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久以来,一位从事食品卫生专业的教授总在我的《科学网》博客《思想散步》里留言,反复坚持一种观点:“无论哪个学科的知识要应用于中医的研究,都需要遵循中医的理论与原则。而不是企图用不同的学科知识互相解释,以此证彼。”由于他的坚持不懈,我终于决定专门写一篇博文反驳这种观点,也就有了本文。
(一)从“中药”的定义说起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生药中心主任赵中振教授(还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讲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兼中国药典委员会委员、美国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对“中药”定义作了一个类比的推衍。他说:
在餐桌上常见的土豆,又叫马铃薯、potato,是中餐还是西餐?有人说是西餐,有人说是中餐,如果您去西式快餐店吃薯条,那毫无疑问它是西餐。反过来你到一个中餐馆去吃炒土豆丝呢?那一定是中餐。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中餐,与原料并没有关系。
再举个例子,麻黄是中药还是西药?麻黄的有效化学成分之一的麻黄碱(ephedrine),如果我们问来自西方的学者这是什么,他们一定认为是西药。实际上,麻黄在中医看来,这是一味地地道道的中药,主要用于发汗、平喘、利水的。麻黄根还可以敛汗。
我们去药店买药,我们会说,请给我来一味中药,讲的单位是味。西药呢?我们常说的是,您要哪种西药。
中药为何不能讲种呢?因为一味中药来源常常不只有单单一种,比如麻黄,就分为草麻黄、中麻黄与木贼麻黄不同的种。那么中药为何称“味”呢?因为这个味,指的是和功效直接相关的。
我们对此并不做深入分析,他的理解实际上是当前的盛行观点。与原料没有关系,那么言下之意,所谓“中药”(实际上指的是中药学),就成为一种烹调方式,这显然是不太妥当的。但是,按照通行的说法,可以把中药学理解为一种以天然药物为主体的话语体系,或者说是以传统药性理论认识药物功效的过渡性解说。赵中振教授应该清楚地知道,他们的本科教材设有《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等现代学科。但是,这些现代学科的产生,正在颠覆“中药”(即天然药物)的传统概念。想想看,《中药药理学》等仅仅诞生100年左右,人们已经广泛地应用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知识来评价药物的功效和毒副作用,鉴别药物的种类和品质,控制中药生产的工艺和质量等等。如此同时,传统的药性理论正在从一统天下的话语体系,逐渐演变成渐行渐远的疗效解释系统。这仅仅是今天的情形,100年以后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药”的概念可能会消失,最终回归为“天然药物”。
这是必然的。因为所谓“中药”的本体是天然药物,如前文所述,学无中西之分,唯有精粗之别。对于天然药物的认识,人类经历了巫术文化认识的神灵阶段,“神农尝百草”的经验阶段,“四气五味”等的表象推理阶段(中药学),现在已经进步到药物化学成分和药理学阐释的实证阶段。所谓“中药学”,仅仅是天然药物认识中的一个过渡性阶段,那些过渡性理论最终是要进入医药学博物馆的。人们通过回顾历史就会发现,对于大自然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而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实证科学就是如此无情,因为它要追求事物的真相。为了无穷尽地追求真相,它不仅会淘汰神灵医学的荒谬,自然哲学的“天马行空”,也会不断淘汰自己体系中的错误和不足,永远向前。
(二)中药理论的过渡性
中药理论已经过时了吗?先还原还原它的发生学机制。(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