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从桑斯坦的三本书看其网络文化研究

已有 6918 次阅读 2022-4-29 18:51 |个人分类:读书笔记|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凯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是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2009年-2012年曾任白宫信息和监管事务办公室主任,是当今美国法学学术印证率最高的法学家。他著述颇丰,被译为中文的包括《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与斯蒂芬·霍尔姆斯合著,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偏颇的宪法》(宋华琳、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就事论事》(泮伟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行为法律经济学》(成凡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设计民主》(金朝武译,法律出版社,2006)、《信息乌托邦》(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谣言》(张楠迪扬译,中信出版社,2010)、《弹劾》(林微云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0)、《助推2.0》(俸绪娴,孙梁,李井奎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22)等。

步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圈层文化成为人们“最真实的一种生活方式”。在圈层文化中,桑斯坦的网络文化研究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一、《网络共和国》

1. 内容简介

网络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随时可以获得我们需要的信息,我们也随时可以与别人联系,那么网络技术是不是就是民主的福音呢?作者回答说不,他认为通过网络人们更容易获得的是自己喜欢的信息,而拒绝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信息,事实上人们得到的是窄化的信息,很多的网站也不和与自己立场相反的网站链接。而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的环境中,信息应是多元的并且不是我们事先选择的,在其中我们还拥有一些共同的经验,例如公园和街谈巷议。作者认为信息的窄化其结果是社会会趋于分裂,各种仇恨群体更容易相互联系和影响,也更容易对社会发动攻击。作者认为政府应积极介入以提供一个多元的信息环境。

2. 著作目录

致谢

第一章 我的日报

第二章 模拟与理想

第三章 分裂与虚拟串联

第四章 社会粘性与信息传布

第五章 公民

第六章 什么是管制?一场论战

第七章 言论自由

第八章 政策与提案

第九章 结论:网络共和国

后记

3. 信息茧房

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开篇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日报(dailyme)”现象。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daily me)的可能。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桑斯坦解释说,生活在“信息茧房”里,公众就不可能考虑周全,因为他们自身的先入之见将逐渐根深蒂固。一些国家就由于这个原因走向灾难。对于生活在信息茧房的领导人和其他人而言,这是一个温暖、友好的地方。但是,重大的错误就是舒适的代价。对于私人和公共机构而言,茧房可能变成公众一种可怕的梦魇。

在桑斯坦看来,网络的广泛使用,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所喜欢的信息。假如说一个社会也是如此的话,各个社会群体便会分裂。这样的一种思想偏狭将会带来各种误会和偏见。正是因为消息是免费获取的,所以在无数的新闻面前,公众必须做出取舍。假如每个人都只按照自己的心意选择自己喜欢看的消息,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阳景都只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而不是世界本来应该拥有的样子。

的确,新科技让公众能置身于许多他们过去很难找到的信息中,其中包括了新话题和新观点。例如公众想找各种不同癌症及其新疗法,你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如果公众想知道不同汽车的危险发生可能性,借由一个快速搜索他就得到一堆资料。如果公众想了解某个国家,关于它的政治、风俗到气候,最好的百科全书也比不上网络检索来得管用。新的传播技术有利于公众接触更多意见和话题,但是,许多街谈巷议的谈论,特别在网络上其主题往往更为局限。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网站,大部分与相同看法的网站链接,很少与持反对看法的网站有交流。

桑斯坦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并不会使公众缺乏好奇心或街谈巷议者从此消失。相反,公众越来越好奇,对街谈巷议的需求也持续升高。网络化虽带来更多资讯选择,看似更加自由,但在“个人本位”的理念下,势必蕴藏着对自由的潜在破坏。当个人忽略公共媒体而对观点和话题进行自我设限时,这样的机制其实存在着许多危机,愈来愈多的人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这样的情形比分裂来得更糟糕。当然,桑斯坦也认为,随着每个人获得广泛分散的他人所拥有的信息,而且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积累知识的发展更快、更便捷,人类要摆脱居住在信息茧房所带来的梦魇,可以通过集体的产品——由公众自由参与信息发布与维护的维基等载体形式,自由、积极地向社会贡献自己的信息,使社会广泛而复杂的信息得以聚合,使信息真实全面、准确客观,既影响私人行为也影响公共行为。

二、《助推2.0》

1. 内容简介

卡斯·桑斯坦从行为经济学、心理学、法学、哲学等各个领域入手,探讨了助推是如何改变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的,告诉我们那些看似微小的扰动是如何引发巨大的变化的。

桑斯坦从行为科学入手,探讨了助推作为改变工具的优势与局限。助推是一种保留选择的干预措施,由行为科学提供信息,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选择。有哪些非常重要的助推手段?评估助推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究竟该往什么方向助推?什么时候助推会失败?当助推失败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助推与道德的关系是什么?助推与强制手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助推是如何改变社会和我们的生活的?

