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东见,李林瀚,程婉婷,杨宇,杨亚,王英鉴,董淑容,周艺彪,姜庆五. 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9,31(2):218-221
[摘要]血吸虫病虽是现代病名,但此病在我国古代就已广泛流行并在我国传统医学中以特定的形式存在。为明确血吸虫病在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存在形式,以此推断血吸虫病在我国古代的流行状况,本文着重研究1955-1965年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取得较大进展的时期,总结此时期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通过研究分析此时期血吸虫病的中医文献资料,并找出血吸虫病具有代表性的中医症状描述及中医“别称”,为准确判断中医古籍及历史文献中描述的相关病症是否为血吸虫病提供科学依据。
日本血吸虫病是一种历史悠久、危害严重的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疾病[1]。20世纪70年代湖南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公元前168年后数年)的肠组织、肝脏中发现了典型的日本血吸虫卵,由此可证实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可追溯到2 100多年前[2],同时也说明在西汉时期的湖南、湖北地区血吸虫病广泛流行,连贵族、官吏等社会上层人员亦被感染。我国古代的传统医学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对症状的描述,如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水蛊”、“水症”[3],唐代王焘《外台秘要》中的“水瘕”[4],北宋苏颂《图经本草》中的“蛊痢”[5],明末清初喻嘉言《医门法律》中的“血蛊”[6]。血吸虫病是现代病名,在我国存在血吸虫病流行的历史里,中国传统医学体系中并无此病名。1905年,常德广德医院的美籍医师Logan在诊治一名18岁青年渔民时,采用现代医学方法从粪便中检出血吸虫卵[7],我国由此正式确认存在血吸虫病流行。
中医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医学存在并发展了几千年,留下了丰富的中医理论和浩瀚的中医古籍,血吸虫病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于我国传统医学中。由于各种历史因素,自1905年血吸虫病进入国人视野后的40多年里,虽然现代医学对血吸虫病的认识日新月异,但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一直处于停滞或进展缓慢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年间,血吸虫病防治成为当时中医界重要的研究领域,各地陆续出现了大量血吸虫病防治领域的中医名家。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社会对血吸虫病防治的需要和新中国对中医的支持,中医在明确血吸虫病病名的情况下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得到了长足发展。自此中医对血吸虫病的研究不断,中医文献解读、经验交流、中医药试验、中医专著编著等活动多年保持活跃状态。本文研究了1955-1965年血吸虫病的中医防治资料,总结这段时期及以后中医对血吸虫病症状的认识,以此为依据从中医古籍及历史文献中寻找符合血吸虫病的描述,为了解我国古代血吸虫病流行历史及其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 文献来源及分析方法
对1955-1965年中医在血吸虫病方面的研究资料进行全面检索。文献入选标准:① 文献出版发行时间为 1955-1965年;② 文献记录的内容发生在血吸虫病流行区;③ 文献内容涉及症状描述内容;④ 以官方或血防专业机构出版发行的资料为主,确定入选文献。
由于中医治疗方法及中药名目繁多,且无法以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诊断上多已采用现代医学方法,此处暂不讨论,本文重点在于归纳总结中医对血吸虫病病症的描述。中医体系中有“证”和症状的概念区分,“证”为可能是或包含血吸虫病的中医病名即中医“别称”。对于血吸虫病的认识要从两部分入手,一方面是中医体系下血吸虫病的中医“别称”,另一方面是中医对血吸虫病的症状描述。血吸虫感染初期,尾蚴侵入,局部有皮疹反应,时间短暂,缺少特异性症状。广大劳动人民在紧张的生产过程中因难以把这些症状与血吸虫病联系在一起而忽略,当发生了明显病变后往往记不清初次感染时间。病程继续发展到以发热、痢疾等症状为主时,常被混入疟、痢等门类中;病程发展到肝组织增生、肝硬化产生腹水时,有可能会把本病归入“蛊毒”、“臌胀”、“瘕”、“癖”等疾病中,而不是另外建立新的专有名词。其中“蛊毒”、“臌胀”等即为血吸虫病的中医“别称”,发热、痢疾、腹水即为血吸虫病症状。
