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黄帝内经》与先秦精气学说

已有 3034 次阅读 2020-9-21 16:35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黄帝内经, 先秦, 精气学说 |文章来源:转载

王庆其. 《黄帝内经》与先秦精气学说.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3(3):40-43

摘要:通过探析《内经》的自然观、生理观、病理观和治疗观与先秦精气学说之间的联系,认为先秦精气学说“气一元论”思想是形成《内经》理论体系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先秦精气学说对人类生命起源以及有关生理、养生防病等的独到见解为《内经》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学说的形成开拓了先河;今人研究和发展中医学,唯有自觉地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在采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的同时,始终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从宏观到微观不断地探索研究,才有希望。

先秦精气学说为道家稷下学派所创立,它的产生开创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新阶段。纵览《内经》全篇,不仅可以在精气学说中找到某些论述的注脚出处,而且整个理论体系与精气学说的基本精神无不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现拟从《内经》的自然观、生理观、病理观、治疗观方面讨论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凡精气学说未涉及的问题,试从其基本观点予以剖析。

1 《内经》自然观与精气学说

1.1 《内经》继承了“气一元论”自然观 

先秦精气学说提出“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源。《内经》继承了这种“气一元论”的自然观,承认世界是由物质的气构成的,整个宇宙充满着气,大地处于大气的举托之中。《素问五运行大论》:“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内经》还认为,阴阳二气的互相作用,能够化生自然万物。《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得很具体:“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又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气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损益彰矣。”这些观点与精气学说“化不易气”的说法相似。

《内经》不但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也指出了物质世界的运动性,认为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是产生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总根源,并强调“升降出入”是“气”的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素问六微旨大论》:“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精气学说把“道”和“气”看成是同一个东西,在宋、尹的思想中“道”也还有规律的意思。《白心》:“天之道虚,地之道静。”这里的“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内经》认识到“气”在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叫“天地之道”,它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素问五运行大论》:“夫变化之用,天垂象,地成形,七曜纬虚,五行丽地。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一扫神秘主义的不可知论。

综上所述,《内经》在“精气学说”的基础上,对世界的物质性和运动性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它将“气一元论”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阐释宇宙间万物变化的规律,在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体现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1.2 “气一元论”是《内经》“人与天地相应”观的立论依据

笔者认为,《内经》“人与天地相应”观点的提出,除了“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长期实践之外,同“气一元论”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人与天地相应”观的基本精神是强调人与天地的统一性,然而,人与天地统一起来的基础又是什么呢?精气学说认为,人与天地源于气。既然人与天地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气”,那么,人与天地必然在同一自然规律支配之下,它们的基本运动规律是相应的。《灵枢营卫生会》:“人与天地同纪”;《素问至真要大论》:“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精气学说在“气”中寻求宇宙万物的物质性和统一性,《内经》“人与天地相应”观正是把人和天地统一在“气”这个物质基础之上。《素问宝命全形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可见,“人与天地相应”观是建立在唯物主义“气一元论”基础之上的。

应该指出的是,《内经》的“人与天地相应”观与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内经》“人与天地相应”观的基本精神是把人和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认识,它一方面承认自然(包括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另一方面强调人对自然具有能动的适应性,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不可否认,《内经》“人与天地相应”观中也夹杂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如《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这些无稽的描写显然应该责之于那个时代的局限。

2 《内经》生理观与精气学说

2.1 气是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先秦精气学说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作过大胆的探索。《内业》:“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内经》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均以气为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然而,《内经》在精气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科学的见解。《灵枢经脉》:“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素问金匮真言论》:“精者,身之本。”《内经》认为人体是在“精”的基础上产生的,两精相搏,合而为人。但是,《内经》所说的“精”也是由气转化而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归精,精归化。”

精气学说认为气不但是组成人体的基本元素,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内业》:“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肢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内经》也把气作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所谓“充身也”,就是能维持全身脏腑组织功能活动。