我们并不总是理性的,也不总是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这个时候,那些不经意的“助推”刚好可以让我们在两难中找到第三条路。

2. 著作目录

前言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

第一部分 社会规范与价值

第1章 社会规范的力量

第2章 群体极化现象

第3章 法律的表达功能

第二部分 助推的作用与局限

第4章 助推

第5章 助推与选择

第6章 助推与福利

第7章 无效的助推

第8章 助推与道德

第9章 助推与控制权

第10章 助推与命令

第11章 助推与评估

第三部分 加速改变的力量

第12章 透明度

第13章 预防性原则

第14章 道德启发式

第15章 权利

第16章 美国的党派主义

结语 源自社会规范的约束效应

注释

3. 群体极化

网络下聚集的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表现出群体内同质、群际异质的特性。网络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与外部世界交流就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拥有相近似的观点和看法,群体内同质的特征越显著,群体经过时间的累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点,群体间异质的特征越明显。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伊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越沉默,那么其他的人就越是认为某种特定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在网络舆论中,人们看到赞同某种观点的人多,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不断强化这种观点并促使其向更大范围扩散,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促成了群体内部的同质。比如喜好某个观点的网站,他们链接的也是有相同或相似观点的网站,极少出现观点相反或者不相关的网站,该网站将有类似喜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强化了网站自身的特点,坚定了群体成员的观点。

长期生活在信息茧房之中,容易使人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其思维方式必然会将自己的偏见认为是真理,从而拒斥其他合理性的观点侵入,特别当获得“同盟”的认同后演化为极端思想。这种极端思想集中体现在看待事物时的观念表达上,更有甚者,当其个人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事态未成按成预想发展,便会在个人生活中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例如杀人与自杀等。这样一种偏执的思维认识所直接导致的就是一种极端行为的显现。

群体极化是每个小群体最有力、最强势的特征之一,在群体的许多不同的任务中都有体现。群体极化的结果是与其中的典型或普通个体相比,群体通常会做出更极端的决策。群体极化与级联效应的关系十分明确,前者和后者一样,都与信息和声誉影响密切相关。一个关键的区别是,群体极化还涉及群体商讨的效果。

群体极化发生时,群体和群体成员的观点并不是朝着他们初始偏好的中间立场移动,而是朝着这些倾向所指示的更极端的方向移动并趋于一致。群体商讨的效果是减少群体成员之间的差异,并在初始偏好的一个相对更极端的点上趋同。

根据统计规律,那些对正在进行的战争持适度批评态度的人会在群体商讨后强烈反对这场战争;那些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很严峻的人在群体商讨后可能会更坚信这一观点。

对群体极化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每种解释都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1)信息的作用:产生群体极化的关键是有限的信息和有限的具有一定倾向的论点池的存在。一个群体的成员会想到一些而非全部可以证明其初始倾向的论点。在商讨中,人们陈述和倾听他人的不同论点,但群体整体的观点将朝着其中一个方向倾斜,至于朝哪个方向倾斜则取决于群体成员的初始倾向。因此,群体商讨加深了群体成员的初始倾向。

(2)社会对照的作用:人们希望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同,因此一旦听到他人的想法,便会根据主流观点调整自己的观点。例如,人们可能希望表明自己并不懦弱或谨小慎微,尤其是在一个排斥该特征的创业者群体中,因此他们将明确自己的立场,以便在与其他群体成员相比时,不会显得懦弱胆怯。

(3)佐证、信心与极端主义的关系:那些缺乏信心和不确定自己应该持有何种立场的人倾向于成为中间派。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手足无措的谨慎之人很可能会在两种极端之间选择中间值。但如果其他人似乎也认同你的观点,你可能会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从而朝着更极端的方向发展。