本文对此时期中医对血吸虫病的症状认识进行总结,同时对可能是或包含血吸虫病的中医“别称”进行归纳。为便于更好理解,采用现代医学的病程分期结合中医症状描述进行初步分类,即将血吸虫病分为急性、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8]。考虑到慢性血吸虫病发展到晚期血吸虫病是一个渐进过程,在1955-1965年中医对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的描述往往没有明显区分,此处暂时把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归为一处。
2 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
2.1 血吸虫病中医称谓 考证中医学家解读中医古籍时,试图从中医古籍中找到血吸虫病对应的古代中医名称,以期从中医古籍中寻找治疗方法。此时期中医学家从中医古籍中总结的大量疑似血吸虫病的“别称”。通过对这些文献中出现的“别称”进行甄别统计,共找出蛊、蛊毒、蛊胀、蛊痢、蛊注、单腹胀、鼓胀、积聚、溪毒、溪温、肠蛊、五蛊、血蛊、蛊疫、蜘蛛病、水注、水症、水毒、水瘕、水蛊、射工、症瘕、膨脝、石水、虫膨、沙虱、痞气、疟、痢、瘕、癖、癥、痃等33种。其中出现频次较高的有蛊胀、蛊毒、膨胀、蛊痢、石水、水毒、单腹症、水蛊、血蛊、积聚等[9⁃20]。对“别称”所对应的中医古籍中的描述进行解读分析,可初步归为 4 类:第一类是类似急性血吸虫病症状的“别称”,包括水毒、溪温、射工、溪毒等,如《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水毒的记载“流行于三吴以东及南(现江、浙、皖、粤一带);因中山谷溪源处恶虫毒所致;初病可见恶寒,头微痛,目眶疼,心内烦懊,腰背骨节皆强,两膝疼,或翕翕热但欲睡,旦醒暮剧,手足指逆冷至肘膝……”[3]。第二类是包含血吸虫病病程多个时期症状的“别称”,如蛊毒、蛊、五蛊等,《诸病源候论》将蛊毒分为蛊毒候、蛊吐血候、蛊下血候、氐羌毒候、猫鬼候、野道候、射工候、沙虱候、水毒候等[3]。第三类是类似血吸虫病痢疾样症状及肝脾肿大期解黑如淤泥的大便症状,如蛊痢、血痢、痢等,《外台秘要》中载有“病源肠蛊痢者,冷热之气入在肠间,先下赤后下白,连年不愈,侵伤于脏腑,下血杂白如病蛊之状,名为肠蛊也”[4]。第四类为类似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肝脾肿大的“别称”,如水蛊、石水、膨胀、蛊胀等,《医门法律》中载有“凡有癥瘕积块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腹大如瓮,是名单腹胀,……仲景所谓石水者,正指此也”[6]。古代并没有血吸虫病的专有名词,中医常常把血吸虫病各时期的症状归入已有的中医病名中。在名目众多的有关中医“别称”中,多数并非专指血吸虫病,但可以认为这些“别称”所描述的症状基本上包括血吸虫病各时期的症状。
2.2 对急性血吸虫病的认识 由于血吸虫感染初期时间短暂,人们往往难以将症状与血吸虫感染联系在一起,中医对急性血吸虫病的描述也较少。各地中医对急性血吸虫病症状的描述不尽相同,经初步归纳总结,急性血吸虫病症状以发热、皮肤出疹、腹痛、腹泻、咳嗽少痰等为主。例如刘炳凡[21]将血吸虫病的早期症状描述为“大腹肿满,时增时减,腹较软,身重,手足自温,面色晦黄,舌质淡红、苔润滑,脉弦缓”。杨志一[22]认为,“急性期除表现不规则的发热外,常伴有恶心、大便溏泄、食欲不振、四肢沉重乏力等(太阴受病)”或“壮热脉数,口渴喜热饮(兼阳明)”或“寒热往来似疟口苦舌黄,脉选而濡。更有壮热日夜不息,身不恶寒,自汗,肢体疲乏,少气懒言,口中和,脉象虚数……(兼少阳)”。程门雪[14]发现,“患者主觉有逐渐肿大的腹块(肿脾)、腹胀、食后胀满、腹痛、腹泻、下痢、乏力和容易疲劳。腹泻或下痢日常四五次,常在清晨开始……”。将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进行进一步分类:一般症状包括发热恶寒、食欲不振、神疲志倦、舌苔发白或微黄、脉弦细,肺部症状包括咳嗽、少痰、气促、胸痛胸闷等,皮肤症状包括风疹块、肤痒、面色萎黄或苍白等,消化系统症状包括腹痛、腹泻、痢疾或血痢、胸腹部轻度肿块等[9⁃15,23⁃25]。
2.3 对慢性、晚期血吸虫病的认识 可将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描述分为一般症状、特征性症状和其他症状。晚期血吸虫病症状被描述为“典型者往往有自幼即与疫水接触史,开始自觉左上腹有一肿块,以后逐年肿大,同时伴有间歇发作的腹痛腹泻等症状,有些呈痢疾样发作。到青壮年期时或表现为毫无发育的侏儒,或表现为显著肿大的脾脏,或表现为腹部逐步隆起而有腹水。这三种主要表现亦常有相互交叉存在的现象……”[23]。
2.3.1 一般症状 血吸虫感染后继续发展到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基本包含的体征以形体消瘦、羸瘦贫血、精神疲惫不佳、面色萎黄或晄白、舌苔发白或发黄、脉弦细或沉迟等为主。
