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佟彤:不上火的生活

已有 1948 次阅读 2020-1-20 21:03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火, 应激能力 |文章来源:转载

(资料来源: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8-1第1版《上火的生活》)

“火”是人赖以生存的生机,就像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阳气,保证着身体各种机能的正常运转。

火力壮的人会衰老得慢,抵抗外邪的能力强,他们的免疫系统可以及时侦察到癌细胞的蛛丝马迹……但稍有异常,“火”就成了消耗元气的罪魁。

所以古代医家说“捍卫冲和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体无“火”就没了生机,而人体上火就是消耗生机。在保火和去火之间把握一个尺度,才是高明的医师和高明的保健方式。

调遣“火力”,可以唤起应激能力上火是中医特有的概念,也是中国人的讲究。

不是西方人不上火,西医把上火说成是一种身体的应激。身体的应激是种本能,在遇到非常状况时会发挥作用。

我有个同事去西藏,遇到一头藏獒,去逗它,结果藏獒追过来……她已经46岁了,向来不好运动,情急之下居然从一个一米多宽的沟上跳了过去!无他,这就是应激能力。

人在什么时候会失去这种应激能力?自然是有心无力的时候,具体到身体,就是无火了。比如人老了,或是被慢性病消耗得很虚、未老先衰了。

现在有种说法是为了保持健康,每年最好让自己发一次烧,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

更恰当地说,这是在发掘自身的潜力,振作一直处于舒适状态的免疫系统,保持应激能力。

人体遇到病毒,细菌感染,一般都要发烧。

体质好的人,或者年轻人,有应激能力,可能一下子体温就升到39℃了。

也有一种人,一辈子也发不了几次烧,即便遇到病毒感染也常常幸免。这种人肯定是白皮肤,就是胖也是白胖虚胖的,比一般人怕冷,而且动不动就觉得累,走几步就会喘。那种胖是他阳虚、气虚的证据。

这种体质的人,火力往往不旺,应激反应能力弱。这种人,或者是慢性病人,或者是体质虚弱的老人,一旦感冒,或身上长疮,皮肤感染。

你看医生给他的药方,如果在清热解毒药之外还开了人参、黄芪之类的补药,就说明他没找错医生,按照中医“托毒外出”的办法,用补药帮他把外来的病邪推出去。这是中医治疗虚人外感的法则,为的是调遣这类人的火力,唤起应激能力。

夜尿多提示你老了,拉得快说明你年轻。张三锡《医学六要》“睡则遗尿,责之肾虚。所以婴儿脬气未固,老人下元不足,多有此证。在婴儿挟热者居多,在老人挟寒者居多。”

睡觉的时候遗尿是肾虚引起的,婴儿容易遗尿是因为他们肾气还没发育充足,年岁大了遗尿是因为肾气已经虚了。婴儿的遗尿属于热性的多,老年人遗尿寒性的居多。

判断一个人是否开始衰老,可以看他起夜的次数。次数越多,且每次都有很多尿,就说明他肾虚。

即便他年岁未老,那也说明身体有先衰的兆头,是因为肾阳不壮、元阳不足、火力弱,没有足够的热量蒸发水液,水只能从尿排出去,这种现象在中医里被描述为“小便清长”,病情多属寒性。

“小便清长”,一是说尿的颜色白,一是说量多,都是阳虚人的特点。如果出现在老年人身上,就已经不算毛病了,因为人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火力逐渐减弱,老年人大半生已经消耗掉了大部分能量。

而如果才刚40岁就出现这种情况就需要治了,否则其他早衰问题会接踵而至,比如怕冷,衣服穿得比其他人早一个季节,稍微运动几下就呼哧带喘,性功能也出问题等等。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人有三个特点说得快,走得快,拉得快。“说得快”说明人思维敏捷,反应快;“走得快”说明人运动协调;“拉得快”说明人肠道功能好,中气足。

一般孩子的大便都很快,因为他们火力壮。一旦中气不足,清气不往上升,浊气也就不往下降了,大便就不畅快了。对这种状况,要用补中益气丸,为的是把火力补足。

相反,如果用了去火药,中气只会越去越虚,这种通便其实是饮鸩止渴,以后大便会更费劲,往往两三天才有一次大便,且拉得不痛快,有时费劲到满头大汗,量却很少。这是气虚,肠蠕动无力,不能推动。

明代张景岳有个方子叫“济川煎”,里面全是补药,包括补血的当归,补肾阳的肉苁蓉、牛膝。一般人绝想不出这是治便秘的药,而用它治疗因气血不足引起的便秘便闭,效果非常好。

“火力不足”也是一种长寿方式中国有句老话叫“破罐熬好罐”,就是说,身体差的人有时反比身体好的人活得长。前提是,这个身体差只是功能差,结构上不能有问题。

当然,疾病消耗、营养不足之类的也可能造成后天之虚,更多的人是一种生理过程,自然而然地从年轻变老,从壮实变虚,这个虚是人类特有的。

对于这种人类始终想改变和弥补的“虚”,中国中医科学院陈小野教授提出一种新的生物观虚、阳气不足,是人类特有的。这个“虚”是人体远比其他生物体高明的生存智慧,“虚”能使人类的寿命延长。

低等动物就没有“虚”的问题,也没有因为阳虚引起的功能下降。

陈小野发现许多一年生、二年生的植物以及开花植物中的单稔植物,比如竹子、龙舌兰,一生都在生长发育,直至开花结果,才急剧地衰老死亡,它的青春延续到生命的最后一秒!

比如青蛙,在死前还在产卵,就是说它到了高龄仍有生育能力。

脊椎动物中冷血动物的生殖能力几乎不受年龄影响,龟的繁殖能力差不多也是至死方休。

啮齿类动物,比如兔,一生都保持骨骼生长的能力,绝没有“人老腿先老”的骨质疏松的问题……

由此可见,植物、动物的青春和它们的寿命是重合的,生命会在最丰沛的顶峰轰然倒地,所以它们都没有“虚证”,或者说还没来得及出现虚就死了。

人的生育能力到四五十岁就开始衰减乃至完结,之后人就变得虚了,不能生育了,体力也下降,进入养老阶段了。但那之后,人还有很长一段寿命。

植物或低等动物就没有这种“残喘”阶段,因为他们的青春一直持续到死亡前才戛然而止,没等到出现虚,也没有虚之后的那一段寿命。

所以,人类特有的“虚”,其实是一种节约火力、延长寿命的智慧,是一种巧妙的“怠工”方式,它能节省生命的能量。虽然不能保证生命的绝对质量,但可以延长生命的绝对长度,比其他物种更有生存“心计”。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虚”,没火可上,未必是坏事,只是要避免人为地使自己上火,不因无谓地消耗进入“虚”。老年不能避免的、正常的生理性的“虚”是一种延长寿命的计策。

反过来也可以推测总是上火,肯定是要折寿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215015.html

上一篇:范式变迁:现代医学与古代医学的分野与交汇札记(145)
下一篇:[转载]炎症小体: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收藏 IP: 120.231.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