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弘扬新时期血防精神,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

已有 4488 次阅读 2022-4-29 11:05 |个人分类:医学史话|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李石柱,许静,汪天平,闻礼永,杨坤,汪伟,吕山,曹淳力,周晓农. 弘扬新时期血防精神,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31(1):1-13

[摘要]我国曾是全球血吸虫病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正在向传播阻断和消除目标迈进。2018年是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全国开展了一系列血吸虫病防治成就宣传活动,其中包括凝练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经过专家研讨、广泛征集和筛选提炼,最终凝练出“群策群力,科学防治,甘于奉献,誓送‘瘟神’”的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群策群力是对我国血防工作行政决策与民众参与的概括,科学防治是对我国血防策略因时因地制定与实施的提炼,甘于奉献是新时代我国血防专业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誓送“瘟神”是新时代赋予我国血防工作者的神使命与责任担当。新时期血防精神将进一步坚定我国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信念。

血吸虫病在我国分布广、流行重,我国曾是全球血吸虫病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1]。据20世纪50年代统计,我国曾有血吸虫病患者1 160万人,分布于南方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17年底,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直辖市、自治区)中,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继续巩固血吸虫病消除成果,四川省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云南、江苏、湖北、安徽、江西及湖南等6个省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全国450个流行县(市、区)中,共计368个(81.78%)达到了血吸虫病消除或传播阻断标准,82个(18.22%)达到传播控制标准[3]。2017年,全国共完成人群血吸虫病查病8 401 113人·次,仅发现14例粪检阳性者,全国推算血吸虫病人37 601例,其中晚期血吸虫病29 407例;2017年全国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居民和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0.001 6%和0。由此可见,60余年的防治成效显著,全国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4]。

2018 年是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56]。为进一步宣传我国60余年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成果,推动落实《“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7],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年初要求国家相关机构及学会(协会)和各流行省份开展血吸虫病防治成就系列宣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许多血防前辈和老专家们都非常感慨地提到,中国血防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归根结底是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专家队伍的技术指导、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还有一支长期坚持在血防第一线的血防专业人员的默默奉献,这是我国血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值得记入历史档案、值得弘扬宣传、值得后人学习。而这些经验都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对特定的认知体系进行传承、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具有自身鲜明特征的文化,其核心是思想观念与价值准则,其功能及作用可归结为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因此这些血防经验的总结就是血防文化的提炼,这其中的文化对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而血防文化的提炼结果就是血防精神、价值的凝练[8]。

为配合纪念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系列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弘扬血防文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中国地方病协会评选中国血防科技成果(附件1)、中华预防医学会“寻找血防卫士系列活动” 的基础上(附件 2),开展了新时期血防精神凝练,并于 2018年12月在江西省余江区召开的毛泽东主席《七律二首·送瘟神》发表60周年纪念活动上公布了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以达到提升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血防实践之内涵,进一步推动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从控制走向最终消除之目的。

1 新时期血防精神是对我国 60 余年血防伟大实践

的文化内涵提炼新时期血防精神提炼分3个过程,一是组织专家开展血防文化实质与内涵研讨,二是发动基层血防一线专业人员参与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提炼,三是组织专家组进一步开展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凝练。

1.1 血防文化实质与内涵研讨  分别于2018年4、7月在上海组织了2次血防文化实质与内涵研讨,与会专家分别来自政府、高校、血防机构等系统的领导与专家。通过研讨,专家们认为精神是对过去事和物的记录及此记录的重演,而血防精神贯穿于我国血防历史,具有很强的动员、感召效应,这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精神力量是我国血防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动力之源。总结凝练新时期血防精神,丰富和发展我国血防文化,将有利于推动我国血防工作历程。凝练新时期血防精伸,既要传承历史,又要有所创新,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因此,新时期血防精神应传承余江血防精神中“为民情怀、人类福祉”的核心价值观;又要考虑到血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从血防目标、组织层面、个人行为层面等进行总结和提炼。与会专家对血防文化建设、如何推动三年攻坚行动工作等展开了热烈讨论。

专家们认为“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余江血防精神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印迹,是余江区彻底送走“瘟神”的源动力,也鼓舞了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希望在新时期血防精神激励下,推动三年攻坚行动的落实。

1.2 基层血防一线专业人员的提炼  通过新媒体(微信)于2018年9月发出了征集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和血防徽章提案的通知,并对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进行了宣传。通过2个多月的征集,共收到了122条字语和7种“中国血防”徽章设计方案,组成了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的文字库,按词频大小主要词语包括瘟神、健康、风险、不忘初心、战天斗地、消除。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的文字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血防工作过程的描述。如“走村串户查治病,美丽乡村好后勤”、“下一线,入村组,战高温,斗小虫,控钉螺,除瘟疫,保健康”、“坚守一线,精准监测,严控钉螺,消除瘟病”。二是对血防工作作用和价值的总结。如“科学防治消灭‘瘟神’,美化环境发展经济”、“脏累一身,甘为民除病,清贫一生,愿为众富裕”。三是对血防工作内涵的提炼。如“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不忘还一方水土清净之初心,牢记将瘟神扫进历史之使命”、“不忘初心有担当,不求回报守清贫,不畏艰辛驱虫害,不辱使命送瘟神”。