2.3.2 特征性症状 中医在不明确血吸虫病病因的情况下,往往着眼于主要症状的治疗。杨志一[26]把晚期血吸虫病主要症状描述为“肝脾肿大,腹水形成,或并发黄疸”;冯兰洲等[23]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腹水(蛊胀)、大脾和侏儒3种类型;马永华[27]将晚期血吸虫病分为腹水、痞块、黄疸3种类型;楼绍来[28]认为晚期血吸虫病具有巨脾、腹水和侏儒3种主要体征。就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来说,有代表性的症状有腹水、痞块(包括肝脾肿大)、黄疸、腹泻或便秘、侏儒、急症发作等。腹水是晚期血吸虫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在慢性血吸虫病中较少出现,常表现为腹大胀满,腹筋暴露;刘炳凡[21]描述血吸虫病腹水的特征“腹坚胀,腹水增长迅速,腹壁光亮灼热,静脉青紫”、“腹膨满,腹壁薄而光亮,或较紧或较软”。痞块见于慢性血吸虫病及晚期血吸虫病,常表现为胸脘两肋或腹部胀满胀痛、多有压痛;冯兰洲等[23]将痞块描述为“大脾是晚期血吸虫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祖国医学积块范畴”、“腹胀可压迫肺脏而引起呼吸困难,此在劳动后特别明显”。黄疸是晚期血吸虫病的常见症状,常表现为皮肤及巩膜发黄、小便黄赤;孙怀骐[10]关于黄疸的描述“面目皮肤色黄,鲜明如橘子色或晦暗如烟熏”。
腹泻、便秘为慢性血吸虫病的主要症状之一,部分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也有此症状,腹泻常表现为大便溏泄、痢疾样大便、清稀或带白色粘冻,血吸虫病痢疾有其特点。宋霖若[29]认为“一般性之痢疾,与血吸虫病之痢疾,均有急慢性之分……大抵普通之痢,急性居多……血吸虫病之痢,慢性居多,急性甚少,此乃二者同中有异之点……若血吸虫病之痢疾,则其进展的过程,恒多迂缓而延长,非特二三月尚未加剧,即二三年或六七年,易尚可维持其现状”,便秘常表现为大便干或秘结,也可表现为血便或黑便。侏儒为儿童感染血吸虫所致的生长发育迟缓,第二性征不明显,如古书上“须毛不生,宗筋不成”的说法;此外,侏儒症状常表现为“有稚气,须毛不生、月事不行、天葵不至、声音尖细,患者同时大部分伴有大脾或腹水”[23]。晚期血吸虫病常引发多种急症发作,如肝硬化引起的胃及食管大出血,引起呕血、便血等,又或者受重度腹水压迫引起的发绀、心脏疾病[9⁃14,16,24⁃25,30⁃33]。血吸虫病病症到了后期,常表现为多种症状的综合体征“症见面色苍黄,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心烦失眠,经常鼻衄,肝区自觉痛或压痛明显,腹大肢瘦,便秘,尿赤,少尿无尿”或“兼见下肢逆冷,虚火上浮(喉痛),痰涎气促,舌质淡红无苔而委软,脉细弱无神……”[21]。
2.3.3 其他症状 除上述症状以外,慢性及晚期血吸虫病伴随的其他症状对判断是否为血吸虫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血吸虫病在有主要症状的同时或伴随其他症状,比如食欲减退、呕吐、咳嗽、小便不利、腹痛、肢冷等。
3 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贡献
血吸虫病的中医治疗方面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治疗法则上有改进和创造,由对症治疗发展到辨证论治,由症状分类治疗到经络学说、六经分证等。经过药物挖掘和经验总结,有数种中药方剂得到了大范围推广使用。中医在血吸虫病方面的成就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对血吸虫病的治疗特别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对于中医本身而言,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总结,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有了长足发展,对血吸虫病的认识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分散到成体系的发展,对中医学科建设有重要作用。
对于比较难治的晚期病人,中医具有独特的作用[34]。20世纪50、60年代,国内对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尚无良好的治疗办法,锑剂的应用在血吸虫病的治疗中占有主导地位,但锑剂治疗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较大,有腹水等症状的虚弱晚期血吸虫病人不符合锑剂治疗条件。中医中药可以改善症状、消除腹水,为锑剂治疗创造条件[34⁃35],且针灸能有效缓解改善锑剂反应[36]。在当时社会,中西医综合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优选措施,在广大血吸虫病流行区取得了可观效果。
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历史久远。中国传统医学古籍及各种历史文献中有大量涉及血吸虫病描述的记录,但对于历史上血吸虫病流行区及流行特点的研究很少,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中医古籍及历史文献中关于疑似血吸虫病描述的合理判定。对于浩瀚的中医古籍和历史资料,我们很难利用症状去检索某描述是否为现代医学的某种疾病,或许检索中医“别称”后利用检索结果中特定的症状及疾病相关描述来判断是否为此病是一种可行的分析方法。本文或可对了解我国古代血吸虫病的流行及对其认知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