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探析

已有 3619 次阅读 2023-5-4 08:07 |个人分类:探讨幸福|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李文戈. 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探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99-104

摘 要:幸福观是人们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反映,往往会有个体差异。在俄罗斯人的传统思想里,幸福往往与家庭紧密相连。幸福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至于列夫·托尔斯泰幸福观的成因则离不开社会环境、宗教思想和爱情生活的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幸福观的演变在《家庭幸福》、《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三部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

俄罗斯独特的传统、历史、文化等因素对俄罗斯人幸福观的建立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也需要先在俄罗斯文化中探寻答案。

一、俄罗斯文化中的幸福观

在俄罗斯人的传统思想里,幸福往往与家庭紧密相连[1]。在他们的心里,家庭被当作心灵的栖息地和灵魂的圣殿,家庭对于俄罗斯人而言是一个神圣的结合,是每个想要获得幸福的人最终的归属,也是每个人生命中至关重要的生命成分,家庭的结合以及家庭的和睦状况都对一个人的幸福有着重要的影响。俄语中有许多反映家庭和睦能给人幸福感的民间俗谚。

在俄罗斯文化中,幸福除了和家庭状况相关,一个人的运气好坏也是影响别人判断他是否幸福的因素。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人们对大地母亲和自然一直有向往之情,加上东正教的影响,俄罗斯人对上帝怀有敬意,因此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命运的安排、运气深信不疑。俄罗斯人认为幸运的人就是幸福的,一个人幸福程度的深浅可以根据他运气的好坏来判断,被幸运眷顾的人就是大家眼中的幸福者。

对俄罗斯人来说爱情是十分美好和享受的,追逐爱情并且获得爱情的人会因此而产生幸福的感觉。俄罗斯人对于爱情的追逐是狂热的,甚至为了所爱的人可以牺牲自己,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自己一个人的快乐不能算作幸福,只有让爱的人如愿以偿才能因此获得真正的幸福。人们获得爱情时,随之而来的是幸福快乐的感觉,当失去这段感情时会觉得痛苦不堪[2]。例如:

(1)Кто кого любит,тогда и счастье дает.

爱一个人的同时就会给予他幸福。

(2)Где любовь,там и счастье.

有爱的地方就是幸福的所在。

对于俄罗斯人而言,爱情不但能够带人走出阴霾,使人忘却伤痛和痛苦,还能够把人引领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那就是把爱人的一切当成自己追求的目标,为此可以做出自我牺牲,这样才是真正的幸福。

幸福在俄罗斯文化里是容易变化和不易掌控的,并不是呼之即来招之即去。没有人可以像拿来一件物品一样获取幸福,因为感觉不是物质的有形存在,所以在获取幸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用心去体会才能感受到它的珍贵。例如:

(3)Счастье не конь,хомута не наденешь.

幸福不是马儿,不能套上缰绳。

(4)Счастье не перепелка,решетом ненакроешь.

幸福不是鹌鹑,无法扣在网里。

此外,幸福和不幸似乎总是相互伴随着出现,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处于幸福之中,只有经历了不幸才更能体会幸福的来之不易,更能加倍珍惜所拥有的幸福。受东正教苦难观的影响,俄罗斯文化中的幸福观被赋予了新的解释,承受苦难和不幸是上帝对平凡人的生命考验,可以帮助人们完成自我救赎和心灵洗礼,而且遭受苦难的人会受到上帝的祝福。

二、列夫·托尔斯泰幸福观及其成因

幸福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反映,往往会有个体差异。因为幸福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和一成不变的,它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宗教思想和爱情生活三个方面探究列夫·托尔斯泰幸福观的成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纵观历史,人类的幸福观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探究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必须结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去分析。此外,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也会随着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并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表现。