1.3 专家组筛选与凝练  首先,组织血防专家和文化专家参加筛选工作。在学习了中国地方病协会评选出的中国血防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根据122条字语库中后2类字语进行学习与讨论,并在血防工作作用和价值总结及血防工作内涵提炼两类字语中进行筛选,结果共筛选出18条字语(表1),按词频大小主要词语包括誓送瘟神、不忘初心、科学防治、甘于奉献、战天斗地、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等(图2)。其次,组织血防专家和政府官员组成的专家组,在学习了血防先驱、血防楷模和血防卫士先进事迹的基础上,专家组讨论了血防徽章,并对筛选出的18条字语进行凝练,最终将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凝练为“群策群力,科学防治,甘于奉献,誓送‘瘟神’”。最后,在向血防老专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由专家组成员对16个字的我国新时期血防精神进行内涵注释,以进一步弘扬血防文化、宣传血防精神,达到引领血防工作向消除目标进军的目的。

2 群策群力是对我国血防工作行政决策与民众参与的概括

消除血吸虫病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离不开农业、林业、水利和卫生等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也离不开科研人员和血防人员的努力进取,通过实施科学全面的规划,逐步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的工作机制,为血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911]。消灭钉螺是一项控制和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措施[12]。20世纪50年代血吸虫病防治初期,为积极响应党中央“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5],通过广泛发动血吸虫病流行区群众,开展大规模、大范围的开新填旧、铲草土埋、三合土嵌缝、河道修筑灭螺带等灭螺工程,掀起了“千军万马齐上阵,一鼓作气送‘瘟神’”的群众性血防运动高潮,对重度流行区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3]。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性防治策略,将土埋灭螺与药物灭螺相结合、积极开展大范围人畜查治病、实施粪便无害化处理、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使螺情、病情迅速下降,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传播流行。流行区大面积钉螺的消灭、大型水利灭螺工程的完成、大量病人病畜的查治、大规模管粪管水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血防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特别是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血防实践中,为血防工作贡献了坚实的力量。

3 科学防治是对我国血防策略因时因地制定与实施的提炼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变化主要分为 3 个阶段[1415]。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土埋灭螺方法和灭螺药物的研究成功,实施了以消灭钉螺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一些地区达到传播控制和传播阻断标准[16];第二阶段是20世纪 8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随着吡喹酮的问世和血清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实施了以人畜化疗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人畜血吸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7];第三阶段是2004年至今,实施了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将血防工作与农业、林业、水利基本建设和环境改造工程紧密结合,在不同地区采用封洲禁牧、以机代牛、产业调整、人畜化疗和易感环境灭螺等措施,进一步巩固疫情和压缩钉螺面积,如期实现全国控制血吸虫病的目标[1820]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有领导、有组织、有规划地系统开展了科学研究。我国科技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科学研究为防治工作服务的理念,针对防治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丰硕的血防科研成果。2018 年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中国地方病协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血防科技成果组织评选,分别评选出中国血防重大科技成果 12项、中国血防推广应用成果10项、中国血防优秀科技成果10项。这些成果仅是众多创新成果的代表,涉及到卫生、水利、农业、林业等多个部门,内容涵盖防治策略、生物学、灭螺、诊断、基因组学、治疗、预防、预警、监测等众多领域。每一项重大血防科技成果的创造与改进,都使防治工作出现新的飞跃或发展。如钉螺生殖及孳生环境的研究成果,为查灭钉螺提供了科学依据;土埋灭螺法的发明,不仅消灭了钉螺,而且为山水田林路实施综合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粪便沉淀孵化法的改进、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血清学诊断技术及综合性查病方法的研究成果,对提高血吸虫感染检出率、查清病情起到了积极作用;治疗药物从锑剂到非锑剂,以及吡喹酮的推广应用,逐步提高了治愈率、保证了治疗安全、促进了治疗工作的开展。正是因为在不同防治阶段开展科学研究和联合科技攻关,促进了血吸虫病防治策略的调整、提升了防治工作的科学水平,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4 甘于奉献是新时代我国血防专业工作者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

奉献是平凡而伟大、美丽而严肃的词汇,奉献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精神境界。奉献精神虽然很高尚,但做起来也并非高不可攀。血防工作者用对血防工作的热爱、敬业和坚守对奉献做出了完美的诠释。

4.1 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投身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是甘于奉献的基础 防治初期,随着流行区血吸虫病危害被揭示,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复原转业人员积极报名参加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尤其是医学院校毕业生非常稀缺,他们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主动放弃到大城市、到工厂、到学校去的机会,自觉要求到血吸虫病流行区去、到防治一线去。他们白手起家,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摸清了疫情、因地制宜开展防控、积极抢治了大批晚期和急性血吸虫病患者、挽救了大批患者生命,为日后的血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人一辈子扎根血防工作,“血防三代”、“血防四代”在血防战线屡见不鲜。