三、《谣言》

1. 内容简介

桑斯坦《谣言》是新闻传播学的经典著作。桑斯坦指出,无论智者还是普通人,都可能信谣传谣,因为人受认知、情感、立场的影响。书中分析了谣言传播的三大机制: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偏颇吸收。

本书认为,需要从法律上对言论进行一定程度的监管,但可能会出现寒蝉效应;需要建立文化观念,不轻易相信流传于社会、网络的信息,但可能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无论是法律监管还是文化规范都有利有弊,扼制谣言难度大且辟谣难度大,但选择权在人们手中,需要人自己选择,构建怎样的一个未来。

谣言几乎与人类历史同龄。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谣言变得无处不在。在言论自由的民主社会,从来就不乏谣言的传播渠道。危机时期的“银行破产”传闻、股市上的小道消息、对明星私生活的“爆料”、某政界人物收受贿赂的网络传言等,都可归至谣言之列。谣言有真有假,而假谣言可能对个人造成致命打击,也可能给群体、组织、党派和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那么,谣言因何而生,生于何人之口,如何消除谣言的负面效应呢?这成为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桑斯坦写作本书的中心议题。作者认为,事实经验的缺乏、情感和偏见导致了谣言的滋生、传播和影响力的扩大。然而,仅靠保持言论自由和法律管制之间的平衡来消除谣言是不可能的。防止网络时代越来越容易被引爆的谣言,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摸清散布谣言者的心理机制和谣言的传播机制。深入了解谣言传播者的动机和谣言的传播机制,并辅之以法律监管和文化规范的手段,就能在源头上减弱谣言的力量,从而保护人们和机构少受“莫须有”的罪名的伤害。

2. 著作目录

序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序二 谣言与感冒

译者序 人们为何会相信谣言?

第二章 谣言的传播者:谁在制造和传播谣言?

第三章 谣言的接受者:谁更容易相信谣言?

第四章 信息流瀑:究竟是真理还是谬误?

第五章 从众流瀑:独立判断和群体观点,你会选择哪个?

第六章 群体极化:为何小组讨论更容易达成共识?

第七章 偏颇吸收:为什么我们会固执己见?

第八章 谣言的纠正:均衡信息的发布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第九章 偏见与信任:为什么有些谣言根深蒂固,有些谣言很快就被驱散?

第十章 情绪效应:为什么愤怒可以助推谣言的传播?

第十一章 社会监督:我们是否拥有真正的隐私权?

第十二章 思想市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眼中的谣言有何不同?

第十三章 寒蝉效应:言论自由和社会规范的最佳平衡点在哪里?

第十四章 自由和管制:谣言传播的底线在哪里?

第十五章 个人隐私权:媒体拥有传播个人隐私的权利吗?

第十六章 文化和社会规范:为什么情理比法理更重要?

结语

致谢

3. 《谣言》文摘

01  谣言的定义

在西文中,“谣言”是指在人群中传播的未经证实的说法,它可能为假,但也未必不真,这是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词。中文的“谣言”含义则比较丰富,相关的词有“传言”“流言”“谗言”等,内涵各有差别。

“传言”是中性词,它不一定没有根据。

“流言”是没有根据的传言,朱熹称之为“浮浪不根之言”(《诗经集传》卷七),但它不一定是有意制造出来的。

“谣言”不是一般的流言,而是有意制造出来的流言,但不一定都是坏话。

“谗言”最严重,它特指毁诺、陷害他人的谣言。中文语境中的“谣言”往往指向后两种情况,相比西文来说,是更严格意义上的谣言。

02 为什么人们会信谣、传谣?

第一,在认知上,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尤其是在不确定性很强的时刻。无论社会有多么开放、信息有多么公开,也不可能使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事实的真相。因此,所有人都可能相信那些听起来似乎合理的谣言,包括所谓的智者。

第二,在心理上,所有人都有情感,也包括所谓的“智者”,他们会憧憬、困惑、愤怒、厌恶、仇恨、嫉妒、怀疑、恐惧、自信、自卑、无聊。同样,在不确定性很强的时刻,各类情感尤为强烈。这些情感因素会大大增加人们信谣与传谣的概率。

第三,在立场上,所有人都有偏向难以用不偏不倚的方式处理信息,尤其是所谓的“智者” 。面对互相矛盾的信息时,偏见使人们更愿意相信与自己立场一致的信息,哪怕它们是谣言;偏见也使人们更愿意质疑与自己立场相左的信息,哪怕它们是真相。

