Ⅲ(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分册,1980年)取消了这一术语,以转换性障碍和分离性障碍取代之。
我国的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001年)保留了癔症名称,但将其从原来的神经症中分出来,单列为一个疾病单元。神经症与癔症不到一个世纪的联姻彻底破裂。
现代精神医学认为癔症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根据临床表现癔症分为分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两大类。
分离障碍是指病人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的一类精神障碍。主要包括:分离性遗忘(突然不能回忆起重要的个人经历);分离性漫游(表现为突然的、非计划内的旅行,伴有个体身份的遗忘);情感暴发(发作性情感失控,时哭时笑,可出现意识范围狭窄,毁物,伤人);假性痴呆(突发、可逆的呆傻幼稚表现);双重和多重人格(忽然间身份改变,变成另外的个体,或“鬼神附体”);精神病状态(出现短暂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分离性木僵(精神创伤之后或为创伤体验所触发,不语、不动,长时间维持固定的姿势)。
转换障碍是指在精神刺激引起情绪反应后出现躯体症状,然后情绪反应减轻或消失的一类精神障碍。主要包括:运动障碍(表现为动作减少,增多或异常运动,瘫痪,缄默,失音等);痉挛障碍(常于情绪激动或受到暗示时突然发生晕厥,类似癫痫的抽搐大发作;各种奇特的肌张力紊乱、肌无力、舞蹈样动作等);功能性感觉失常(突发可逆的耳聋,失明、管状视野,局部皮肤感觉过敏或缺失)等。
癔症如同变色龙一般,可以模仿各种疾病的表现,有“模仿大师”之称,因此误诊率很高,临床医生已经较少使用这个诊断。但在社会层面上,有几种特别的癔症形式仍需引起特别关注,如流行性癔症(即癔症的集体发作,爆发性流行)。还有涉及工伤、交通事故赔偿,以及与职业功能力相关的表现,如舞蹈演员临演时下肢运动不能,教师走上讲台时失音等。
癔症的治疗主要是使用镇静,抗焦虑和抗精神病药进行对症处理。癔症即使不治疗,自我缓解率也很高。病人本人常常没有很强的求治愿望,倒是病人的家人们更加关心怎样避免其发作。预防工作很多超出了医学的范畴,恕不在对赘述,仅和读者分享一个来自同行案例。
M医生收治了一位女性癔症病人,容貌姣好。病人出院后便和M医生恋爱了,不久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若干年后聊天谈起此事,有同事问M医生:“你不怕她发病吗?”M医生颇自信地答道:“不怕。结婚后不久她发作过一次。自己把衣服脱了,又哭又笑地闹个不停。当时我把她关到门外,让她在楼道里冻了半夜,直到她安静下来才让她进屋。仅那一次,以后她再也没有发作过。”这是一个30多年前的故事,M医生的做法今天看来肯定是不可取的。但他“成功经验”的背后或许还能给现在的治疗一点启迪。癔症的治疗有时像教育一个顽皮的小孩,家长必须要有足够的威严,否则“教育”只是一种奢望。在医患关系中如何把握恰当的“权威”尺度,则是一个医生需要修炼的“道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