2.2 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是气运动变化的反映 

精气学说认为“气”虽然“视则不见,听则不闻”,但它“集于颜色,知于肌肤”,“气”的运动通过外观的现象为人们所认识,“故口为声也,耳为听也,目有视也,手有指也,足有履也,事物有所此也”。《内经》也认为气的不同运动形式体现了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素问平人气象论》:“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素问五藏生成》:“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走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目而为精,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嗅,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这里启示我们,举凡目之视、耳之听、鼻之嗅、舌之味、足之步、掌之握、指之摄等各种基本功能,都是人体气在不同部位不同运动方式的反映。

《内经》对“气化”阐释颇多。对人体来说,所谓“气化”是人体之气的特殊运动方式。如饮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输送,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相互间的转化,代谢废物的产生与排泄,津液之化汗、化溺、化涕、化唾、化泪等,无一不是气化活动的体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形象地描述了体内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过程,这些活动都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内经》还认为气的这种运动变化离不开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这就是说,人体各部分的活动并不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的,气的有规律的运动是使机体各部分保持有条不紊,平衡协调的根本保证。

精气学说把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都概括在“气”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观点对医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尽管《内经》对人体生理现象的认识远比精气学说高明,但它的基本观点仍然是精气学说在医学中的印证。

3 《内经》疾病观与精气学说

3.1 病因观

精气学说把疾病的起因归咎于人们不讲求养生,造成“精气”郁滞而致病。《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该书《达郁》还说:“病之留,恶之生也,精气郁也。”但它没有清楚地阐明致病的直接原因,因而缺少说服力。《内经》则明确指出疾病的起因是由于人体受到自然界存在着的某种有害物质——“邪气”的侵害而产生,并坚持从自然界以及人体本身去寻找致病的物质因素,体现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素问至真要大论》:“感邪而生病。”“邪气”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种物质。所谓邪者,不正谓之邪。按照精气学说的观点分析,“气”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运动方式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天空中的大气或是存在于人体中的气,如果处在不利于人体的运动状态,即为不正之气,不正之气就是邪气。《内经》把这种不利于人体的“气”的运动形式看作是反常现象,并认为邪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致病物质。于是,《内经》把正常运动状态下的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气”,在反常状态下的六气称为“六淫”。再如,人体之气在正常运动状态下称为“正气”,若情志过度或饮食劳倦等因素破坏了人体气的正常运动方式,导致气的运动失常,这时候的气也就成了邪气,同样可致人于病。这说明“正气”和“邪气”是两个相对概念,是对气的不同运动方式的概括。《素问五运行大论》:“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还须指出,因为气的运动失常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所出现的病理性产物,如痰、饮、瘀等,这些反过来又成为破坏气运动的致病因素,也属于邪的范畴。

应该指出,无论是“精气郁”致病说或“邪气”致病说,它们对于病因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直观的笼统的阶段,不能精确地把握病因。然而,《内经》用“邪气”概括病因,既不排除致病因素的影响,更着重研究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所引起的机体反映,这种将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结合在一起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仍是很可贵的。

3.2 病理观

一谈到病理,必涉及邪正的问题,它们属于对立统一的范畴,可以用邪气和正气的相互关系阐释。邪气和正气都属于物质的气,故整个病理过程均离不开气这个物质基础,这是两者统一的一面;但邪和正又是对立矛盾的,有矛盾就有斗争。正气和邪气的矛盾斗争是疾病病理变化的集中概括;邪气和正气矛盾运动的消长情况决定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如《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疟论》:“真气得安,邪气乃亡。”《素问玉机真藏论》:“故邪气胜者,精气衰也。”虚实是邪气和正气矛盾运动过程中双方力量对比态势的总括。《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寒热也是气之虚实的具体反映。《素问刺志论》:“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物质的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病理状态下气的运动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的。这种时空观念的具体反映是,病变有部位的不同(如表里、脏腑、经络),疾病的传变有阶段的各异(如好转、痊愈、恶化、死亡)。