19 世纪中期,俄国还有许多农奴,他们因为多种原因不能自由,在地主的土地上受到剥削,生活在极端痛苦和贫困的环境里。列夫·托尔斯泰虽然是贵族的一员,但却厌恶贵族的残忍自私,对农奴的地位充满同情,于是在自己的庄园里尝试改变现状。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改革很快就失败了。然而,列夫·托尔斯泰在改革过程中体会到劳动人民的生活艰辛,感受到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对劳苦大众产生了深切的理解和同情。此时,他心中认为真正的幸福是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这种幸福观在《家庭幸福》(1858-1859)中多次得到诠释。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新旧交替的俄国社会在资本主义的冲击下风雨摇曳,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宗法制婚姻家庭是家族与家族的结合,在这样的婚姻中个人的意愿和情感变得无足轻重,取而代之的是家族的利益。而资产阶级渴望追求自由、抒发个性并且捍卫自己个人幸福的观念不断撼动着传统宗法制家庭的根基。受其影响,列夫·托尔斯泰呼吁人们要勇敢地追求真爱,并且对家长制安排的不幸婚姻给予严厉批判。他认为只有追随自己内心的感觉,才能感受到爱情的幸福,夫妻结合的根本是彼此的情感,而不是家族使命和利益。列夫·托尔斯泰的这一幸福观在作品中表露无遗,他曾利用手中有力的笔触塑造了一个情感真诚、高贵典雅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

19 世纪末期,俄国社会矛盾加剧,人民对腐朽统治的不满情绪愈加强烈,革命活动不断。在这一背景下,列夫·托尔斯泰并没有置身事外,而是参与革命活动并访问监狱、法庭和教会等,这些经历为其写作提供了有力的素材(《复活》就有相关场景的叙述),也促使他的幸福观发生变化。为此,列夫·托尔斯泰开始参加劳动,过农民一样的生活,并从中攫取快乐和精神养分。他认为,参与劳动可以取代懒惰,让自己锻炼的同时更加了解自然,并且能够理解和品味劳动,从内心深处对幸福产生深刻的感悟。

(二)宗教思想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信仰是宗教的核心,几乎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步都有宗教相伴。宗教的影响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是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

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厚宗教传统的国家。生活在宗教文化如此浓厚的社会,列夫·托尔斯泰的许多观点和思想都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尽管年轻时他并没有信教。到了19世纪80年代,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发生激烈的变化。他曾一直宣称自己是一个没有任何信仰的虚无主义者,但在晚期发生了转变,在基督教的信仰里搜寻到了自我精神的栖息地。列夫·托尔斯泰从自己漫长的生命中找寻着记忆的踪迹,他不断思索着生命中的大大小小的问题[3]。生命、宗教、幸福以及人生,此时此刻在这位作家的脑海中不断交汇。幸福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如何能幸福更成为他追寻的目标。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思索在宗教领域中苦苦地探寻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以及如何才能幸福。宗教和生命这两大问题,对列夫·托尔斯泰来说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在他的作品中宗教和生命汇总成同一个问题。列夫·托尔斯泰运用自己极富天赋的语言阐述自己对宗教和人生的看法,不断发表着对上帝、对幸福的观点,他的宗教观与幸福观相互影响[4]。纵观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生和创作,可以发现列夫·托尔斯泰多次借用其作品体现基督教精神,《家庭幸福》、《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一系列作品无不如此,例如《复活》卷首和结尾都摘录了许多《圣经》中的话语,这些句子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并在结构上形成一个紧凑的整体。

列夫·托尔斯泰宣扬应该爱人,爱一切人,坚决反对使用暴力,这与基督教的教义是完全符合的,而且在这种宗教思想的引领下逐渐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其中“博爱”是受到基督教的核心思想“爱人”的影响;“道德的自我完善”受到的是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影响;“勿以暴力抗恶”则是与福音书宣扬的道理相近。《路加福音》第 6章“论爱仇敌”中说:“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①由此可以看出,列夫·托尔斯泰对幸福具有了深一层次的认识,他认为,人要获得幸福,应该摒弃人性中的利己主义思想。人应该要爱身边所有的人,并且在道德上持续不断地完善自我,反思自己不论是表现出来的还是藏在心里的问题,然后通过持之以恒的反省和改进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用暴力手段来蛮横粗暴的对待事情。这种幸福观在作品《复活》中有所反映,列夫·托尔斯泰在该书中对男主人公的评价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人。一种是明辨是非和有良知的人,这种人能够理解他人,也不会因为满足私欲而破坏他人的幸福;另一种是兽性的和毫无同情心的人,不但把自己的利益和欲望最大化,更会为了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而毫不在乎牺牲周围人的幸福。在列夫·托尔斯泰看来,要在道德上完善自己,就一定要抛弃利己主义,投身到利他主义中来。一个只为自己存在的人,是不会在乎他人感受的,甚至为了自己不惜牺牲他人利益[5]。这种人不明白生命的真谛,更没有对道德的正确认识。他们能感受到的快乐是物质的、肤浅的,那么所获得的幸福就不是真正的幸福。