03 遏制谣言的方法

一是法律途径,迫使谣言的制造者与传播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一些法律责任,用增加造话、传谣代价的方式阻遏造谣、传谣。例如,纽约已通过立法来惩治散布有关银行金融状况谣言的行为。

二是文化途径,人们逐步形成一种文化,了解互联网上大量的信息未必可靠,并对谣言保持警觉,不轻易相信互联网上流传的东西。法律途径可能产生“寒蝉效应”,伤害言论自由;文化途径可能妨碍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导致不信任文化。

谣言传播有三大机制,信息流瀑、群体极化、偏颇吸收。

在谣言问题上,我们需要与时俱进,需要适度的寒蝉效应。一方面,我们必须坚持:隐私权利诚可贵,言论自由价更高。另一方面,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传播的“核武器”,我们应该调整策略,既相信思想市场的自由竞争,又设法增强市场监管,遏制虚假谣言的扩散。

在互联网上,人们有权利“发出通知和删帖”。

04  谣言的传播者

谣言通常是由一些有着清醒的自我意识的传播者故意制造的。这些人有可能相信也有可能不相信其制造的话言。

谋求一己之利者:一些谣言传播者是狭义上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通过损害他人或群体的利益来谋求一己之利。他们散布谣言以赚取金钱,在竟争中取胜,或在其他方面出人头地。

哗众取宠者:另一些谣言传播者是广义上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传播话言是为了吸引眼球。谣言可能起于子虚乌有,或捕风捉影;同时,谣言也可能有一定的甚至相当多的事实依据。

追求政治利益者:还有一些谣言的传播者是利他主义者。当他们说某些公众人物有荒唐或危险的信念,或有严重的渎职行为,这些人是为了维护他们心目中的公共利益。

恶意中伤者:还有一些谣言的传播者是恶毒的。他们并不是为了一己之利或某种信念,而是试图去掲露和散布令人尴尬的、带有伤害性的信息片断,直接加害于人。他们处心积虑地想要伤害他人,通常是出于生气、 愤怒, 或者是因为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不管这种伤害是源自特殊事故还是个人本性。

05 谣言的接受者

处于困境中的人:如果一个群体处境危险,或处境困难,群体中的很多成员可能比较易怒,并且容易责备他人。当危机出现,或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谣言就不可避免了。一些谣言一方面释放了“重要的情感冲动”,另一方面为那些接受谣言的人提供了关于他们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冲动的解释,“谣言在释放’情感冲动’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解释”。

受“先入为主”的信念驱使的人:我们的很多信念都来自我们的希望、 目标和欲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的信念是有动机的。接受某些说法让我们感觉好或者更好,将之拒绝我们会感觉不好,甚至会很痛苦。

偏颇吸收部分源于我们降低认知不和谐的欲望。我们捜索并相信我们乐于看到的信息,我们避免并排斥令我们心烦的信息。一些谣言很有趣,其他的虽然没那么有趣,但却令人兴奋。也许只是因为一点点兴奋与激动,人们就愿意相信这些谣言。即便谣言令人愤怒,人们也可能因为愤怒而相信它们。当人们普遍愤怒时,情况就变得比较轻松甚至好玩。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普遍的愤怒一定有特定的背景和根据。另一些谣言是令人心烦的,甚至带有少许恐怖意味,人们倾向于认为这种谣言是虚假的。

每一个异常恶心的主题都会提高谣言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概率。

对于理智者来说,那些支持他们最初观点的材料不仅看起来更加可信,那些资料也会为他们提供一些细节,从而强化他们之前的想法。相比之下,那些和他们最初观点相左的材料则显得难以置信、不知所云、居心叵测,甚至有些疯狂。结果是这些理智者的最初观点被进一步强化。借助均衡信息,他们获得了对自己既有观点的新的支持,而全然无视那些颠覆自己最初观点的材料。

06 信息流瀑

谣言通常通过信息流瀑传播。在此背后的动态过程十分简单:一旦一定量的人开始相信一则谣言,其他人也会相信,除非他们有更好的理由相信这则话言是虚假的。人们对于多数谣言所涉及的话题都缺乏直接经验或个人认知,所以大多数人会听从并遵从大众的看法。从众的人数越多,这个“大众”的数量就越多。这时,大量的人相信完全虚假的谣言,就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风险。