总之,尽管精气学说对疾病的病理变化没有具体的论述,然而精气学说关于“气”的物质性和运动性的认识,仍然对《内经》分析病理现象具有指导意义。病理改变再复杂,总不外乎机能与物质的异常,《内经》人体之气的概念有机能和物质两个方面的含义,因此,以“气”的理论来阐释人体病理现象还是合理的。我们在“气一元论”思想指导下,才能比较清楚地理解病变的本质。

4 《内经》治疗观与精气学说

4.1 治未病

《内经》重视摄生,强调“治未病”,将有关养生防病的篇章冠之于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充分体现了2000年前的中医就有防重于治的思想。此可追溯到先秦道家学派。道家学说普遍重视养生之道,称谓“卫生之经”。卫生,有卫护生命之义。在老子的哲学中已有“养生”、“养气”、“专气致柔”等观念。宋、尹将老子的“少私寡欲”,“致虚静,守静笃”的理论加以改造,提出了保养精气为目的的养生原则。有人说《内经》接受了道家的思想,笔者认为确切地说,是更多地继承了宋、尹的观点。突出的一点是对养生防病的态度,老子的思想倾向于消极,而《内经》所强调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养生观与宋、尹所提倡的节嗜欲、慎喜怒、调饮食、养精气等观点是基本一致的,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如《吕氏春秋先己》:“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这和《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何其相似。当然,《内经》“治未病”的思想还有既病防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意义,这些正是精气学说养生防病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4.2 治病求本

《内经》治疗观中有一个著名的论点——治病必求于本。所谓本,指疾病的本质。按精气学说的观点分析,人体之气运动方式的失常是病变的根本机制,那么,治病就必须抓住这个根本,治疗才能有的放矢。张景岳注云:“本,致病之原也。人之疾病或在表,或在里,或为寒,或为热,或感于五运六气,或伤于藏府经络,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按张氏意见,本即本于阴阳二气,调节阴阳二气的平衡协调是治病的根本。这样理解与精气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相吻合的。

4.3 扶正与祛邪

《内经》所记载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扶正和祛邪是两大总则。扶正是对虚证而设,祛邪是对实证而立。无论虚证和实证都是人体之气运动方式失常的表现,主要着眼于机体功能的障碍。所以,扶正和祛邪都是通过调节气的失常运动来纠正脏腑组织功能的障碍,“调气”是其大法。《素问五常政大论》:“谨守其气,无使倾移。”以针刺为例,《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灵枢终始》:“刺之道,气调而止。”《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可见,针刺治疗的基本原理在于“调气”。药物的治疗也无不如此,根本的宗旨是“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

4.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精气学说从来不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从全部自然现象中割裂开来,主张人体在自然界中应“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疗方法。《内经》完全继承了这种思想,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是建立在人与天地统一性的基础之上。它要求治疗疾病时,必须重视气候、地理、病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既要全面分析外在环境与机体病变的有机联系,又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充满着辩证唯物的法则。

基于上述分析讨论,笔者认为先秦精气学说是形成《内经》理论体系的唯物主义思想基础,其对人类生命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病理、养生防病等医学问题的独到见解为《内经》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学说的形成开拓了先河。从《内经》与先秦精气学说的关系,说明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是血肉相连的。今天,我们研究发展中医学,无论是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只有自觉地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才有可能摆脱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影响,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促进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

从2000年前中国的精气学说以“气”解释生命现象至百余年前西方发现“蛋白体”,以至近年来的“蛋白体加核酸”、“基因”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渐趋精确。尽管“气”和“蛋白体、核酸”“基因”是不同的物质概念,但足可证明中医学“气”理论具有不可忽视的科学价值,它是发展中医学和人类生命科学的富于魅力的命题。笔者认为,对“气”实质的探讨在采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的同时,必须始终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紧密结合,从科学的宏观和微观世界深入研究,唯有这样,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51507.html

上一篇:[转载]赵洪钧:《内经》时代的阴阳五行说(二)
下一篇:[转载]稷下学派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