(三)爱情生活的影响

追求什么样的爱情、什么样的生活本身就是幸福观的反映。因为幸福观本身是一种观念,而人的观念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对幸福观的研究本身就是探究一个人如何做出他自己认为会获得幸福的选择。当人们进入恋爱的年纪并且选择开始一段感情生活后,他就不再是一个人存在,生活的许多事情都将变成两个人共同的参与。这种新的爱情生活一定不同于独身生活,不但我们日常的生活轨迹会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我们对幸福的看法也会随之有了全新的定义。因为每个人怀着自己对幸福的认识来寻觅爱情并且步入感情生活,然后在这段感情生活中不断把自己的观点和现实的实践相比较,来否定和肯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和认识,从而形成新的幸福观。因此,爱情生活对人的幸福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列夫·托尔斯泰在塑造主人公时常常以爱情为线索,而在现实生活中,列夫·托尔斯泰是自己人生这本书的主角,研究他的幸福观就必须了解他的爱情生活。在恋爱之前,列夫·托尔斯泰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不论身体的健康状况还是精神状况都不尽人意。但情况似乎在突然之间发生了转变,列夫·托尔斯泰和美丽单纯的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别尔斯恋爱了,并于三年后(1862年)结了婚。列夫·托尔斯泰根据自己与索菲娅结婚前后的事实构思出作品《家庭幸福》。此外,列夫·托尔斯泰与索菲娅的婚礼场景和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描写列文和基蒂成婚的情景非常相似,因为这个场面的构思雏形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自己的婚礼,而索菲娅充当了《安娜·卡列尼娜》中基蒂的原型。沉浸在爱情中的列夫·托尔斯泰一心期盼着甜蜜的生活,他也一直坚信追求真爱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但是当他们真正开始走上生活道路时,列夫·托尔斯泰与索菲娅才发现美好的设想和现实之间有了许多差距。列夫·托尔斯泰在当时的俄国是公认的优秀作家,精神觉悟超出常人,在这一点他与妻子拉开了距离,并且在性格上难免有些孤傲,不轻易与人谈论思想和心声,包括对自己的妻子。列夫·托尔斯泰还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思想里觉得女人在许多事情方面都不擅长也做不好,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他和妻子之间缺乏交流,随之矛盾与隔阂也就不断加深。

列夫·托尔斯泰已经不再是热恋中的热血青年,两人逐渐加深的隔阂使之感觉婚姻类似绳索,把他和索菲娅绑在一起,感情变得越来越像枷锁。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以及婚姻,并且在以往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幸福,列夫·托尔斯泰发现:如果想要获得幸福,除了要有爱情,两个人还要相互理解,更要不断沟通和交流,达到精神上的和谐。真正影响感情的不是年龄上的差距,而是对待事物完全持有的不同看法,导致拉大心灵的距离。真正成熟的并且长久的幸福不是突如其来的情感冲击,而是能历经漫长生活和岁月考验的稳定情感。基于此,在列夫·托尔斯泰后期的作品中对女主人公的塑造不再只注重姣好面容的描绘,还要有美好的心灵。《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和基蒂幸福的夫妻关系,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向往的完美家庭。

三、列夫·托尔斯泰幸福观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本文立足于三部小说,顺序安排则遵循作家写作和截稿的时间,旨在进一步感受他在不同人生阶段对幸福的认识和观念的变化。

(一)《家庭幸福》中的幸福观

《家庭幸福》(1858-1859)是一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以女主人公玛丽亚自述的口吻讲述了一对相爱的男女跨越年龄的差距组建家庭的故事。小说中多次描绘真挚的爱情让两个人获得从未有过的甜蜜幸福,这种幸福并没有因为年龄上的差距而受到阻碍,但婚后玛丽亚沉迷各种社交场所,从迷失自我再到清醒后回归家庭重获幸福的经历传达出列夫·托尔斯泰想要表达的幸福观点。