4.2 广大血防工作者立足岗位,勤恳敬业,不畏艰辛、脚踏实地开展血防工作是甘于奉献的关键 众所周知,查螺灭螺既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体力要求高的工作。查螺随时有被血吸虫感染的危险,高度流行区的血防工作者几乎难以幸免。灭螺时有被药物引起中毒的危险,眼睛被刺红、表皮被烧坏是家常便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野外工作,血防工作人员曾被戏称为“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烧碳的,仔细一看是血防站的”,这也是对血防人员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查治病本来是件风光体面的工作,医生一般都坐在舒适的办公室进行检查和治疗,然而血吸虫病查治病往往是血防工作者披星戴月、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收集、采集样本进行检查。治病时同样是采取送药到手、看服到口的上门服务方式进行。基层老百姓夸我们血防工作者是唯一一支保持优良传统的队伍。

4.3 广大血防专业人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关键时刻能拉得出、用得上、顶得住是甘于奉献的突出表现 血吸虫病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三峡建坝前洪涝灾害频发。每次洪灾期间,血防机构都要组织血防小分队奔赴一线,上江堤、下湖滩,进行健康教育、发放防护用品,指导做好防护工作。灾后及时进行查治,不留防控死角。尤其是 1998 年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经过我们血防人员的不懈努力,确保大灾之年无血吸虫病重大疫情,创造了疾病防控的奇迹。

4.4 广大血防专业人员不为名、不为利,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始终坚守岗位是甘于奉献的品格所在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正在迈向全面阻断和消除阶段,昔日的辉煌和成就难以再现,但我们必须正视血防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各地仍保留一支精干的血防专业技术队伍,他们常年从事一些巩固监测工作,正因为有他们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才能确保血防成果巩固和无疫情反复。

因此,没有广大血防专业人员无私的奉献,就难以取得今天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更难以实现消除的目标。甘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一代又一代血防人员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动力源泉,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正能量的化身,是必须始终坚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新时期血防精神的精髓。

5 誓送“瘟神”是新时代赋予我国血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

WHO认为血吸虫病不是一种在全球要消灭的疾病,但在某些地区和国家是完全可以消除的疾病[21]。

旧中国战乱频繁、国力衰弱,历代统治者对血吸虫病的危害以及引起的悲惨处境漠然视之。由于血吸虫病流行猖獗,一些“寡妇村”、“罗汉村”、“绝户村”相继出现;十人九病、十室九空、田园荒芜,比比皆是。血吸虫病给广大流行区民众带来了无比痛苦和深重灾难,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送走“瘟神”,消除危害一直是流行区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目前,血吸虫病防控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一些地区血吸虫病仍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誓送“瘟神”仍然是广大流行区人民“送‘瘟神’,奔小康”的迫切要求和真诚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5年党中央发出“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在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群众性运动。1958 年 6 月 30 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毛泽东主席阅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写下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的不朽诗篇。誓送“瘟神”是我们伟人的号召与夙愿,已成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流行区人民防控血吸虫病的不竭动力。

截至 2017 年,全国 450 个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中80%以上达到了消除和传播阻断标准[34]。血吸虫病防控实践也进一步证明,血吸虫病传播完全可以阻断,甚至消除[22]。《“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到2030年全国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23],进一步表明了党和政府誓送“瘟神”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党和政府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誓送“瘟神”也是“战天斗地,敢为人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余江血防精神的传承和开拓。

誓送“瘟神”有愿望、有号召、有决心、有承诺,这些为我们送走“瘟神”确立了前提、奠定了基础。誓送“瘟神”的关键是需要血防工作者为此做出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誓送“瘟神”更是新时代赋予我们血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

6 新时期血防精神将进一步坚定我国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的信念

通过新时期血防精神的凝练,不但使血防专业人员对血防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更使业外人士了解了血防工作的艰辛与伟大,推进了我国血防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上宣传了我国血防科研成果,以及我国血防先驱、血防楷模、血防卫士等先进事迹,社会对血防工作的认可度也随之提升。而新时期血防精神的出炉更是这一系列活动的一个高潮,通过对新时期血防精神的宣传,更能提升全社会对血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使我国血防文化建设更为丰富。为此,我们要深刻理解新时期血防精神的内涵,即群策群力、科学防治既是对血防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也是新时期血防工作基本遵循的原则,更是引领新时期血防工作的方向和关键;甘于奉献、誓送“瘟神”则是新时期血防精神的精髓,是新时期赋予血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与责任担当。我们不但要宣传好新时期血防精神,更要努力按照新时期血防精神来行动,坚定消除血吸虫病的信念,通过积极落实地方病三年攻坚行动,加速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为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36183.html

上一篇:[转载]血吸虫病在日本——从发现到根除(1847-1996)
下一篇:从桑斯坦的三本书看其网络文化研究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