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媞. 血吸虫病在日本——从发现到根除(1847-1996). 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99,26(1):26-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血吸虫病在日本的流行区分布以及从发现到逐步查明病因、传播途径、中间宿主、寄生虫生活史的经过。多年来,日本政府、社区采取了各项防治措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吸虫病患者逐年减少,最后一个病例发现于1977年。到1983年钉螺已被基本消灭,但在某些地区尚有少数未感染钉螺存在。
血吸虫病流行区分布日本的三个主要血吸虫病流行区为片山区、甲府盆地和筑俊河盆地,除此之外还有三个不稳定发病区——利根河盆地、Obitsu河岸和沼津区。上述地区多为水田、河流两岸及低洼湿地。在片山区很早就有片山病流行,而甲府地区则是中间宿主钉螺的最大栖息地。
血吸虫病的发现
Yoshinao Fjii在“片山备忘录”(1847)中首次记载了片山地区一种严重的地方病即后来确定的日本血吸虫病的症状。由于当时各个流行病区之间缺少联系,甲府盆地发现的同种地方病被称为水肿病和腹胀病,在地方志中留有记录,从当地老歌中也可见这种致命疾病在当时造成的悲惨景象。
寄生虫的发现
为了查明片山病病因,早在1882年在广岛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组织,此后陆续在肝活检或病理切片中发现虫卵,初步认为该病是由某种寄生虫引起,并且认为甲府盆地和筑俊河区的肝脾肿大病与片山病是由同种虫卵引起的。然而直到 1904年Katsurada在猫肝门静脉中发现一条雄性吸虫的前半部分,才第一次为病因研究提供了确切的证据。随后Fujinami于片山行法医学解剖时,在人肝门系统分支中找到了带有虫卵的雌虫。同年Katsurada将这一有别于埃及血吸虫的新种首次定名为日本血吸虫并做了全面描述。
感染途径和中间宿主钉螺的发现
血吸虫病是通过口腔感染还是透过皮肤感染的问题曾引起争议。腿部与稻 田和水渠中的水接触引起的皮炎与血吸虫病发病的关联早有认识,但医学研究者认为只在肝门系统及分支中发现成虫说明了入口感染后经小肠到肝部的途径。 为找寻感染模式,1909年在流行区进行了各种动物实验,实验动物被喂食可能污染的食物或束缚口部后暴露于污染水渠中,结果只有经皮肤途径可造成感染。1912年Miyagawa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不同器官和血管的血液中存在多种发育阶段的未成熟血吸虫,通过大量组织学切片研究揭示了经皮感染后通过心脏至肝门系统的途径,从而解决了成虫不经过消化道如何到达肝门系统的疑问。Miyairi在查看能引起实验动物感染的水渠时偶然发现沿岸有大量小螺,在实验室里与血吸虫卵同缸培养后观察到毛蚴活跃并侵入小螺体内。在感染螺中发现了毛坳、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各个发育阶段,尾蚴可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最多,将小鼠浸入带有A型尾蚴的水缸中,三周后在肠系膜血管中获得大量成虫,至此证实该小螺是中间宿主。1915年Robson将作为一个新种命名为片山钉螺,但未与湖北钉螺做比较。
预防和控制措施
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有多种途径,包括为了控制中间宿主而进行的钉螺生物学及行为研究。随着人粪便排出虫卵,虫卵发育成毛蚴,经皮感染途径等知识的普及,在流行区展开了杀虫卵、毛蚴的工作,为了防治血吸虫病,当地居民和村政府实施了专家们认为有效的各种方法。发现钉螺是中间宿主后,控制措施包括清理水渠、灭螺、建水泥渠、开垦土地等。流行区的农民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参与了以根除血吸虫病为目的的各项行动,主要治理措施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 血吸虫虫卵
Katsurada(1909)发现20%的腐蚀性石灰或0.1%的氰氨化钙对毛坳有杀灭效果并建议农民穿日式长袜、橡胶靴和戴手套。Yoshioka(1910)提出人粪在施用前应储存两周以杀灭虫卵,该法在50年代中国的血吸虫病防治中被广泛应用。
2. 保虫宿主