结合列夫·托尔斯泰现实生活中同索菲娅的感情经历,就不难理解这部作品想要表达的幸福观:真正的爱情并不在乎年龄上的差距,只有跨越障碍勇敢追求真爱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列夫·托尔斯泰在书中多次对这种跨越年龄的真爱进行了描写,对女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刻画达到了极致。“我一直非常喜欢他的这种心情,我管它叫做“狂喜”。他就好像一个逃学的小学生似的,他的整个人从头到脚,都流露出了一种满足的、幸福的和孩子般的淘气的神情。”[6]99

真爱是不分年龄的,两个相爱的人在彼此眼中都是可爱的,没有年龄差别的概念。此时,男主人公谢尔盖·米哈伊雷奇在玛丽亚眼中完全像一个欢乐的孩子,一个因为逃学而欢快到不行的学生,他全身上下举手投足在玛丽亚看来都散发着幸福的感觉,这是爱情作用的结果。

然而,年龄上的差距让年轻的玛丽亚越来越不满足于婚后平淡的乡村生活,在她的要求下丈夫陪同她去上流社会的圈子里参加舞会,初入社交圈子的玛丽亚因为淳朴清新的美丽而受到大家的追捧,直到一位更加年轻貌美的女子取代了她的地位。玛丽亚所经历的一切使她日渐成熟,她明白,人生幸福的真正含义并不在于他人对自己美丽外表的赞美,那些都是表面的寒暄客套,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感情。回归家庭后,玛丽亚开始快速适应日常平淡的生活,曾经那些珍贵的、朴素且纯真的感情让玛丽亚感动,她不但和从前一样爱着谢尔盖,也爱他们的孩子,这时候的家才是一个幸福的家。玛丽亚认为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也是完全不同的幸福,因为每个人都彼此相爱,家庭里面和睦而且温馨。“从那天起,我和我丈夫的恋爱关系结束了;旧的感情变成了一种宝贵的、不能反复的回忆,而爱我的孩子们和爱他们的父亲的这种全新的感情,却给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幸福生活打下了基础,而且这种幸福生活一直持续到了现在。”[6]174

这种幸福的家庭观念也是列夫·托尔斯泰借手中之笔向读者所传达的,而且也是作者本身期待和向往的理想家庭生活,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承担的家庭责任,把自己的时间、精力、精神和感情合理地投入到家庭里面,为增加彼此的幸福和快乐而努力才能称作是真正的家庭幸福。

(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幸福观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 19 世纪 70 年代复杂多样且动荡不安的俄罗斯社会生活中。书中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条涉及安娜、渥伦斯基和卡列宁三个人,反映了他们的思想、文化和道德生活及其社会关系;另外一条线索主要围绕列文和基蒂两个人的情感变化展开,反映了俄国庄园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

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娜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像一只独具风格而又芳香四溢的花,绽放自己的美艳。但她在家长安排的婚姻中从未体会到爱情的滋味,她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对幸福生活、对美好的渴望,这种生活一开始就充满着悲剧性。作家对安娜不幸的婚姻充满理解和同情,并表达出自己的幸福观念——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能获得幸福。幸福家庭需要有男女之间相互真诚的爱恋,而不是表面上井井有条的关系就可以被视为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一书中开篇就开门见山地写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显而易见,关于家庭的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这部小说中,列夫·托尔斯泰塑造了几个各具特点的家庭,每个主人公在作家的设定下都生活在幸福或者不幸的家庭环境里,通过描绘其中主要人物的行为来反映出他们对家庭、责任的态度,从而揭示出列夫·托尔斯泰本人对于家庭责任感和幸福之间联系的观念。

要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男女双方严肃的婚姻意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书中为串联起几个主人公之间关系而发挥重要作用的奥布隆斯基在家庭中就缺乏相应的责任感。

从书中开篇的描写中可知,奥布隆斯基家里全乱套了。他的妻子发现奥布隆斯基和家中曾经的法国女家庭教师之间有混乱关系,她吵闹着不能和他再住在一个屋檐下了。读者一下子就被带入奥布隆斯基家里混乱的状况中。不难看出,作家想要传达的是家庭中没有责任感是很难拥有幸福生活的。

列文和基蒂的婚姻与安娜和卡列宁截然不同,不是出于政治目的和家族利益,而是完全从感情出发、以爱情为基础的。“他的结婚观和他的大多数熟人的完全两样,在那些人看来,结婚只是日常生活中无数事情之一;在列文,这是人生大事,终生的幸福全以它为转移。”[7]通过这一描写,可以清晰看到列文的世界观和婚姻观,更能够反映出列文对于幸福的理解。他所信仰的家庭幸福以真爱为基础,应该是彼此能够相互体谅理解、负责任的一种婚姻生活。列文一贯以能够得到基蒂的爱情并与她一起度过余生为自己最大的幸福。

