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中医的现代化蜕变(三):民国中医先驱者的思想火花

已有 1902 次阅读 2023-2-18 10:13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青囊志异,2023-01-01 09:35 广东

如今中医界很多耳熟能详的说法,其实多是民国中医思想家阐发的思想观念。这些观念在当时医界大多并非个别的言论,而是已经比较普遍的意识,这体现了近代中医话语体系和学术范式的巨大转型。

01  中医“治人”,重体质;西医“治病”,重病原病灶。

杨则民1933年《内经之哲学的检讨》下篇的四部分内容中,其一就是“体质论”,论述了中外医学的传统体质学说。

祝味菊1944年《伤寒质难》有相当篇幅论西医病源疗法和中医本体疗法之别,说明中医重“治人”西医重“治病”。“中医注意体工之反应,西医从事病原之探索。中医唯知消灭证候,甚少追本穷源,故有寻枝摘叶之讥。西医偏重病原疗法,每多遗忘本体,故有买椟还珠之诮。”“病原疗法仅能适用于狭小之病原;而本体疗法则应用无穷,历万古而不变者也。”

祝氏之本体疗法自然涉及到体质论:“体质之论,为中医精神之所寄。”“吾人固须了解何种疾病,更须了解何种病人。”“一切证候,肇基于体力,解除痛苦,不可治病而忘人。”“治病有对症发药者,证候疗法也;有因人用药者,本体疗法也。”“有病人特效药,更能兼顾体质,则特效药之效力更确,无特效药,而能时时匡扶体力,亦可令正胜邪却,收化逆为顺之功。”

1.png

祝味菊先生

1956年,陈苏生(《伤寒质难》作者之一)在中医研究院举办的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讲课时,曾简要总括自己的学术观点:“一本”“二分”“三辨”“四审”“五段”“八纲”十二字。这是《伤寒质难》思想的发展,其中“三辨”即是辨证、辨病、辨人。

体质之说,古来有之。《内经》有《阴阳二十五人》,但后世似乎不太重视这方面的发展。倒是韩日地区更重视。日本森道伯(1867-1937年)一贯堂的体质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三大类:瘀血证体质、脏毒证体质和解毒证体质。韩国传统医学有李济马(1837-1900年)的四象体质学说(少阴人、太阴人、少阳人、太阳人),权度元1965年又提出了八体质学说(木阳、木阴、土阳、土阴、金阳、金阴、水阳、水阴)。我国现代匡调元人体体质学则将体质分六类(正常质、燥红质、迟冷质、倦晄质、腻滞质、晦涩质);黄煌有药人方人体质说;王琦教授则将中医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

02  疾病是正邪相争之局,治疗是协助自然疗能之势

恽铁樵在《生理新语》(1925年)中就认为利用人体的“救济功能”是中医药之所以能治病的关键。他说“体工于病时起救济功能,此事最有推考之价值,为吾侪治医所不可不知者。”“而针砭、药石、练功,又利用此救济功能以为治病者也,……躯体内所有物皆能起反射作用,皆有救济功能。”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1931年):“在仲景之世,流行性热病当然无特效药品,惟幸人体感染病毒后,必立起反应而产生抗毒力,此种抗毒力,即西医所谓自然疗能,中医古书,则谓之正气,其治疗热病,亦惟凭借此正气,从而利导匡救。……故观察证候,可以测知正气抗病之趋势。于是选用方药,以利导匡救,而达治疗之目的。”

杨则民1933年《内经之哲学的检讨》上篇:“治病之道无他,过者除之,不及益之,病理机转亢进则抑制之,生理机能转减退则扶助之,……此皆旨在使生理之调节机能勿减退或亢进,而恒归于调节也。”其《潜厂医话·阴阳寒热虚实辨》一文,解释证候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现象,医生治疗当利用自然治愈倾向,据病情予以适当的增强或减退而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祝味菊《伤寒质难》(1944年):“一切时感为病,大都正邪相争之局。疾病非是一种物体,乃物体与身体之共同产物也。”“吾治伤寒,着眼正邪相搏之趋势,随时予以匡扶之方,此协助自然之法,固非特效疗法也。”“夫疾病之存在,体工有自然疗能。……所谓五段疗法,不外顺从自然,调整太过与不及,以助长其抗力而愈病也。”“疾病为正邪格斗之行动,医之任务,协正以祛邪也。”祝氏所论居然包括调整人体抗力太过,即“高热”、“炎症风暴”之类,的确见识超前。

祝氏的热病五阶段论,其实在1931年的《伤寒新义》中就有雏形,五段之分皆以人体抵抗力的状况为准。1932年《伤寒方解》也说:“盖仲景大法全在审视病理与自然疗能之趋势是否相合而已。”樊子文《六经之新解释》也有与祝氏五段论类似的观点:“由此以观,则阴阳六经之义,即身体组织之防御机能与反抗机能有六步阶级之谓也。”(《现代中医》1935年3月)

民国中医的这种思想源于何处?我怀疑可能跟西医的传统理论影响有关。民国文化界对西方医学史已经有所了解。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就就说过“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他认为人体会自疗,人体生病时会通过出汗、咳痰、呕吐和流脓等方式来清除、协调、净化那些引起疾病的过盛体液。医生的任务就是为这个自然疗程协助一臂之力。西医或称之为自然疗法。西方这种传统思想,后来还导致了“自限性疾病”一词的产生。