为了排除人类生活环境中的保虫宿主,在野生和家养动物中进行了广泛的感染性调查,结果认为马具较强抗性,因此建议用马来替代牛在水田中的工作。另外,研究指出,野鼠作为保虫宿主在疾病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
3. 尾蚴
经皮感染途径被证实后,尾蚴成为杀灭的目标。在各种农药中证明以150-180kg/ha的农业施肥浓度的石灰喷洒稻田和周围水渠有杀尾蚴效果。Katsurada(1913)发现氰氨化钙也是有效的杀螺剂。多年后(1952),推荐用驱避剂苯甲酞基甲酸盐和二甲基酞酸盐涂抹于皮肤以防尾蚴侵袭。
4. 杀螺剂
1910年起进行了钉螺栖息地和生态学调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先后选择了几种杀螺剂。因毒性较低,早期使用腐蚀性石灰。氰氨化钙以0.25-1g/L的浓度曾被Fujinami等试用,但由于费用昂贵,到40年代才广泛使用。
1948年后出现了更有效的杀螺剂五氯酚钠并在防治实践中使用了多年,后因其对植物和鱼有毒性而造成水污染于1968年起被逐步停用,到1971年完全停止。后来二硝基环已酚、砷酸钙也曾有试用。六、七十年代替代的杀螺剂有3,5-二溴-4-羟基-4′-氮-偶氮苯和phebrol。氯硝柳胺是现今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杀螺剂,但在日本未曾使用,因它出现时日本的钉螺栖息地已经得到了严格控制。
5. 设置水泥渠
Iwata(1937)发现水泥渠中的钉螺数明显少于一般土渠,1950年起开始了铺设水泥渠的工作,该措施被列入当年的《国家寄生虫病防治行动》修订方案,费用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庄各承担三分之一。水泥渠成为日本控制血吸虫的主要方法之一,1963年水泥渠占流行区水渠总数的40%,到1970年增至65%。
6. 其它方法
其它方法还包括为控制血吸虫病进行的土地开垦和焚烧地表钉螺。
流行病学和控制行动
1910年用直接涂片法在甲府盆地进行了首次流行病学普查,此后血吸虫病控制行动如灭螺、建水泥渠等在各流行区展开。检测方法逐步由直接粪涂片发展为硫柳汞碘甲醛浓缩法,并与血清学方法和治疗措施成套使用。1920年全日本的病例人数约为8000,以后逐年减少,到1970年为438例,最后一起病例于1977年发生在甲府。1921年Miyagawa研制的新药Stibnal被大面积推广,后来有锑波芬和其它锑剂。吡喹酮在日本被用于治疗轻度感染或发现可疑虫卵的慢性感染患者。国家卫生和福利部给予血吸虫病防治极大支持并妥善保存了全国性防治工作的统计资料。日本各流行区的血吸虫病控制活动和流行病学上的变化都有记录,以下是三个主要流行区的情况。
自1918年起片山区每年都进行大规模粪样检查,1912年的阳性与死亡人数分别为2050和11,到1942年降至12和4,二战期间有所回升。1967年水泥渠铺设率近70%,河床均经挖掘。1969年的检测显示,儿童与青年已基本无感染,检查1220人中皮试阳性的成人226;其中10岁以下儿童46人,无1人皮试阳性。甲府地区1910年粪检阳性7888人,到1968年虫卵检出病例降低271人,随着稻田被抽干、填土转为果园和这一地区的城市化,有螺面积与受威胁农户人数大量减少。筑筱河区的调查防治工作开始较晚,1960年的河床挖掘填地工程将稻田改为易于抽干的格子田,两岸经清理并在1967年改建为高尔夫球场,使钉螺灭绝。1951年感染人数为1191,到1965年降至24。
血吸虫病的根除
血吸虫病的根除,使人群感染率自60年代初至1975年间先后在各个流行区降为零。片山区1967年后未出现新的血吸虫病患者,除了政府和当地居民实行的各种控制措施以外,土地开发和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也间接的起了控制钉螺的作用。甲府盆地和筑筱河区分别在1977年和1975年后无新病例发生。利根河盆地于1970年发生了牧场乳牛感染,在3050名居民中发现10人患血吸虫病,此后两岸的钉螺栖息地被清理、喷药、焚烧和土地开垦。沼泽地区低洼地带经大规模抽干在1920年就防止了人体感染,1957年灭绝钉螺。1962年在Fujikawa镇发现少数钉螺,患者在同年治愈,该地钉螺也被灭绝。Obitsu河岸到1997年仍有未感染钉螺存在,但无人体感染现象发生。
结 语
虽然血吸虫病在日本的三个主要和三个次要流行区已经消灭,但其中的某些地区仍有复发的可能,利根河盆地地区钉螺仍时有发现,在甲府盆地和Fujinami河岸也有未受感染的钉螺,无法保证这些地区永不再发生感染。因此,尽管当地居民和医务人员已经忘记 了这种疾病,但仍需监视这些地区,杜绝复发血吸虫病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