在互联网上,信息流瀑每天都在发生,即使它们涉及的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谣言。这些信息流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信念和行为。

如果虚假的谣言正在流传,试图去纠正也许不会发挥作用。纠正行为不但有可能没有效果,甚至有可能带来伤害。一旦流瀑已经散播了错误信息,或者群体极化效应已经使人们的错误观点生根发芽,那些试图说出真相以便澄清谣言的人也许会白费心思。

07 从众流瀑

在从众流瀑中的人们会强烈地相信某些共同意见,这通常会导致谣言的传播。特别是在由一个个严密的群体组成的社会网络中,这点尤为重要。在从众流瀑中,人们追随群体意见的目的在于让他人有好感,不管他们私下的想法和怀疑之处是什么。

当人们身处严密的群体网络中,或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他们会选择在群体日益强大的判断面前保持沉默,即便他们不确定这样做是否正确。人们通常会怀疑一则谣言,或者相信它不是真的,但是为了避免群体制裁,他们不会反对群体的判断。

在实际的群体决策中,人们不确知那些公开表达的观点是来自独立知识,还是信息流瀑,抑或从众压力。很多时候,我们都过高估计了人们对独立信息而非社会压力的依赖程度。因而,谣言便在群体中扎下根来。

像信息有临界点一样,从众压力也有临界点。

08 群体极化

科罗拉多实验是群体极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当想法类似的人聚在一起讨论时,他们通常会达到一个比讨论前的倾向更为极端的立场。群体极化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当群体成员一开始就倾向于承担风险,他们便更有可能以极大的热情去承担风险。如果群体成员从一开始就比较谨慎,他们在相互讨论之后就会变得更加谨慎。“冒险转向”和“谨慎转向”都类属于群体极化。

09  谣言分类

我们通常都会把谣言分成忧患类谣言和心愿类谣言,前者源自惧,后者出于希望。这两类谣言同那些接受并散播谣言的人们的既有观点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很多人都畏惧恐怖分子,当人们听到一则谣言说即将发生恐怖袭击,很多人都会相信。有些人希望投资能够有好的收益,他们就会倾向于相信有关这种说法的谣言。人们的恐惧和期望心理会使他们相信不同的谣言。要理解为何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观点,首先要知道,对一个群体来说是忧患类谣言的有可能对另一个群体来说是心愿类谣言。

10  信息选择

对于大多数谣言来说,多数人都不会有强烈的既有观点,而且不会只信任一方而不信任另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思想市场可能会运行良好,不同观点最终会迈向真理。人们会听取不同意见并根据听到的意见决定自己的立场。相反,理智者和不理智者会有选择地相信一些人,而不相信另一些人。当他们读到有关正反两方面信息的资料时,一点也不奇怪他们会接受支持他们自己观点的那部分材料,而忽视反对自己观点的那部分材料。

人们都会有自己的亲密圈子,对一个圈子透露的信息也许会对其他圏子保密。在尚不成熟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保护隐私的欲望遇到了极大的风险。一旦我们对某个小群体透露了一些信息,哪怕只对一个人透露,就存在着被传播给所有人的风险。互联网时代,我们很难保持住我们的亲密圈子。

问题不仅仅在于信息可以被轻易地传播,问题还在于喜欢恶作剧的人或恶毒的人,蓄意利用全部或部分信息制造或传播某种不怀好意的信息。有选择地传播复杂信息,并且操纵不相关的信息片段或生活或政策,从而对某人、某机构或某种情形造成令人迷惑的或具有破坏性的影响。

虚假信息充斥着互联网、众多谣言传播者的匿名性和不真实性,会让人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互联网上的指责和陈述通常不能被信任,而只能供消遣。

如果人们在不知情或者确实相信的情况下散播了虚假信息,则不需要对此言论负责,即便他不能合理地说出自己所作所为的动机,也无须负责。为了解释这个高度保护言论自由的原则,美国最高法院强调,即便政府意欲控制虚假言论,也必须给予言论自由一定的空间。

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规则和底线。如果没有管制,任何市场都无法正常运转。对言论自由的现行规管体系,对“寒蝉”的规定,不一定适用于互联网时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336260.html

上一篇:[转载]弘扬新时期血防精神,推进血吸虫病消除进程
下一篇:[转载]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
收藏 IP: 120.231.209.*| 热度|

2 武夷山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