列文的爱情以及对生命态度都是列夫·托尔斯泰的缩影,并间接反映出作家在这一时期的精神探索。因此,从列文对待家庭和爱情的看法以及他所认可的幸福,完全有理由推断出列夫·托尔斯泰本人的幸福观:幸福家庭的构建应以爱为基础,恋爱和婚姻、家庭和义务应该是统一的,家庭与个人的幸福取决于此。

(三)《复活》中的幸福观

长篇小说《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于 1889-1899 年间完成的,他花费了十年精力创作出这部惊世之作。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俄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的时期,以至于在他的内心世界里对人生和对幸福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复活》这部作品中,列夫·托尔斯泰向人们传达应该爱一切人的思想,包括爱自己的仇敌,他反对使用暴力,提倡自我的心灵完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托尔斯泰主义”,即“道德的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博爱”,这也是作品《复活》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人们不但不应该憎恨仇敌,不能同他们争斗,还要爱他们,帮助并服务于敌人。”[8]264

借助文学的方式,作家通过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来解释自己对宗教和人生的认识,并且阐释了自己对博爱和幸福的解读。他认为,博爱和宽恕是不分对象的,应该毫无怨言地爱别人,对于他人的错误应包容宽恕,对于敌人也不能怀有仇恨的心情,只有真诚的爱和帮助才能化解仇恨。这些思想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但凡是按照这些节律来生活的人,一定能获得最高层次的幸福。

在作者的思想里,博爱和宽恕可以指引人们通向幸福的生活,反之则会受到惩罚,变得不幸。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通过不同的途径分别进行了心灵的洗礼,灵魂得到净化,对人生和幸福有了全新的认识。列夫·托尔斯泰立足于现实生活对人的精神世界进行深刻的探索,详细刻画了人从本性纯良到不断堕落,然后通过自我反思、真诚忏悔或是受到他人高尚情操感染来重新看待人生和幸福。列夫·托尔斯泰以完善人的道德修养和净化人的灵魂为出发点,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幸福观。“在监狱和政治犯相处的日子里,玛丝洛娃同一些新的朋友有了接触,这给她带来了新的乐趣,这种感觉前所未有。”[8]248

在过去混乱的生活里,玛丝洛娃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如此高尚的灵魂,这些人伟大的、崇高的思想带领玛丝洛娃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正直无私的政治犯玛丽亚和西蒙松的感染下,玛丝洛娃重新拾起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她知道并非所有人都是自私自利的,有些人把自己的幸福同老百姓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在列夫·托尔斯泰的观念里,幸福从曾经的对家庭和爱情的联系中,又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每个人都会犯下错误,甚至曾经走到堕落的边缘,但是只要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地悔悟并且改过自新,不断向更好的未来走去,那么每一个净化的灵魂都能重新获得人生的幸福。

结 语

在俄罗斯文化中幸福和家庭的和睦、爱情的甜蜜以及好运气是分不开的,正是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让一个人在疲惫受伤时有了心灵的栖息地,爱情中的亲密让人如沐春风,好运的降临让人欣喜若狂,每一个因素都能让人感受到幸福的快乐。但是不能因为一时的幸福感而忘乎所以,因为此刻的幸福是已经握在手里的,而下一刻的幸福还需要人们去努力追寻。如果对生活中已有的幸福不懂得珍惜和感恩,那么下一刻也许不幸就会到来。

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的漫长时间段里,列夫·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不断随着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除此之外,俄罗斯的宗教文化深厚,宗教的影响深入人心,并且反映在整个民族的性格中,表现在语言文化里。在俄罗斯宗教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列夫·托尔斯泰,他的许多观点和思想自然而然受到了宗教思想的影响。对爱情生活的追求不但是列夫·托尔斯泰幸福观的反映,而且使他对家庭、爱情和幸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家庭幸福》、《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列夫·托尔斯泰幸福观的演变过程:跨越年龄的真爱和家庭幸福、追求爱情和家庭责任、博爱和灵魂净化。

参考文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86704.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和星月(261):惠州植物园-1
下一篇:[转载]幸福观研究概述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