03  整理中医学,方证的规范化是一大关键

恽铁樵先生是中医改良派,倡导中医改良主义,他设想中医“改良之后,一层是诊断方面确有把握,二层是用药方面有标准,三层是循因执果,见角知牛,用推理方法,因甲知乙,因已知测未知,从多数中求得公例。”又曾说“中国医学可贵之处在于验方,而其受人指摘所在,在无标准……”(《铁樵医学月刊》,1935年第1卷第1期,第3页);其《呈中央国医馆意见书(对于改进中医之意见)》也一再强调:“其次改进中医,不在方药本身,在运用方药有真确之标准,此层功夫无止境。”“治病有效力乃为实矣,欲治病有效力,第一层须先识病。”(《病理各论·导言》),其所谓“识病”其实就是中医的“辨证”。恽铁樵先生是中医倡导临床诊断用药规范化的先驱。恽氏所谓的用方药的标准,说得比较含糊,其实主要还是指用传统经典方的方证标准。

3.jpg

恽铁樵先生

陆渊雷先生是中医革新派,其观点与恽铁樵类似,陆氏《伤寒论今释》(1931年):“大论精粹,在于证候方药。”“中医以其病名不统一之故,腐鼠为璞,常令闻者眩惑,余谓整理中医学,当从事于古方主疗之证候,而弃置其病名理论,诚不得已也。”

叶橘泉先生在《中央国医馆成立之刍议》的第二条建议就是“编辑教材。重视辨证论治,尤其是‘方证学’等精华部分。医学、药学均趋向科学化。”(《中医世界》1931年第3卷第13期第66-70页)。叶先生是方证学说的一代宗师,是用实验统计方法研究经方实际疗效的先驱,他在1939年—1941年间任苏州国医医院医务主任期间,就率先开展了经方的相关疗效统计研究。其云“理之真否,决于实验;效之确否,决于统计”。

4.jpg

叶橘泉先生

祝味菊《伤寒质难》(1944年):“中医之治疗,本乎对症发药。”“夫仲景《伤寒论》者,证候疗法也,叶吴温热病者,亦证候疗法也。”祝氏也有创设公开实验医院,用现代的实验统计方法来对中医药进行研究求真的设想,见其《创设“中医实验医院”建议书》。

大概是因为中医近代以来一直强调个体化治疗,或如某位医者所说,现代的中医,太强调“变”,以至冷落了“常”(方证)。中医经典方证规范化的工作建国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至目前为止,国内似乎也没有一部权威的《经典方证手册》之类的东西。这也是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当然这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一直以来积极推广方证学的黄煌教授也感叹:“做中医难,难在用药;用中药难,难在没有规范,特别是现代社会能够接受的规范。在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讲中医现代化、中药现代化都是没有意义的。剂型做得再精美,服用再方便,都是没有意义的。”黄先生所说的用药规范,其实指的经典方证的规范。

04  六经代表八纲,病变不出八纲

如今中医界基本都认可将八纲辨证作为各种具体辨证的基础。辨证八纲之论,宋代就有,历代也多有论述,此说本出于伤寒一系,现代则上升为中医的辨证纲领。"八纲"一词大概是近代祝味菊先生首先启用,祝氏《伤寒质难》论外感热病有五段八纲说,“病因多端,而病变不出八纲,信哉言乎!”“言杂病,以八纲为指南;言伤寒,以六经为纲领。”

民国时期,恽铁樵、章太炎、刘景素、陈逊斋等人对于伤寒“六经”,均赞成喜多村直宽“所谓三阴三阳,唯是不过假以标表里寒热虚实之义”,即六经实为八纲说,此学说建国后的代表就是胡希恕先生。张照鳞《对于伤寒六经的二个识见》也是这种观念:“六经者,非伤“寒”之六经也,特代表表里、寒热、虚实之六经也。”(《医学杂志》1937年2月)。

杨则民《潜厂医话》论中医辨证之法:“总言则唯阴阳之分,分言则寒热、虚实、表里六字尽之。”

我翻看过《秦伯未医学丛书》,发现秦氏解放前医著并未提倡八纲辨证,但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其《中医入门》(1958年)、《内经知要浅解》(1956年)就把“八纲”称为中医辨证的纲领了,这大概是受祝味菊陈苏生《伤寒质难》的影响,秦氏与祝氏是邻居,还为《伤寒质难》写过序。1954年,中央筹办中医研究院,上海推荐的三位代表是章次公、秦伯未、陈苏生,次年,秦氏和陈氏都在中医研究院举办的全国第一届西学中班执教,陈氏是该班首席教授,其讲学就倡导整体观念下的八纲辨证。

若想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民国医家的医学思想,以下丛书是比较好的历史资料,对了解近代医史尤其有益,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购置研读。

各位读者认为民国医家还有哪些影响深远的思想卓见呢?欢迎补充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76782.html

上一篇:[转载]中医的现代化蜕变(二):国医科学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下一篇:[转载]中医的现代化蜕变(四):现代中医教育的建构
收藏 IP: 223.74.1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7: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