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4年12月10日,瑞典皇家学院宣布: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员乔治·R·迈诺特和威廉·墨菲,与美罗切斯特大学乔治·惠普尔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他们主要研究成果是,用吃牛肝的方法,治疗恶性贫血。
我们先回顾一下医学史:
1824年,记载中的第一例恶性贫血案例,该男子严重面色苍白、腹泻、口渴和大量排尿,当时命名为恶性贫血症。
那个医学落后的年代,人们尝试过许多千奇百怪治疗方式。比如说,用大剂量的砷来治疗(砷有剧毒),或者切除脾脏,或者输血乃至换血。还有人考虑过,是不是吃太多的脂肪导致血液破坏过多,但尝试低脂饮食疗法后,发现无效。后来让患者多吃蛋白质,尤其是来自肉类的蛋白质,但是结果都不理想。这一切,如同葛洪、李时珍等许多著名的医学家对于疟疾的万般无奈一样,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到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疟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到了乔治·R·迈诺特的时代。当时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担任内务人员,见了太多的贫血患者用砷、输血、脾切除术和其他手术治疗,缓解、复发,最终死亡。
1920年,惠普尔提出,在恶性贫血中,可能缺乏形成红细胞基质的材料,或者骨髓基质形成细胞存在疾病。于是惠普尔开始策划实验,来研究食物对血的重要性。先通过放血让狗出现贫血现象,用不同的食物喂养,最后发现狗吃生肝脏、肉块都会使血色素增加。
随后,乔治·R·迈诺特和威廉·墨菲开始对人的实验,他们说服病人接受生牛肝治疗,发现每天要吃半公斤牛肝才能治疗恶性贫血。在 1924 年和 1925 年初,少数患者被喂食了少量的肝脏,表现也好于预期。但是,疗效的重复性如何,需要一定的样本量才能够说明。
因此,在1926 年 5 月,他们找了45名患者,进行每日多次的牛肝喂养。果然,惊人的效果出来了,许多患者在一周内症状明显改善:食欲正常了,脸色变好了,舌头和消化系统症状(贫血导致胃酸缺乏)也迅速减轻。大约 60天左右,红细胞计数平均从低水平上升到接近正常水平。
威廉·墨菲的实验也证明,肝脏使红细胞计数从低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且大量增加的是新成年红细胞。他们指出;肝脏中含有一种叫红细胞成熟因子的活性物质,恶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成熟因子缺乏引起的,所以食用动物肝脏能增强红细胞的形成,改善贫血症状。
然而,“牛肝疗法”有个尴尬的缺点,就是太难吃了。虽然疗效显著,但每天要吞下一大堆腥气四溢的肝脏,病人苦不堪言,更不用说还有病重到无法进食的患者。这个节骨眼上,墨菲采纳了一位患者的建议,将牛肝捣成汁液,直接通过胃管输入患者胃内。
但换汤不换药的“机械化喂食”,又怎能让人满意?为了提高摄食效率,他和迈诺特聘请来了哈佛医学院的物理化学教授科恩,请他借助专业技术,将大量牛肝浓缩成提取物,等重量下,其治疗贫血的功效能达到肝脏本身的50-100倍。
这样小小一瓶提取物,浓缩了百倍牛肝的“精华”,每天摄入三小瓶,就能达到与食用足量肝脏同样的效果。但患者每天购买三小瓶提取物,需要花17美元,而吃天然肝脏只需花5美元。
为了减少恶性贫血患者的“食肝”花销,墨菲开始执着地走上“提纯之路”,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浓缩,更浓缩;便宜,更便宜,为患者寻找更廉价、更方便的给药方法。
最终,墨菲获得了著名的Lederle实验室的支持,合作开发出一种更高效的浓缩提取物,每月仅需肌肉注射一次,花费1.2美元,即能达到口服牛肝的疗效。
最初,疗效甚笃、花销低廉的牛肝疗法,很长时间里却并未得到医学界的认可。原因就是——这太简单了,简单到似乎不含什么学术含量!毕竟,吃肝补血,无论在古代中国还是西方,都多少有带着“土偏方”的色彩。
但疗效不会撒谎,墨菲和迈诺特重复多次的实验的数据不会骗人,恶性贫血“牛肝疗法”最终受到了医学界的肯定,并被迅速推广应用。
有趣的是,后来人们发现,牛肝治疗恶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其中富含的维生素B12而非一开始认为的铁元素。这种含3价金属钴的多环天然产物,能够促进恶性贫血患者成熟红细胞的发育,也是8种维生素中最复杂、最独特的一种。
而在墨菲等人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数年中,维生素B12相关的研究者曾4次摘得诺贝尔奖,涉及应用、结构鉴定、全合成等等。VB12,可能是单个天然产物相关诺奖次数最多的一个天然化合物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