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新师弟从澳门过来,他召集792班的同学聚会,赵先明夫妇也从广州赶了过来。我作为特邀师兄,参加了他们的聚会。
分别30年了,上一次见面是1992年春。那时候,妻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高级英语班学习(培养中医课程英语师资),我到广州看望她,顺便一起来深圳看看,拜访了大桥和陈新两位师弟。他们于1990年(大桥)和1991年(陈新)来的深圳,我们那晚住在陈新的实验室,他为我们搭了一张临时的床。
如今30年过去,陈新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他1991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学博士学位后,入职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其后又从内梅亭大学(荷兰)获得免疫学博士学位;1999年起于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工作;2014年起任职于澳门大学,现在是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特聘教授、院长,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代主任,并兼任美国卫生研究院/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白细胞生物学》杂志(美国)常务副主编,《免疫学前沿》杂志(瑞士)副主编。
聚会时,大家都是家长里短地唠嗑,我却不合时宜地询问他的学术成就。他一时无语,只好让我到网上搜索。
看到一篇采访,是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参观他们的实验室。记者有如下报道:
“研究传统中医药,需要引入全球前沿的现代科学方法。”陈新认为,这在中药质量和标准领域尤其重要,“比如大家相信中医能调节免疫功能,但是调节机制是什么?全球中药产品的质量标准又是什么?”在他看来,这些问题事关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事关中医药能否得到世界的认可。
目前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年交易额近5000亿元,并以每年10%至20%的速度递增。然而由于标准等问题,中药并没获得与其效用相符的市场份额。
陈新讲了自己的真实经历:当年美国同事手拿两管同样内容的中药注射液,居然颜色都不一样,“我怎么敢相信中药是安全的?”面对提问,陈新不知道怎么回答。“中药大都是复方,成分很多。中药建立质量控制标准,保证每个批次成分和质量一致,这很难,但却也是必须的。”
接着,看到《知乎》上面的招生简介:
澳门大学陈新教授课题组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博士(含直博)研究生、研究助理及博士后研究员
他不是搞传染病的,发的文章却是被引次数最高的新冠中医SCI论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被引次数进行统计,目前被引次数最高的新冠中医SCI论文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New Coronavirus(SARS-CoV-2):A Review and Perspective》,截至2023年1月27日,该文在Web of Science中的被引次数为478次,Scopus中被被引次数为548次,Google Scholar中被被引次数为893次。该文是一篇综述文章,通讯作者为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院长陈新教授,发表于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2020,16(10):1708,发表当年的影响因子是4.858。2022年最新的影响因子已涨至10.750。
还有两篇报道:
(1)澳门大学研究中药免疫调节机制取得重要发现
2020-10-09 07:30
附图 陈新教授与学生在一起(坐者)
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教授陈新联合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Joost J Oppenheim博士团队,首次发现中药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中的抗炎活性成分粉防己碱(tetrandrine)可选择性增加髓系细胞中膜结合TNF(membrane-bound TNF,mTNF)的表达,并在体内通过mTNF-TNFR2细胞信号通路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的增殖。相关研究成果有助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已获国际着名期刊《科学》(Science)的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刊登。
自体免疫性疾病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正常人体组织受到攻击,目前发生原因仍不明。尽管千百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医药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然而中药调节免疫反应的具体机制,至今不甚明瞭。陈新与合作者的实验结果显示,粉防己碱通过这一机制有效缓解小鼠的结肠炎疾病。而粉防己碱通过阻断two-pore channels(TPCs)抑制了TACE酶在髓系细胞内的转运及在细胞膜上的表达,从而阻止了mTNF被切割成为可溶性TNF(soluble TNF)。研究结果不但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中药成分粉防己碱发挥抗炎功效的作用原理,更提示TPCs或可成为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全新靶点,从而有助于研发更为安全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今年颁布的“国家十大重要前沿科学问题”之一,正是如何从细胞与分子水平理解中医药免疫调节的机制,所以该发现也因此而备受全球学界瞩目。
陈新长期致力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与Treg细胞的研究,与Oppenheim前期合作的系列研究,首次发现了TNF受体2对Treg细胞的激活、增殖、功能及表型稳定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并成为研发治疗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新型药物的理论基础。
论文第一作者为澳门大学博士研究生贺天珍,陈新为论文的最后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此项研究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资助(檔案编号:014/2015/A1,201/2017/A3,0056/2019/AFJ),及由澳门大学资助(檔案编号:MYRG2017-00120-ICMS,MYRG2019-00169-ICMS)。
(2)澳门大学研究人员提出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
来源:新华网,2018年05月19日09:19
记者5月18日从澳门大学获悉,该校中华医药研究院教授陈新和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研究,提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国际著名生命科学杂志《科学家》近日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
陈新表示,肿瘤能利用具强烈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简称Treg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攻击,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因此,调控Treg细胞的功能,对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非常重要。
他表示,免疫学界传统观点一直认为肿瘤坏死因子(TNF)II型受体(TNFR2)能下调treg功能。然而,澳大和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的合作研究发现,TNFR2与TNF共同激活,扩增和稳定treg细胞。相关实验结果目前已得到世界各地许多实验室的验证,并获免疫学界的广泛承认,成为研究人员的理论依据,用以研发更加安全有效的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的治疗药物。
陈新的科研团队最近在实验性小鼠肿瘤模型中进一步观察到,“TNFR2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降低肿瘤组织中treg细胞活性,从而显著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进而明显改善小鼠的生存率。(记者郭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