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发现人类冠状病毒第一人,几乎被完全遗忘

已有 11351 次阅读 2022-11-15 18:0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人物纪事|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fxiaog 2020-04-23

1.jpg

1963年,琼·阿尔梅达(June Almeida)在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工作,负责用当时极为先进的电子显微镜识别

最早见到人类冠状病毒真面目的是谁

最早识别出人类冠状病毒的人是一位女性,英国病毒学家、病毒成像专家琼·阿尔梅达(June Almeida)。她出生于苏格兰巴士司机家庭,16岁中学毕业后进入社会,打工谋生。

后来,她成了病毒成像技术领域的先驱。也正是因此,这个久已被人遗忘的名字在2019新冠疫情肆虐时重新回到世人记忆中。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一种新毒株,属于冠状病毒大家族。而第一个人类冠状病毒是1964年阿尔梅达在她的显微镜下发现的。她工作的实验室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

这位女病毒学家1930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东北区。初中毕业后她不再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而是到格拉斯哥皇家医院找了一份实验室组织病理学技术员的工作。

后来,她从苏格兰搬到伦敦,1954年嫁给了委内瑞拉艺术家恩利克斯·阿尔梅达(Enriques Almeida)。

阿尔梅达夫妇有了女儿之后不久便决定移民加拿大多伦多。

据作家乔治·温特斯( George Winters)的记述,在安大略省癌症研究所的时候已经是阿尔梅达博士,也正是在那里她掌握了出色的电子显微镜运用技巧。

她发明了一种病毒成像的方法:用抗体使病毒聚合。

温特斯对BBC表示,阿尔梅达的天赋在英国同行中得到认可,1964年被“引诱”回国,任职于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附属医学院。

顺别提一下,英国现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就是在这家医院治疗、痊愈的。

阿尔梅达回到英国之后,开始同戴维·泰洛尔博士(David Tyrrell)合作。泰洛尔博士当时在威尔特郡的索尔兹伯里主持一个感冒病毒研究室。

泰洛尔博士和他的团队在研究志愿者的洗鼻液样本时发现,在实验室可以培养不少跟感冒伤风有关的病毒,但不是全部。

在众多的样本中,有一个1960年取的样本,来自英国南部萨里郡一名寄宿学校学生的洗鼻液,标号B814。

研究小组发现,他们能够使志愿者出现感冒症状,却无法对病毒做细胞培养,而更令人困惑的是在志愿者身上明明可以看到感冒病毒在人体组织里成活。

泰洛尔博士就琢磨能不能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病毒的真面目。

他们把一些样本送到伦敦阿尔梅达的实验室,请她帮忙。她在显微镜下看到了病毒颗粒,有点像流感病毒但不完全一样。

她看到的实际上就是第一个人类冠状病毒。

2.jpg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家族。显微镜下看,这个家族的病毒形状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脂质包膜上排列着间隔较宽的突起

发现遭否决

温特斯介绍说,阿尔梅达博士在此之前研究鼠肝炎病毒和鸡支气管炎病毒时其实已经看见过这种病毒颗粒。

但是,她向专业杂志提交的论文在同行评估环节被否决了,理由是评估者认为她提供的病毒图像“只不过是成像质量很差的流感病毒颗粒图片”。

根据B814样本中发现的病毒颗粒撰写的论文1965年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她看到的病毒颗粒的图像两年后在《普通病毒学杂志》上发表。

根据温特斯的说法,把这种病毒叫做冠状病毒的是泰洛尔、阿尔梅达和圣托马斯医院院长沃特森(Tony Waterson)教授,因为病毒颗粒周边像日冕一样的冠状突起。

阿尔梅达后来转入伦敦的皇家医学研究生院(Royal Postgraduate Medical School,现为帝国理工大学医学院)继续她的研究工作,并在那里获得博士学位。

她职业生涯在英国维尔康姆研究院结束,在此期间曾获得多项病毒成像领域的专利。

离开维尔康姆研究院之后,阿尔梅达改行做了瑜伽教练,直到1980年代艾滋病开始蔓延,她以顾问身份重操旧业,参与了识别和拍摄艾滋病毒图像的工作。

琼·阿尔梅达2007年去世,享年77岁。

作为病毒成像专家,她被称为看见冠状病毒的第一人,名副其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63873.html

上一篇:星言星语与星月(224):滨海城绿道
下一篇:[转载]国际首个完整新冠病毒真实结构3D图出炉,清华联合发布
收藏 IP: 223.74.1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